草根民主論壇

仇恨源於争夺,幸福起於分享,公正是秩序的基础。 人类文明的进步来源於对公正的追求。

Name:
Location: Canada

Sunday, June 15, 2008

我们的民主和人权是否太多了?

作者:杭州八怪 文章来源:乌有之乡

日前,我在本网站投了一篇文章,题为《实事求是避免极端——给“乌有”朋友们提个醒》。本意从关心“乌有之乡”的生存与发展出发,通过抛砖引玉与网友交换一下看法而已。不想竟招徕个别人无端的谩骂,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当然,跟贴的大多数网友都是持友善和心平气和的态度与我交换看法的——哪怕他们对我的观点不赞同或部分不赞同,在此,我表示真诚的感谢)。

个别人的谩骂有点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在上篇措辞平和的文章中也没招谁惹谁啊,我仅仅是反复提到了民主、人权以及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等而已。我真的很纳闷:为什么个别人对我一说民主就恼火,一提人权就跳脚?莫非中国的老百姓享受到的民主与人权太多了?不需要争取不需要提倡了?再说,退一万步讲,要恼火要跳脚的应该是政府官员或既得利益者才是啊,真是的。前不久,北京市民为抵制家乐福,强力部门就连“中国加油”这样的口号都不让你随便喊,我左一口“民主”,右一口“人权”,岂不是犯了他们的大忌。
在此,我先议一议民主问题吧:

我是一介布衣,没有高深的学问。我对“民主”二字是这么理解的:所谓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但是,看看中国几十年来的民主状况,有谁敢拍着胸部说:在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了?请问几十年来,全国那么多厂矿企业的厂长经理,有几个是工人选举出来的?全国农村有那么多村长乡长,有几个是通过村民选举出来的?我再问:全国有那么多国企被当作“冰棍”贱卖白送,是工人阶级阻止得了,还是人民阻止得了?还有:中国的好多家国有银行、中国的好多处矿山,都被卖国贼贱卖给外国所谓的“战略投资者”,为此,中国人民中国的老百姓能当家作主,说一声“不”吗?还有网友关心的官场腐败问题;说到底,腐败问题还是一个民主问题。如果人民群众能充分行使罢免权、弹劾权等,那些官老爷们敢横行霸道,敢胡作非为吗?现实情况明摆着,中国老百姓的民主权利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说句不中听的话,所谓中国特色的民主,正如有位网民嘲讽的那样:民主、民主,你民我主。

接下来说说人权问题:
中国在人权方面,真的做到了完美无缺,无可挑剔?那么,我要说说两件事。
1。几千万产业工人的下岗失业这件事。自从朱容基任总理起,直至目前,政府打着“国企改革”、“减员增效”等幌子,强迫几千万产业工人离开自己开创和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的厂矿企业,过着下岗失业的痛苦生活。政府的这种做法,算不算侵犯了工人阶级的人权(劳动权和生存权)?

更有甚者,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想自谋生计在路边摆个地摊,却要遭到匪徒般凶残的城管的打、砸、抢。还美名其曰:执法。退一万步讲,就算摆地摊“违法”。那也是政府违法在先,谁让你们不管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了?更何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明文规定每个公民“有劳动的权力”,当然,这个“劳动”是指能够维持生计的有报酬的工作。而不是指义务劳动的权力。

2.关于城市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的事。

在这件事情上,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侵犯人权(财产权、居住权和生命权)的勾当和案例比比皆是。历年来,网络上和报纸上揭露的一起起血淋淋的事实,还不够多不够触目惊心吗?就是我自己也曾亲身经历过房屋的拆迁之痛:开发商在安置条件没谈妥,没签定任何书面协议,又未经过法院的必要程序的情况下,强行捣毁我家的所有门窗,以此来逼迫和要挟。限于篇幅,有关中国普遍存在的人权问题,不再作一一的举例和阐述。

最后说说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问题:

说到这个问题,我既不想绕圈子,也不想旁征博引。就从我自个儿的文章作为切入点,让各位思考一下目前我国言论自由的实际情况。有些网友日前在“乌有之乡”浏览过本人的拙作《邓XX这位带头大哥会让谁感恩戴德》。这篇文章当天下午刊登,第二天下午即被删除(我完全理解“乌有之乡”的压力和苦衷)。其实,我在这篇文章里也没有什么措辞激励的言语,至于恶毒攻击或无端谩骂绝对不存在的。如果要我从实招来,恐怕只不过对别人拥戴的邓“设计师”揶揄了几句 、调侃了几句,至于犯上作乱草民是断然不敢的。我猜测,正是因为揶揄和调侃,正是因为话中带刺,可能让邓氏家族或“设计师”的哪位门生耿耿于怀,最终脑羞成怒地要删我帖子。其实,何必大动肝火、恼羞成怒呢,你们邓氏家族占了那么多的便宜,被网民逗上一逗又有何妨呢?

对于删帖,我也挺看得开的。你愿删就删吧,反正是胳膊拧不过大腿,鸡蛋碰不过石头。不过,我就是不信邪:邓氏家族与那么多中国人有过节,你们能把中国网站上那么多批邓的贴子删得一干二净一篇不剩?

不知不觉中又说了那么多话(这些话当讲不当讲,也不管它了),就此打住。最后给“乌有”的朋友们提一点希望:当你们读了我上面写的这些文字之后,仔细看一看中国的社会现状,看过之后,再冷静的想一想:民主、人权以及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等究竟于我们左翼,于我们工农大众,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有关还是无关?有用还是无用?真的是无关无用,你们再骂我也不迟。

杭州八怪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思想者】 我们社会主义者应当把民主的旗帜举得比"自由民主""普世价值"派们举得更高,为什么忌讳谈这个呢?他们来假民主,我们因此就抛弃民主?这成什么道理,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来真民主呢?谁应更喜欢民主?谁更怕真民主?难道我们社会主义者追求的是民主的反面?我对有些朋友的作法也甚理解.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命根子,离开民主,社会主义就变成修正主义,只有恢复民主,社会主义才有复兴的希望. 2008-6-

实事求是避免极端:给乌有朋友们提个醒

作者:杭州八怪 文章来源:乌有之乡

自从数年前听说并接触“乌有之乡”这个网站以来,我一直是她忠实的“粉丝”。即使在近几年,中国许多左翼网站或进步论坛相继雨后春笋般出现之后,我依然对“乌有之乡”情有独钟。好久以来,我竟然于不经意中养成了这么一个习惯:只要打开电脑,第一个动作就是进入“乌有之乡”。之所以如此,这恐怕也是一种说不清的缘分吧。

正因为爱之深,才会责之切。今天我想就网站、或着说是对活跃在“乌有之乡”的一些朋友提点批评意见:不要因为自身的立场和观点是左翼,就认为越左越好,就认为越左越纯。就如我们批判极右的偏执一样,我们的言论和政治观点,也应当避免给人造成极左的偏执的印象——不要因此给取中间立场的网友或民众造成反感,从而减弱“乌有之乡”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

好长时间以来,我观察到“乌有之乡”内有些作者(不是一个二个)在批判某个右派言论,或者表述自己政治立场的时候,流露出一种极端化的思维和倾向:似乎只要是从右派和“精英”们嘴里或笔下吐露出来的东西都是不好的,都要一概反对的。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超越阶级、超越意识形态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值得人类去共同追求和享受的财富。比如:民主、人权、法治和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等。绝不能因为右派常常高喊“民主”,而我们就要批判民主;绝不能因为“精英”老生常谈“人权”,而我们就去排斥人权。我们要批判要反对的不是民主、人权的本身,而是要批判要反对右派和“精英”们在“民主”、“人权“等光鲜外衣下的险恶用心。就像我常常在自己的文章中痛批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一样,我批的不是改革开放本身(改革开放本身并没有错),而是批既得利益者们假借“改革开放”之名,行复辟倒退之实。

我认为,民主、人权、法治、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都是好东西,都是干净的“婴儿”。我们不应当在批判极右势力、批判官僚买办、批判汉奸卖国贼的时候,把好的东西把干净的“婴儿”,与脏水一起倒掉。就像“改革开放”不是邓“设计师”的专利一样,民主、人权、法治等等,同样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更不是极右派和“精”英“们的专利。在此,给“乌有”朋友们提个醒:今后,当我们论战的时候,当我们批判极右的时候,要避免自己成为极左或陷入极左的误区。我们说的话,我们写的文章,应尽可能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除了“民主”、“人权”等问提,对建国后的历史评价也一样——既不对前三十年的毛时代一味护短,也不对后三十年的邓时代全面抹黑。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欢迎网友批评指正。
杭州八怪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无色无味】 你讲的很好!你比较务实,我希望能经常拜读你的文章. 2008-6-9 22:35:40 3分
【十月】
在阶级社会里, 不可能有超阶级的东西。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日益激烈的时候,楼主发表这样的阶级调和观点是极其有害的,楼主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向左派散发麻醉剂。 2008-6-9 22:20:18 3分
【tiger618】
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得出你是一位真正的左翼人士,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08-6-9 22:19:35 3分
【白发渔樵】
在人民内部,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建立广泛的统一阵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还有不少,都是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时,经常讲的,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我们学习掌握毛泽东思想,也要吸取这些经验。
革命是广大人民的事业。唯我独革唯我独左要不得的,任何革命主张,只有当其能够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时候,才成为力量。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当代,面临更为复杂、严峻的现实,更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深入探讨。 2008-6-9 22:13:29 3分
【脚下的路要向左拐】
请作者回答:汽车的油箱里加入水后汽车还能开动吗? 2008-6-9 21:54:33 1分
【买办误国】
学与思网友的论调跟杭州八怪的论调是一直的。什么无产阶级自身理论不完善?没有充分考虑其他阶级的权力。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就是两大对立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民主,就不会允许资产阶级的自由。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就不会有无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无产阶级就是要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无产阶级的理论非常完善,从马克思、列宁到毛主席都在不断完善,倒是资产阶级的理念支离破碎,靠剥削第三世界国家,收买汉奸买办维系自己的残酷血腥统治。它今天存在并不意味着它会永远存在,它早晚会灭亡的。 2008-6-9 21:50:02 1分
【茅戮邓】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和稀泥!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怪杭州来!倒胃口。 2008-6-9 21:38:41 3分
【学与思】
对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做理论探讨时,确实应当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出发。可是在政治斗争的战场上,在理论探讨与政治搏杀的利害交叉在一起时,处理这些问题时不仅要首先注意这些观念的阶级性,同时又要注意政策与策略是政治的生命线。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就是要争取无产阶级的人权,争取无产阶级的民主权力,争取无产阶级不受剥削的自由。所以,要说无产阶级反对人权、民主、自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是恰恰是这个看似荒唐的问题上,无产阶级受到了资产阶级的攻击。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理论还很不完善。具体说来,那就是无产阶级在维护了自身的人权、自由、民主的同时,没有充分理解其他阶级、阶层的人们的人权、自由、民主。
无产阶级不仅要解放自己,还要解放全人类。既然要解放全人类,怎么能够不给予所有等待解放的各阶级、各阶层的人们以平等的权力与自由呢?
要团结最广大的人群到社会主义事业中来,就必须有最广阔的胸怀与最远大的目光。求大同,存小异,这永远是最大的政治原则。 2008-6-9 21:32:02 3分
【买办误国】
你这篇短文,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我想说的是你的态度,你的态度跟之前的理性爱国如出一辙。不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智者,一个评判者。网友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群众的一部分,他们的眼睛雪亮。那些走狗精英,汉奸买办的嘴脸都给群众一个一个识破了,这充分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谁是谁非,群众自有甄别力,轮得着你出来指手画脚吗?抽象谈论极端本身就是可笑的。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有忍耐性,最善良的一群人,不过是在网上说了几句话,对比汉奸买办出卖国家利益算得了什么?毛主席说过:让老百姓说话,天塌不下来。可是不让老百姓说话,麻烦可以就大了。 2008-6-9 21:04:05 1分
【Saviour】 超阶级友爱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仍认它的存在,社会的矛盾必然滑向官民矛盾,即现政权与被统治者的矛盾,自然堕入和平演变者的设想之中。一句话:这是自裁的最佳途径。 2008-6-9 20:59:28 2分

专制就是公有制的坟墓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6月03日 来稿)

当你和你的朋友合伙做生意时,民主管理成为必须。除非你的脑子进水了,拱手把管理权让给别人,选择一个人的独裁管理。当你和一群人合伙做生意时,在你把你的血汗钱入股之前,民主管理一定是你最理性的选择,除非你亲自当经理。一个国家搞公有制,就是全体国民把自己的财产全部投资给国家,以此类推,民主管理是最理性的选择。

相反非民主下的公有制在东欧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都无可辩驳地失败了。专制下的公有制,经营管理,劳动分工和最终的产品的分配权利都无条件地属于上级,这个上级还是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制定者,他们公开剥夺国民的利益无人能制止,非公开剥夺国民的利益不容易被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容易找到证据。看看我们大量的国营工厂被贱卖,国有资产流失,国有垄断企业的老总年薪几千万人民币,我们就知道得出这种结论是不困难的:专制下的公有制,官员的腐化和堕落是很难避免的,或者说专制是公有制的死敌。民间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是:国有就是官有,官有就是私有。

毛泽东为了对付这种矛盾,采取了大民主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有效地阻止了官员的腐化,却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秩序。

如果说公有制可行,那么阻挡领导者损公肥私的唯一途径就是民主,历史证明专制就是公有制的坟墓,只有民主才是公有制的天然选择。 [博讯来稿]

惊动高层,上边要调粮食却发现粮库空了

[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位于黑龙江佳木斯市富锦的中国东北最大国家粮食储备库----九零粮库,从门卫到主任皆偷盗库存粮并盗卖一空。此案惊动中共高层,近期中纪委派调查组正在调查,已查出帐面9个亿无法对帐。目前相关人员至少6人被抓,此案在当地引起轰动,老百姓议论纷纷。

位于佳木斯市富锦的九零粮库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国有粮库。主要库存为水稻、大豆和玉米等,有铁路专用线运输粮食。一位在九零粮库附近工作的职工透露,粮库附近有一万多人,包括几个单位:一个国营农场的仓库、一个铁路的客运终点站,还有一个大型油厂。

9个亿无法对帐 当地引起轰动  
近日一些富锦市民对记者表示,上边要调粮食却发现粮库空了。这个案子惊动了中央,听说看管粮库的人从上到下多人参与盗卖粮食。中共中纪委调查案件的消息在当地迅速传播。

一位富锦市民告诉记者,“俺们都听说了,这个事闹的很大,引起中央重视,中纪委大约一周前到富锦调查,已经查出粮库帐面亏空9个亿。上星期把主任等3个人抓了,现在相关人员一共抓了有6、7个了,还在查帐呢!”
另一位富锦市民对记者透露,“29日上午我看到警车停在银行前,几名警察正进入大厅,营业员们面面相觑,说是为这个案子来抓人的。我想多打听些情况,但没人敢透露多些情况。中纪委的正在富锦调查呢,俺们都听说了。”

富锦郊区的几位农民也对记者表示,农民之间都在传这件事,都听说这件事整大了,惊动了中央,所以上边派人来调查,现在调查组还在调查呢。有的人是听官方内部人员说的,有的是听在九零粮库附近干活的人说的。
从上到下都偷粮 事发后逃之夭夭。

另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他的一个朋友在粮库附近的铁路单位工作,听他说,九零粮库的职工从看大门的到上边的头,很多人都偷粮食,他们有的用火车往外拉粮食,有的用货运车盗粮食,有的把粮食麻袋直接扛走,然后卖给外地(具体卖到哪里不详)。该单位一个手下管十几个职工的小组长,都养小汽车,生活很富裕。
知情人士还透露,九零粮库参与偷卖粮食的职工见事情败露,包括门卫都跑了,与九零粮库有勾结的富锦市农业发展银行的部份人员也逃之夭夭了。

职工被查 多日未归  
29日九零粮库的一名职工的妻子接到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丈夫的手机被单位停机了,人也几天没回家了。30日记者再几次给这位妇女打电话,皆无人接听电话。
当局忌讳莫深

记者记者29、30日多次致电九零粮库办公室、劳资科、财务科,欲询问详情,劳资科第一次电话接通后,接电人员表示刚任命的主任正忙,不方便说话,便挂了电话。记者后来几次拨打则无人接听。办公室和财务科一直无人接听电话。

记者也致电富锦市发展银行行长室和值班室,均无人接听电话,营业厅的电话接通后,对方忌讳莫深,表示大家都在忙,不方便接电话。

记者给黑龙江省粮食局和富锦市粮食局去电,接电话者听记者提及九零粮库,马上挂断电话。
袁隆平早前披露官员捏造粮仓数据。

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日前接受大陆媒体采访即曾透露,中共官员为争取补助捏造粮仓爆满的报告,而部分地方粮食储备根本是空的。这意味着北京当局有关粮食储备规模的说法可能夸大。
袁隆平接受《中国青年报》访问时表示:“有人向我反映,(中国的)国家粮库存在虚报现象,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

袁隆平说,虽然中国政府有相关的查验制度,但地方往往有机可乘。“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粮食,建议国家好好查一查!”他并建议,官员检查时应“微服私访”,不走官方管道,不定期随机抽查,才能查出真实情况。
调查组早前调查结果被普遍质疑 。 

据21世纪经济导报25日报导,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农业部等组成的调查组,日前在对安徽马鞍山和滁州四个粮库以及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后表示,粮库不是空置,仓容与存量在帐面基本相符。但是此次粮库调查结论遭到民众和网民的普遍质疑。

民众普遍怀疑:袁隆平呼吁调查与媒体报导在先,粮库可能早有应对之策,再就是国家调查组大张旗鼓的调查,难有实质收获。粮库曾有欺上瞒下的前科,这已是公开的秘密,更有人披露国有粮食盗卖相互借(调)粮补仓在全国是一盘棋。数年前朱?基就被粮库骗过一次,公众印象深刻。

“大张旗鼓地搞调查是查不出问题的。要查就得放下架子去民间走访、调查。要扩大调查范围、改变调查方式,把明查暗访相结合起来进行。”

“调查的人就是做假的人,自己查自己,再怎么调查也不会有真相!”
“算了吧,玩数字游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些官员都是久经考验的玩家高手。连朱总理都能骗得过去,还有什么假做不出来。”

“地方政府,假,大,空。欺上瞒下是地方政府领导的一贯方针!”
“微服私访”,谁请他们吃喝玩乐啊???
也有公众猜想调查组之所以称粮库不是空置是为了安定民心,以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此外,当调查组的结论与此前记者的调查存在出入时,调查组不仅没有详细披露自己是如何调查的,更对自己的调查结论与先前记者的调查结论的不同之处不做解释,更增加了公众的疑虑。

让我震惊的梅州农村见闻录

江湖已远
2008-6-4
前几日,因一位极好的朋友家中老人不幸过世,我便随他一同返回他老家梅州乡下奔丧。在梅州的所见所闻,皆是客家风情民俗。唯有一些与客家民俗无关的现状,却让我在返深之后,一直无法释怀。

一、农村的土地抛荒问题。朋友所在的梅州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特别是由于接受了一些外来的三峡移民之后,这里的人均耕地就更加少得可怜了。但是让我惊讶的是,朋友老家农田却大量地闲置抛荒,根本看不出半点人多地少的痕迹。在这个本该是“雨生百谷”的时节,田地里却看不到一个忙碌的农人,就更谈不上庄稼的长势了,到处都是半人高的野草。

按理来说,国家这几年对于农业的反哺力度不可谓不大,从取消农业税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惠农政策。然而,我却在这个南方传统的产粮地区看到那么多的良田被大量抛荒闲置。我必须承认,那些在庄稼地里疯长的野草确实让我有些心疼、心惊和心寒!

我一直记得我们小学的院墙上写着的一行标语:无农不稳,无工不活,无商不富。虽然这行流传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经典口号,距离现在差不多过去了快三十年了,但是,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我一直都清楚地记得!

谁都不可否认,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兴则国家兴,农业稳则社会稳。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的人口国,每天消耗的粮食及农副产品比山还高,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农业,为这么多的人口提稳定的粮食和农副产品,国家的繁荣、社会的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带着这些问题,我在向一位老伯求证的时候,他平静地说:“说起来国家是取消了农业税了,可是粮食的价格一直上不去,而与种田有关的农药、化肥、种子却是节节上涨,种田的人一年到头,根本就落不到什么钱。再说这点田,连家里人糊口都难,所以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这些老弱病残就是想种地,也没有力气了。”

二、农村的基层选举问题。虽然中国的选举一直都给人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恰恰是在中国最为底层的农村,却是率先启动了民主差额普选的程序。我到梅州的那几天,当地农村普选活动正在静悄悄地进行之中。在离开梅州的前一天晚上,恰好朋友的一个中学同学在基层选举中获胜,于是我有幸参加了他的“庆功宴”。让我惊讶的是,在近乎狂热的推杯换盏中,他们毫无顾忌地谈论着选举过程中的明码实价的买票、家族亲友拉票甚至黑恶势力助票等问题。所以在选举中获胜的无不是当地有实力、有势力的人家,很难想象获胜之后的他们会代表哪一类的民众的利益。

民主选举,作为人类文明最为杰出的成果之一,本应该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文明果实。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所致,我们却只能是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先在中国的农村试点展开。但是谁都知道,中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民主、差额为何物,就轻易地屈从于一顿酒钱或一条烟钱的诱惑。而这种并不矛盾于人性的屈从,最为直接的罪过就是成为“中国不适合于民主”这个论调有力帮凶。如此,则农村基层普选试点显得相当吊诡!

三、农村的丧葬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农村开始推行了丧葬改革,严禁土葬,推行火葬。具体的政策我没有看过,大概是国土部门为了节约耕地,害怕死人与活人争地,而强行推行的一项政策。据说在有的地方,为了推行火葬并达到规定的火葬率,哪怕是死者已经土葬埋了,也要挖出来重新火葬。对于这一项政策,我个人认为中央的出发点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面对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如果每一个死者都要有一座坟墓,可能确实会占用很多的耕地。但是如果你到农村实地经历过一次丧葬之后,你就会发现中央的政策与下面的对策完全就是驴唇贴上了马嘴。

基本上现在农村的丧葬,你已经很难判断是火葬还是土葬了。说是火葬吧,当死者的骨灰盒拿回以后,死者的家属还是照旧要为这个骨灰盒置一个标准的棺木,然后依然是雇四个人抬着这个仅仅只是装着骨灰盒的棺材浩浩荡荡地走向早已为死者挖好的标标准准的墓坑,然后再为这个骨灰盒堆一个标准而气派的坟墓。说是土葬吧,却又要额外地请殡仪馆的车辆将死者拉到几十公里之外的城里的殡仪馆,再花去差不多一个农民两年的收入将尸体火化。除了那个堆起的坟墓与从前土葬的坟墓大小外形相似之外,里面埋着的却又是一捧化为灰烬的骨灰。

只是如此一来,既可满足了上级对于推行火葬和确保火葬率的严格要求,同时又能满足农村的“亡人为大、入土为安”的传统风俗。一举却是两得,实在也算得上一个“妙”字了吧?当我回到深圳,这些画面老是在我的眼前浮现,叫我安稳不得。但愿这些不太和谐的现状,仅仅只是梅州地区的一个个案吧!但愿!

从一个家庭的遭遇看中国农村的残酷现实!

作者:火羊
我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其中小孙的家庭,曰‘命运多舛’实不为过。

湖北小孙,80后生人,家住监利县、龚场镇、明星村。母亲在他7岁时喝农药自尽,直接原因是家庭纠葛,间接与当地赌博盛行有关。他对母亲印象十分模糊,直到最近才从一张旧身份证上发现母亲的‘黑白’形象, 并且是唯一尚存的她的相片。后与姐姐随爷爷生活,生活艰辛(只舍得买别人不要的猪心、肺 吃),但坚持上学。90年代中期,那里的初中学费已达600元/学期,高中近1000元/学期。这对于当时的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沉重负担。当时承包土地的税、费约400+/亩 X 30亩等于每年税费要交1万多元。虽然既养鱼又种稻、种藕,辛辛苦苦一年下来,除去口粮、交完学费、农业成本,每年的税费总是得‘拖欠’一些。难怪当我问及孙家当年的年收入时,回曰:“没有,负的!”。小孙在假期为挣学费,酷暑中采莲藕、鱼市上费尽口舌讨还价,那些经历至今令他感慨生活的重压。当地的税费重负和基层干部雇流氓‘征税’的情形,李昌平在《我向总理说实话》里有详尽的描述(李昌平曾在监利县棋盘乡任职)。本届中央政府取消了农业税,推动9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虽然基层还存在很多具体问题,但大家看到了希望。

2000年小孙考上华中农业大学,此时高校已实行高学费制,包括以前还补贴生活费的师范和农业类院校。为了凑足第一学年学杂费6000+元,他们砍掉小孙母亲当年栽种的所有树木。因为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根本供不起1个大学生,老孙决定离乡背井到青海格尔木投奔女儿、女婿,帮助他们做玻璃生意。在高原上生活远不如湖北老家适意,而且人生地不熟,有些客户蛮不讲理经常拖欠货款,为此没少‘讨债’、忍气吞声、挨人拳脚。在一次送货归来的路上,与一无照驾驶油罐车司机遭遇,老孙与司机当场死亡。油罐车属于有钱有势的石油公司,事故充分暴露了他们的管理问题。但他们不仅不处理事故相关责任人,还施舍般地赔偿了受害人2万元。孙家姐弟为此打官司花掉1万多元。那位司机,河南人士,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养活,家属不服裁决,进京上访多次,不知有无结果。小孙至今负疚,觉得自己上大学与父亲的死有关!

2004年小孙大学毕业,虽然考上中科院研究生,但还欠学校2000多学费,学校拒绝给他转户口,他假期在武汉打工仍凑不够欠款。我们研究所人教处长韩老师,70年代奔赴西藏插队的理想主义者,知晓此事后慷慨解囊,让小孙顺利来京入学。

上周末,小孙突然向我请假回老家,说是伯妈被车撞死,肇事司机逃逸,家中男丁皆在外打工,需小孙急归帮助处理丧事。今天我看见归来的小孙,急问肇事司机找到没有,云出事第二天即在加油站被捕。该犯无驾照、驾报废车、肇事逃逸、吸毒、是当地黑社会赌场的人、有多次入狱前科。但家属至今不敢确认此人是否替罪羊。村支书虽是事故见证人,但‘坦承’经常去那个赌场‘耍’、惹不起他们。据小孙说,黑社会赌场那些人有枪,冲锋枪!当地警察亦称‘惹不起’。(这让我想起一部美国电影《the untouchable》。)小孙及家属根本不相信‘政府’能为民做主,因为官匪一家!难怪底层人民怀念毛主席。他们根本等不及什么渐进的改良,就盼着一个大侠、救星立马出现!

这些令人怒火中烧的残酷事实教育了我这个在温室里长大的人。我理解了仇恨是如何产生的。如果,再来一次类似49年前后土改时的控诉、镇压恶霸,我绝不会像某些‘文明’人士那样呼吁取消死刑之类的,也绝不会将同情之泪洒向曾经的恶势力代表。
各位看官,小孙家在农村不算是赤贫,也不是一向被政府‘遗忘’(孙家是红军烈士后代),可以代表农村的普通家庭。最可悲的是,我问了几个来自不同省份的农村学生,他们那儿有无黑社会、恶霸?‘当然!’就像虱子一样司空见惯。欲使人民生活在‘免于恐惧’的环境,不带着个把武装警察去办了那些恶霸不足以平民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无枪以震慑,那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这个所谓的改革、转型时期,对于许多家庭而言,不也是一场‘浩劫’吗?只不过这些被劫百姓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不能、不会写‘伤痕文学’啊!

拿什么拯救你,破碎的农户

作者:刘放生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授权首发)

——以老家村为例
湖南省社科院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农户作为农村最基层的经济组织,其内部人员结构和素质,对农业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特别是在一些劳务输出地的农村,农户的状况如何?在这里,我不想按学术传承文明的要求来引述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关于农户家庭劳动农场的理论、弗兰克.艾利斯《农民经济学》关于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的理论以及尤小文《农户经济组织》等阐述的理论,只是把本人在老家村居住七年观察到的情况叙述出来,供大家深入观察和分析。

老家村民小组(生产队),90余人,80余亩农田,2007年,种田户(户主姓名以粮补时的代码代之,不包括全家外出而承包地全部流转的户)的分户情况是:

4001,夫妻二人和两个子女在深圳就业,承包田3.48亩,转给他人耕种,2007年因妻子回乡养病,本人回本市修建道路,自我耕种,种植一季稻。

4002,夫妻二人和两个子女在深圳就业,承包农田4.35亩,2007年,夫妻回乡建房,自我耕种,种植一季稻。

4006,夫妻年近花甲,子女外省就业,带一幼孙,2006年耕种流转农田和自有农田23.2亩,2007年耕种自有农田4.35亩,耕种他人承包田11.31亩,计15.66亩,种植一季稻。

4007,夫妻二人年过古稀,子女全在外省就业,带5个幼孙,耕种自有承包田4.35亩,种植一季稻。

4009,本人和子女在外省就业,妻子带一幼孙在家,承包农田2.61亩,2007年种一报稻约1亩,其余种一季黄豆。

4010,本人年过八十,子女外省就业,耕种自有承包田4.35亩,种植一季稻,常常跪地而作。

4016,夫妻二人年过花甲,带幼孙,子女外省就业,耕种自有承包地5.22亩,流转农田3.48亩,计耕作8.8亩,种植一季稻。

4017,夫妻二人年近50,在50公里外自由职业,子女外省就业,农忙时回乡耕种自有承包田3.48亩,流转农田6.08亩,计9.56亩,种植一季稻。

4018,本人为哑巴,年过50,一人在家,包括侄儿等共承包农田6.09亩,约自耕2亩,其余的农田弃耕。

4019,本人为退休人员,妻子农村户口,子女在外就业,耕种自有承包地1.74亩,种植一季稻。

4021,妻子和子女外省就业,本人回乡养病,耕种自有承包田3.48亩,种植一季稻。

2020,本人不能劳动,承包农田0.87亩,由回乡照料的儿子自我耕种,种植一季稻。

这个村民小组至少在周围10个行政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现实农业生产能力而论,水利方面,10年前,大部分农田种植双季稻,即使是2007年的严重干旱年,大部分农田的一季稻,亩产量也在500公斤上下,远远高出全国平均的粮食单产。除水稻移栽机械外,翻耕、收割、抽水、植保等机械日益普及,种子、农药、化肥等要有尽有,粮食出售也有人上门收购,用农民的话来说,一个电话全搞定。但是,面对如此的农户劳动力结构,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为此,近年来,包括农民在内,都进行过苦苦思索。比如,在农业商品投入较多、种田效益不高的情况下,劝说这样一些农户放弃承包和耕作,实行农田股份制,但是,单是让他们到距离十数里之外的集市去买米吃,就让人头痛。本人也与农民讨论过,打造一支身强力壮、技能全面、装备齐全、收益可观的专业农民队伍。大家认为这是个办法,但另一个问题又横到了面前,这支队伍不能在市场经济中自然地产生,必定要有政府的多方扶持,但在政府的扶持中,谁又能保证各种扶持不弄虚作假呢?当这一问,就给问哑了。在当前,让农民自已养活自已的条件已算铁定了,但要为城镇提供更多的商品农产品,尤其是商品粮,面对如此破碎的农户经济组织,确实值得认真思考一番。

中国在六四的伤口上腐烂

作者:曾宁

六四,是中华民族身上的一道巨大伤口
六四的罹难英灵化作了天空的彩虹
中国在六四的伤口上腐烂
良知尚存的国人心中留下无尽的哀痛

六四枪响,倒下去的是良知、正义
站起来的是奸佞、无耻,穷凶极恶、变本加厉
既然爱国有罪,反腐败、要民主是动乱、暴乱
当然卖国有功,腐败、专制利国利民

反腐败遭到了无情的镇压
腐败顺理成章合理、合法
声色犬马是可以的,关心“国事”就是不行
“吃喝玩乐都来不及,管‘国家大事’干啥”

一付多么可怕的景象
邓小平,小小的平静之后是否意味着天下的大乱
这个名字,大大的加速了中国社会市侩化的历史进程
特权加美色,似乎就是中国特色

将军们说,改革开放走上了邪路
看似对毛泽东时代的怀念实则是对后邓时代的否定

六四,是中国的宪政之光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从未有过这么大的爱国民主之情迸发而出
自由、人权,多么响亮、神圣的字词
中华民族原本可以沿着六四之路走上希望之途

中国,要么在六四的伤口上彻底的沉沦
很难想象以后还会有六四这样大规模的民众诉求走上街头
诚如“六四后人们的心态,只是无奈的等待”
“等待最后中国轰然解体一刻的到来”

中国,要么在六四的伤口上逐渐的愈合
执政者开出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药方
虽然仍有“谁以人为本”的疑问、残缺
但中国历史毕竟第一次有了“作为个体意义上的人的主体性”的凸现

六四,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死结
解开死结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执政者之手
死结解开,中国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一解百解
死结不解,只有等死

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吗
过去曾经有过,一度没有了,现在要重新拥有,这才叫“复兴”
从来没有拥有过的“文化与文明”事实上只能叫作“价值重建”
那就让国家沿着六四之路踏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合西方
人权、民主等普世价值观念的大道吧

2008。6。8于贵阳

说说走不下神坛的邓小平

作者 :中国一公民
作为公民“四权”核心 的“知情权”、“表达权”离我们还有多远 ?

邓小平十全十美——毛泽东领导继续革命搞社会主义建设近三十年,邓小平当“第二代”后做了“功过三七开”的“决议” ;邓“说了算”十年后引来“八九风暴”——虽然艰难地调动军队给“处理”了,其手段算得上开古今中外铁血治国之先河(有人会联想到文革之初中央颁布的《绝对不许动用部队武装镇压学生运动》和《严禁出动警察镇压学生运动》 “两条通令”),却遭到境外国外关于“中国人权”的一片嘘声(幸好有‘第三代’被期待);为了杜绝“后患”,邓紧接着想出一招制订“游行示威法”(谁都知道毛时代不仅搞‘双百’‘四大’,政府还经常组织群众大游行),加上先前组建的担负“维护社会稳定保卫重要目标”史命的武警与不断强化的公安……以为至此可保天下无事?谁知如果违背了“治国就是治吏”的天条硬搞“治民”求“稳定”,总会实得其反——结果就变成“腐败难以遏制”、“前腐后继”、甚至到达“反腐败亡党,不腐败亡国”之境地!人家治国都拿弄权者与富豪开刀,邓偏要庇护官豪与平民较劲,结果民怨就来个大沸腾,从当年百万人大集会大游行反腐败、反官倒,发展到如今每年数万起群体事件,直闹得专政机关武装到牙齿还不知如何是好,这世界有谁还不知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个古今中外治国治家的道理?邓算不算一个?官风决定民风,如果当头的谋私胡来却要百姓去守“法” ,共产党是怎么取得政权的、怎么得人心的?可谓忘得一干二净。四海翻腾云水怒,老百姓是水,水虽柔弱却可承载巨轮亦可掀翻贼船…到“第四代”领导不得不重新树起“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大旗……

邓的功过几几开——有人说是“倒三七”,有的说是“猫”论乱了天下(此论=说‘不问好人坏人,能弄到钱就是能人’),“摸”论坏了党风(此论=说‘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作风自此被破坏殆尽),“特”论毁了国家(此论=为某些人的藏污纳垢、复辟倒退、姑息养奸扯起了遮羞布——类似的还有‘初级阶段’‘稳定’‘改革’等)——尤其是“猫论”最能形象反映出邓的思想方法和办事原则。在文革中当他被“打倒”、“靠边站”的时候,他“韬光养晦”,用发誓“永不翻案”“我完全拥护毛主席的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并给“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再戴上“反革命”帽子争取毛泽东的信任;当他取得了某种权力以后,不管是谁表现出对他不满,他就会毫不迟疑地把他打下去;对于老百姓的反对,他也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动用卫国戍边的大军压境。

其实,邓小平十全十美!——因为他不会为国家民族的重重问题买单;有谁敢问责的,又早有“不争论”和“稳定压倒一切”管着,即使其子与那个周北方的案件也能毫发无损(周被判‘*缓’);更有文章泄露:在邓小平再次复出后,他带着邓XX一个一个拜访自己的老战友、老部下。于是,人们就看到了后来出现的一个新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据称还是“部级单位”,不知这世界还有哪个国度能有如此气派?)虽然引来外报外电斥其有“护犊”嫌疑也不管不顾了,总之划得来就行!对照他曾经教训部长们的说辞——“我们有些高级干部不仅自己搞特殊化,而且影响到自己的亲属和子女,把他们都带坏了”不能不令人忍俊不禁。联系流传甚广的(未见官方否定)其80年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所言“我的儿子在北大摔断了腿。他*的儿子虽然死在朝鲜战场,我的儿子也是文革中光荣负伤”从而下决心要“保护好我们的子女”……以至后来官方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披露:在金融、外贸、国土开发、大型工程、证券五大领域中担任主要职务的,85—90% 是高干子女。2900多名高干子女,共拥有资产2万亿,实际上已形成了官僚资产阶级。《七省市高干财产平均逾700万》(http://www.cnlaw.cc/article.action?id=WGQ5ZzlJRXE5TW5FaDk0V01hQzh0Zz09)至于各地的当权者前腐后继给反腐败制造的滔天难度谁还会大惊小怪!?只是,有文章说邓某子女在官场、商场、洋场上呼风唤雨有点出入——这次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就把邓大公子忘了(虽然十五届中得票倒数第二、十六届中倒数第五还是榜上有名)

大公子的“名落深山”不由使人想到一次“网络事件”:
——“建议邓朴方到新浪留言栏看看”观察留言,最奇怪的现象是,原本邓朴方的新闻,热门词却是毛泽东,“XX人民怀念毛主席”(XX为地名,如“四川”“北京”“江西”之类)之类留言接力涌出。目睹新浪留言之怪现状,一个网友显然见惯不惊,但他还是发问道,“每一次媒体上对所谓‘第一家族’的歌功颂德,到头来都会演变为对毛主席的无限缅怀,这个现象难道还是偶然的吗?” “文化革命倒是让当权者收敛”之类留言倾向性自不待言,而“毛主席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办美国绿卡,没有在美国买整条街;毛主席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倒卖铝锭,获取私利……”之类留言,大获网友首肯,被一“顶”再“顶”。

国人爱把“官位”与“德、能、才”联系,常会问及:此人有何德?何能?何才?爬到那么高?!其实问也是白问,此时不是毛泽东时代——爱反特权、爱斗私批修、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治国先治吏、爱以身作则、爱走群众路线……。到处是“潜规则”——早有传说:八九风波,就是因为天子脚下的名校里出现平民子弟表现再好分配不好、高官子女表现再差分配不差而闹大的——为此后来中央还专门下文件“规定” :以后干部子弟毕业时不能直接进机关任职,要下基层……。施政最怕“下不为例”,百姓谁能去追究“原罪”?!

邓小平十全十美——有人说是邓首先提倡干部“年轻化”并“打破”干部 “终身制”,这里有两件在媒体与民间广为传播的事迹可以为证:一是那年国家主席的更迭,不知何故偏让年较轻的下,硬扶年纪大的上?二曰“八九风暴”后邓“退休”(其实他此时的龟龄早已超出毛去世的岁数且仍军权在握),国人均认为他“带了个好头”,谁会想到人家却是“退而不休” :“退”了都好几年啦,还要去“南巡”——既不是工作需要也不是组织安排,却照样一路“谈”过去并发出类似于“不换思想就换人”的严重警告( “不听话的,仍可以下去”)(綦彦臣:“两换选择”与十七大全局“换思想” :中共政治传统上讲「不换思想,就换人」,此为「两换选择」模式,其经典版本就是邓小平南巡讲话时针对江泽民的经济保守政策的发言——不听话的,仍可以下去,云云。 ...

——更有趣的是还重复了华国锋1978年7月至9月在国务院务虚会上“新的大跃进”宣言: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方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1979年调整方针的提出与争论——大转折纪事之一》:1978年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问题。李先念主持,华国锋到会讲话十几次,邓小平也到会讲话。这次会议是中国高层酝酿改革开放的一次重要会议,但求成过急。在会上,华国锋提出四个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方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http://www.coldwarchina.com/zgyj/ggkf/000976.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周济:谋划发展 规划未来:还是小平同志的那句话: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至于不费吹灰之力连续把两任党的总书记拉下马,更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垂帘听政”高手慈禧所望尘莫及。
……
不管邓身上生成了多少广遭诟病(哪怕是千夫所指)的大邪大非,不过依笔者之见邓还是十全十美——不信你从邓上台到今天所有的“红头文件”上找找看,可曾有过一小点说过邓的不是?不管社会、党风、及国家的某些问题如何严重,邓可做过一点自我批评没有?(毛泽东当年可是当着七千人的大会作过检讨,不管那有多少成分是代人受过)……其实,“红头文件” “决议”什么的也并非是什么长生不老的东西,不一定能服人心----你看:由周恩来任“刘少奇专案组组长”作出的“开除党籍”的“决定”经过中共中央全会一致通过(据传只有一女将反对)的,后来不照样“平反”?!

虽没人敢以“文件”形式给邓明码标价“几几开”,可自古以来:人心自有公道,你看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管多少“精英”“官僚”“奸商”如何绞尽脑汁丑化攻击毛及毛泽东时代,民间的“毛泽东热”却如火如荼、蒸蒸日上,官方亦顺应潮流提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要“永远铭记”毛泽东的功绩。邓是何人?不是谁想怎么定义就能定得了的。

正如一位学者的文章上所言:怎么评价国家领袖?要看:
一,为多数人谋幸福还是为少数人谋利益?是以身作则以正治官还是以权自霸?其理论政策使国泰民安还是五毒丛生、国威弘扬还是忍气吞声?各项事业文明进步发展为国奠基为民积累还是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寅吃卯粮仔卖爷田?党风官风是公正民主清廉还是官商勾结罔顾民声一言堂?
二、要看领袖施政的合法性?——毛泽东领导时所号召、发动、处理的任何重大事项,都是经过中央全会或政治局多数或全部成员讨论同意的——这从组织原则上首先体现了“程序正义” ,决非“宫廷政变” “垂帘听政”或者是什么“枪指挥党” !所以,毛泽东永远是站得住脚的,永远是得人心的,永远是经得起历史、经得起人民、经得起法律的审查——反思——质疑 !!毛泽东个人一生都能如此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就因为他执政为民,没有私心,不搞 “家天下” !正如《历史决议》所言——“中国人民始终把毛泽东同志看作是自己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
三、党的领袖谁最伟大?不比很难使人信服:——要看他(她)对建党、建国的贡献,要看他(她)对党与人民的态度,要看他(她)的经典著作、理论是否经得起人民与历史的检验,要看他(她)的知识、智慧、远见、胆略是否在常人之上,要看他(她)的人格(包含对子女的教育)是否高尚,要看他(她)不仅仅在位时且在去世后人们的怀念程度......——这些,都不是少数御用文人或亲生子女或亲自出马拍电影、电视、造书所能达到目的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不一定得人心——真正的伟人得天下只是一步,长久地得人心才是万世之功!

邓小平级究竟是怎样的人?既无“决议”一类红头文件明告“几几开”,依草民之见,以人为本,不如先尊重当事人自己的意见为好,我们不妨听一下邓自己怎么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在最近10年的改革中,全国大约有6000万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被替代,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或人均占有土地不足0.3亩;7000万股民在股市中的损失超过1.5万亿;城市中1.5亿人或失去或应得而未得到社会保障,整个社会的基尼系数达到0.53-0.54之间,城乡差别达6倍之巨。这都是我们在考虑改革条件时不得不正视的因素。)

中国如果出现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我就成了历史的罪人!(——2007年“胡润百富榜”发布。胡润团队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有105个富豪的个人财富达到1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超过名列第三的德国50人。今年800位上榜富豪的总财富达到了34452亿)

邓小平是最“实事求是”(他把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改为《求是》)与强力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号召“不争论”的,再看看“黑砖窑”“血汗工厂”“新三座大山”“每年数万起群体事件”……谁走了邪路 ?谁是历史的罪人 ??只有邓小平自己说才算数!人民能做主吗?

一位省政协委员给最高层的信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经济的所谓“高速增长”,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犯罪的!它不仅仅是因为糟蹋资源,破坏环境,使少数人赚钱,多数人受害。更形象地说:是父亲把儿子、孙子、和曾孙子的钱包打开,不顾一切地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留给儿孙们的是灾难和惩罚!

一位著名学者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同样表达出对所谓“改革”的愤怒:把现代社会创造的诸如社会主义等先进的政治文明成果,把人类历史上诸如公平正义等优秀的文化成果,统统打上极左的烙印加以彻底否定,把悖逆世界发展潮流的少数人对社会公众的掠夺称为改革,是目前中国生态濒临崩溃、社会矛盾丛生、道德伦理丧失的主要根源。
至于香港人的观点,因不怕你搞什么“不争论”干脆就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黑暗、最腐朽的时代”,此说在山西黑砖窑事件曝光后,更多媒介在审问:中华大地还有多少人间地狱?一篇网文尖锐地说白:如果说山西黑砖窑是一面照妖镜的话,它照出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把持下的改革开放,决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是彻头彻尾地地道道的资本主义复辟!

那个印尼的苏哈托上台的时候,全国人均生产值不过四十多美元,下台时人均生产值二千多美元,翻二十多倍,故苏哈托有“改革之父”的美名。今天又怎样?外电报导,致少三分之一的人吃饭成了问题。经济一厥不振。至今国内乱哄哄的。苏哈托则被告上了法庭。他畏罪潜逃的儿子,正在追捕中。

邓先生说过“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有人发笑:他自家人都称“老爷子” ,谁敢认他做“儿子”?要是真如此,人民一分子,说说“儿子”事,该不算犯“法”吧?——何况历届《宪法》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一条!但尽管如此,笔者也耻于像李志绥、李锐、谢韬那样自持有人庇护、有话语权就无中生有地肆无忌惮地丧心病狂地向开国领袖毛泽东大泼污水、恶语咒骂(比如在十七大召开前夕,谢韬在香港大学“关于民主社会主义问题”演讲中疯狂叫嚷:“要清算毛泽东的罪恶。”大肆鼓吹中国要美国民主——此前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共产政权受害者记念碑”揭碑式上正竭力攻击中国《对谢韬的宽容,就是对人民的犯罪》);更不愿像“西山会议派”那般有恃无恐地大叫GCD“非法”……

随着国家历史“解密期”的到来,随着公民“知情权”的日益高涨,随着“言论自由”的法权对“封锁”的抗争,随着“执政透明度”的WTO……相信会有更多关于国家头脑一类公众人物的“秘密”让人知晓,邓不可能是唯一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吧……?

中国建国六十年之思考与未来展望

作者:田忠国

中国建国六十年了。六十年是一个甲子。按照中国的元运说,比如“皇极经世”的说法,一元十二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一世三十年,按此说法,建国后中国经历了两世,有人形容说,中国经历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如果说前三十年走的是平民路线,是平民路线与精英路线的斗争,而中国的后三十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改革开放,则走的是一条精英路线。平民路线使精英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为政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一呼百应,众志成城,精英路线则使平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收获了美元,但失去了民心。客观的说,不论前三十也好,后三十年也罢,中国都有比较大的收获,因为,前三十收获的是民心,后三十年收获的是美元。在精英们看来,民心向背,分文不值,因为,一,少数人的幸福,必须建立在多数人的痛苦之上,没有多数人的痛苦,就没有少数人的幸福。二,国家或人民利益,必须服从少数人的幸福这一基本准则,违背这一准则的思想、制度,都必须打破,改革,如果不打破、不改革就是不合理、不人道的。三,国家和人民利益是这个政权的基础,不打破这个基础,这个政权就会依然存在,这个政权如果存在,就意味着资本民主的民主制度无法建立起来。四,为了少数人的幸福,资本民主的核心就是资本专制。因为,没有资本专制,就没有少数人的幸福。在三十年前,也就是毛主义时代,则走的是一条与此完全相反的道路,因为,在毛泽东主席看来,中国没有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精英)的专政,就没有人民大众政治经济平等的管理权、参与权,没有人民大众平等的参与权、管理权,中国就意味着复辟资本主义了。从前三十和后三十年历史过程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前三十年伤害了少数人,后三十年伤害了多数人,但是,中国有没有一条中间道路,即,既不伤害少数人,又不伤害多数人呢?有,我以为是有的,也就是我称之为第三条道路的那条道路。

什么是中国的第三条道路呢?平民路线和精英路线融合的路线,我称之为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但怎么融合呢?也就是说,全民在政治经济上拥有平等的参与权、管理权和分享权,也就是中国式民主。
如果说前三十年是中国的第一条路,即平民路线的道路,那么,后三十年则是第二条道路,即,精英路线。前面我们分析过,第一条道路对少数人有所伤害,第二条道路是对多数人的伤害,那么,第三条道路则是既不伤害多数人,也不伤害少数人的前提下,在民主、团结、和谐、价值目标一致的氛围中,平民与精英智慧融合为富民、强国的巨大力量,在未来的岁月中,社会各阶层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创造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成果。

但是,从我提出这一倡议后,我的表达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看,精英们并不接受我这个观点。从精英占居各种控制权的逻辑上说,和平表达不起作用的话,或许,中国就要走暴力教育这条路了。当然,暴力教育虽然代价高昂,但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比如法国大革命,还是一条最有效的教育道路。我是个和谐主义者,从不主张暴力教育,但是,社会的客观发展方向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方向既不取决个人愿望,也不取决于社会某阶层的意志,而是取决于社会各阶层价值目标共识和社会矛盾的性质。

社会各阶层价值目标共识形成的社会发展道路,是一条代价最小,效果最好,回报最大的发展道路。而由社会矛盾性质决定的社会发展道路是一条代价最大、效果最差、回报最差的发展道路。精英们常说“比较优势”,如果从这个比较中,精英们如何选择呢?人民大众不用说会选择前者,就目前看,精英们选择的是后者。而精英们是选择前者还是选择后者,是中国能否走第三条道路的关键。从时间角度上说,留给精英们选择前者的时间虽然不多了,但总还是有的。如果精英们选择了前者,中国未来的前景还是美好的:

全民在政治经济上拥有平等的参与权、管理权和分享权,也就是中国式民主。

如果选择“全民在政治经济上拥有平等的参与权、管理权和分享权,也就是中国式民主”的社会发展道路,就需要在建构人民民主制度上迈出一步:全民平权。
2008年6月7日星期六

Sunday, June 01, 2008

中国如何避免被肢解的悲剧?

作者向东

在中国越来越逼近一个危险的临界点之时,如何避免中国跌入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历史性悲剧的结局,已经成为每一个清醒而又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国人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严肃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由短视而自私的权贵们以欺瞒的手段推行了三十年私有化改制己经将中国的经济秩序、是非判断和人心搞乱,在贫富尖锐对立的情况下,现在出现越来越大的声音鼓噪,越来越大的压力推动中国去模仿西方的多党代议制政治改革。而现实是,在中国,先富起来的一群,为数不会占到中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已经将他们可以转移的财富大部分都转移到国外,并办好了绿卡,随时准备脚底抹油。而超过总人口百分之五十,在这三十年私有化中受到损害,前路茫茫的民众,内心充满愤懑又找不到渲泄的突破口,象这样的国情,大家想一想,搞多党竞选意味着什么?当选举结果出来,落选的一方不接受失败,宣布选举不公正,有人作弊时,在一个到处充斥假冒伪劣的国度,落选一方的民众能不相信吗?他们能平静地接受选举结果吗?

可以断言,只要选举结果一出来,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上台,都是对方所不能接受的。哪后果是什么?在这里我已经不想多言,大家只要回忆一下文革的派性斗争和清未民初的军阀混战,就可以明白我所讲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意思。但今曰之中国社会己经不是文革时的社会,文革时卷入派性斗争的群众正如毛泽东所讲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尚且斗到势不两立,而今日的中国已无文革时的政治强人毛泽东,却有尖锐对立的利益冲突,也不再是清未民初时的四亿人口和没有污染的生态环境。只要秩序一失控,中国将必定会发生非正常死亡人口数以亿计的混乱。

这样的混乱和内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西方大国会派出维和部队,将中国分而治之,中国从此变成一个历史名词,变成二、三十个泰国、菲律宾那样的落后国家,为外国游客表演人妖舞蹈,为西方各国源源不断输送家佣和衣服鞋帽玩具等廉价产品。一有不如西方列强之意,马上遭到修理。这还是尘埃落定以后的局面。而分裂之后的头几十年,正如甘地预言印度与巴基斯坦被分而治之以后的局面那样,将会因为各种利益和民族意识的纠缠而出现连绵不断的军事冲突,甘地当年曾作出最大努力阻止印巴分治,他讲:``他宁愿看到印度由穆斯林政府统治而不愿意看到他们独立出去。”就是因为分治以后还有很多事情是纠缠不清的。最希望看到中国分裂的是谁?就让我们来看看谁能在中国分裂中得到最大的好处。

我讨厌煽动民族仇恨,我非常清楚西方各国的民众与中国人民一样是善良友好通情达理的人民,他们为了建设美好生活每天都在辛勤地劳动,亦时刻要与妄图损害他们利益的权贵作斗争。心怀巨恻的只是那极少数掌握了天文数字财富和权力的寡头,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强国以后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不管是从世界自然资源的角度还是从大飞机、汽车、精密机械和仪器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世界市埸的角度考虑,他们都无办法接受这个世界再出现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资本主义强国,解决之道:将中国肢解成二、三十个象泰国、菲律宾那样的资本主义弱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是现实。各国巨头已经有了默契,这也是只能做不能讲的事,那就是在中国成为强国之前肢解中国。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是继续鼓励中国搞私有化,加深中国社会内部利益分裂的矛盾,再将人民的不满和愤怒引到独裁专制政权身上,等时机成熟,打开多党政治的闸门,引发中国人你死我活的内斗,再以救世主的面孔,派出维和部队带着粮食,一手拿胡萝卜,一手拿大棒,让中国人乖乖就范。这样的描述可能有很多中国人不能接受,但它却解释了当今世界的利益格局。资本主义就是一个讲利益的主义,资本主义的格言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看过一个大国能够和平崛起,都是只能用铁和血才能崛起,这就是资本主义。

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中国己经走近一个危险的临界点,如何避免这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历史悲剧?中国人面前有三条道路,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并得到不同的结局。现将这三种选择及其后果列出如下:

1.私有制+寡头政治的道路己经走不下去,只能是自欺欺人,来日无多。后果是穷途未路。

2.私有制+多党政治的道路将走向国家分裂,是一条东施效颦,婵单学步之路。后果是自取其辱。

3.公有制+递进民主政治,是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设计的真正的改革创新之路,她能够凝聚民心,使整个社 会团结向上,使中国成为一个既有凝聚力,又有创造力的社会。只要真正实行了公有制加递进民主制,不出廿年,不要说西藏新疆不再提独立的事,连台湾都会主动回归。到时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各国是否要加盟,让他们自己选择。这是一条真正的和平崛起之路。走这条路,中国的国力和影响力将一曰强过一曰。那个时候,不是美国拿民主和人权来敲打中国,恰恰相反,是中国拿民主和人权去修理美国。

就在当下,美国为镇压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的抵抗运动己经连续两个星期对什叶派聚居的一些城市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和大规模的军事扫荡,无数手无寸铁的伊拉克儿童和妇女惨死在美军的炮火之下,请大家注意,美国入侵伊拉克时要推翻的候赛因属于逊尼派,而美军现在要对付的主要是什叶派,美国入侵伊拉克所用的理由已经与它的行动大相径庭,布什政府己犯下反人类的战争罪行。中国政府敢吱声吗?

中国政府增加一点军费都要派个军委副主席去向美国政府解释请求理解通融。而美国的军费是其它国家军费的总和是什么原因用得着向中国政府解释吗?中国政府默许美国向自已一个反叛的省份出售武器,还要主动拉美国成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不是太滑稽了吗?结果怎样?人家还不屑一顾,说你没有资格!这就是先自辱而后被人辱,先自欺然后被人欺。

中国人真的需要认真解放思想了,要解放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解放自顾小我不顾大我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解放不敢批评政府领导人的思想!中国人要将国家与政府分开,国家的概念是土地加人民,政府是为这个国家服务的机构,人民有权监督这个机构的工作,批评这个机构的领导人,如果他做出违背人民利益的事,人民应该有权撤换他。这需要一种制度来执行,三十年了,我们在这方面作出过多少努力?

中国的政治改革不能再拖延了,政治改革应该从共产党内开始,维护国家宪法和共产党党章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用递进选举的方法使共产党成为一个最具民主精神的政党,开放让民众参加,使民众认同这个党,把她看作是自已的精神家园。共产党要真正体现出共产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带领全国人民去建设一个实现分担和分享的社会,只有这样,和谐社会,和平崛起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对真理标准讨论的再思考

作者:喻权域
  三十年前(1978年5月11日)全党全国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对于解放思想,对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起了巨大作用。
  大家知道,粉碎“四人帮”后,中央的陈云、李先念、叶剑英、王震等领导同志和全党全国的许多同志,都主张为1976年清明节发生的“天安门事件”平反,都主张恢复邓小平同志在党内外的职务,重新出来工作。
  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并不反对上述主张。但是他主张过一段时间,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才作出平反决定。
  1977年2月,中央的两位“秀才”――郑必坚和龚育之为“两报一刊”起草了一篇题为《学好文件抓好纲》的社论,经当时在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李鑫同志审阅、签发,于2月7日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上发表,引起全国轰动。
  那篇社论的要害是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很明显,这是要阻止中央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为邓小平同志平反。
  当年在中南海工作的一位同志,亲口对我说:那天早上,食堂已经开饭好一阵,郑必坚和龚育之才到。一坐下来就得意洋洋地对在座的同志讲:昨天晚上他们俩人挖空心思,在灯下写出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那两句重要的话。
  1978年5月,胡耀邦等同志组织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许多讨论文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委都发表了意见。
  那场大讨论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促成了为“天安门事件”和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平反,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会议,从那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所以说,1978年那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意义非常重大。
  据湖南的同志讲,华国锋同志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之后,于80年代中期回到他曾经长期工作过的湖南省看望。他曾几次在湖南发牢骚说:两个秀才(指郑必坚、龚育之)起草了一篇讲话稿,我拿到会场上去唸了一遍,就把“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栽到我头上了。
  如果华国锋同志真的发过这样的牢骚,我认为是欠妥的。你是党中央主席,秘书班子给你起草的讲话稿,你应当仔细检查,该修改的要修改,该补充的要补充,该纠正的要纠正才对呀!你拿到党的会议上去照本宣科,以你的名义公开发表,你当然要负责任。
  奇怪的是,发明“两个凡是”,写出“两个凡是”的社论来的郑必坚和龚育之,三十多年来没有作过任何自我批评。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还有一件事应当特别提一提。
  1989年4月,胡耀邦同志病逝。有人马上造谣,说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怀仁堂开会,批评胡耀邦不执行邓小平同志指示,不认真清除精神污染,不认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耀邦同志一气就气死在会场上。

  这个谣言传播很快很广。中央党校有人贴出挽联,上写:“该死的没有死,不该死的死了。”前一句指邓小平,后一句指胡耀邦。当时的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高狄同志马上予以制止,并在全校宣布了纪律。但是,这个谣言和这幅挽联很快就传遍北京的党政机关和大专院校。
  我当时在新华社担任《经济参考报》总编辑。我在新华社的编委扩大会议上说,这个谣言的危害性很大,建议派国内部中央采访组的记者前去采访、调查,弄清真相。新华社领导采纳了我的建议,派记者李尚志进中南海作了采访调查,又去医院和胡耀邦家里作了采访调查。事情很快就搞清楚了:中央那次会议根本没有人批评胡耀邦,也没有涉及胡耀邦。耀邦同志是在那次会议之后好多天,在医院里因为心脏破裂而去逝的。
  新华社记者李尚志写出了一篇记述胡耀邦同志生病、住院、去逝经过的通讯,报送中央分管思想、宣传的胡启立、芮杏文同志审阅。他们俩人都不同意新华社公开播发,理由是:新华社出面辟谣,会使谣言扩散得更宽。
  1989年春夏之交在北京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波,就是从那个谣言开始的。
  在那关键时刻,北京的《新观察》杂志召开座谈会,以吊唁胡耀邦同志为名,攻击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提出的“清除精神污染”和1986年12月提出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求“为胡耀邦同志平反”。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新观察》那次座谈会回来告诉我:龚育之在会上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批评中央为胡耀邦同志去逝而发布的讣告不公平,对胡耀邦的评价太低了。他说,1976年毛主席去逝时,中央发的讣告用了“四个伟大”,其中一个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次中央为胡耀邦去逝而发的讣告中,只说胡耀邦同志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说胡耀邦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讣告里只用了“三个伟大”,缺了一个“伟大”。
  龚育之的理由是,马克思只讲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胡耀邦加了“唯一”这两个字,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所以胡耀邦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新观察》那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在“八九风波”中起了很坏的作用。刊登发言的那期《新观察》杂志虽然被查封了,但是,其中的许多错误言论并没有受到认真批判,至今还在一些人中流传。
  三十年前,胡耀邦同志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组织和领导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当年,对于批判“两个凡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在前面已经作了充分肯定。
  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具有简单化、绝对化的毛病,是不科学的。
  多年的经验证明,理论上差之毫厘,实践中会谬以千里。
  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至今还在流传,有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仅凭一时一地的实践经验就作出决策――错误的决策,带来恶劣后果;所以,有必要对这句话加以分析研究,作“再思考”。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一集,第16页)
  把马克思的这段话简化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看是可以的,也是恰当的。
  但是,列宁说得好:真理“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见《列宁选集》第四卷第211页)
  列宁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欧洲大陆的西海岸驾驶一条轮船,一直向西开。你每天站在轮船上看大海,今天看到的大海是平的,明天看到的大海也是平的。你驾的轮船向西开了一两个月,绕地球转了一圈,回到了出发的那个港口,你还会以为海洋是平的,不相信地球是个“圆球”。因为你每天看到的大海都是平的。
  类似的例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次看到、遇到。所以,过分夸大实践的作用,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就“使真理变成了错误。”
  为什么不应当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列宁说:“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随时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见《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33页)
  列宁说:“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见《列宁全集》第23卷279页)
  我国农村的“包产到户”是一个典型例子。
  1980年、1981年,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了把土地平均分包到户的“大包干”——农民“交够国家的(农业税和粮食征购任务),留够集体的(集体提留部分),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由于“大包干”打破了过去那种“大呼隆出工”、平均主义分配的“左”的体制束缚,农民又有了生产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连续几年,粮食年年增产。1984年,我国的粮食等农产品产量,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有的同志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认为“把土地平均分包到户”的体制是最好的农村经济体制,宣布“一定三十年不变”。
  可是,从1985年开始,连续几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停滞不前,有些年份、有些地方还有所下降。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收购价。各级政府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出大笔专款“反哺农村”,在化肥、农药和农用机械方面支助农民。尽管如此,1985年以来的二十多年中,我国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仍然远低于1984年以前的那五年。绝大多数农民至今没有富裕起来。
  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摸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5页)
  可惜,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适度规摸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指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管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部门,仍然固守1980——1984年的“实践经验”,坚持“土地分包到户”,一定几十年不变。
  今日中国的“亿元村”、富裕村(如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北京的韩村河等),都是不搞“土地分包到户”,而是“发展适度规摸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村子。而最早被各报大力宣传的“包产到户的先行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至今没有富裕起来。小岗村的农民自我概括说:大包干后,三年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入富裕门。
  道理很简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其特殊规律(不同于工业、商业、服务业的特殊规律),一家一户承包四五亩(南方农村)、七八亩(北方农村)耕地,并以此为生,是小农经济。这种小农经济难以实行“科学种田”,连农田水利建设、消除病虫害和土地改造也困难重重。无论农民多么勤劳,单凭那一小块农田是富裕不起来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果加以简单化、绝对化,不是从全部总和,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和实践,单凭一时一地的实践经验就作出判断,并把它奉为“绝对真理”,那是会犯错误的。
  2008年5月11日夜


喻权域同志

【哀伤的风格】 毛泽东思想经过几十年的革命实践,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真理。岂能让胡富明一小撮反动分子所能颠覆的了。 2008-5-24 5:05:15 3分
【滔滔】   为什么不应当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列宁说:“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随时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见《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33页)
列宁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欧洲大陆的西海岸驾驶一条轮船,一直向西开。你每天站在轮船上看大海,今天看到的大海是平的,明天看到的大海也是平的。你驾的轮船向西开了一两个月,绕地球转了一圈,回到了出发的那个港口,你还会以为海洋是平的,不相信地球是个“圆球”。因为你每天看到的大海都是平的。

  列宁说:“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见《列宁全集》第23卷279页)
如此看来,一些自诩为左派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也实在是一瓶糨糊。列宁早就有的现成的理论,他们也不会拿来使用,致使某些反动的理论,不仅没有被批深、批透、批臭,反而被小人所利用,自己稀里糊涂地下台不说,还坑害了国家和人民30年!如今国企被卖、职工下岗、两极分化、资本崇拜、男人下跪、女人上床、道德沦丧、腐败横行,白领沦为打工奴,这就是最大的实践!最大的客观!最大的真实!瞎子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即使是使用邓小平自身的理论来检验,30年来的改革也是极其失败的! 2008-5-24 1:12:01 5分
【xjhmxjz】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步之遥结果实得其反 2008-5-22 16:52:53 3分
【路近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提法没有错。
然而,喻老说得对,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波动性,并且历史性也远非直线,总之实践和真理的纵横都无穷复杂,远比短视者所见到的要深广万倍。
比如说,前些年的快速发展被吹捧得伟大无双,然而,如果计算长期灾难,则会发现是否算得上成就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胡耀邦此人我看了一些相关资料,仍然不是很有把握,感觉他和王若水很类似:都是品行非常好的人,确实是因为对真理有不同的认识。
具体而言,他们试图在中国搞西方那一套,却并不认为那是毁灭。 2008-5-19 1:16:15 3分
【泛思】
先引用文章中的的一段话:
可是,从1985年开始,连续几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停滞不前,有些年份、有些地方还有所下降。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收购价。各级政府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出大笔专款“反哺农村”,在化肥、农药和农用机械方面支助农民。尽管如此,1985年以来的二十多年中,我国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仍然远低于1984年以前的那五年。绝大多数农民至今没有富裕起来。
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摸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5页)
可惜,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适度规摸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指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管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部门,仍然固守1980——1984年的“实践经验”,坚持“土地分包到户”,一定几十年不变。
上述这段话太有意思了!“分田单干”的小农经济不是从78年后开始才就有的,而是早就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被证明行不通的,集体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从50年代中期自发的合作化道路开始到78年前就有。难道还需要检验吗?
问题是:“实践”说白了就是做事---行为,而“真理”通俗地说就是正确的方向---路线。怪就怪在历史上早就被证实的错误居然还要人为的去再实践一次,并且“一定几十年不变”,这象是领导人的智慧高度吗?这不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拿国家、民族事业的发展当儿戏!至于1990年,邓是否真的是要“发展适度规摸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就更不好说了? 2008-5-17 8:34:14 3分
【银川骑】 原来郑必坚和龚育之是两棵墙头草啊。 2008-5-14 11:30:13 3分
【五四精神远未竟】
毛主席所说的话所定的事基本上和根本上是正确的进步的,但毛泽东是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袖,而不是宗主和工程师,毛泽东思想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路线方针,而不是做事务的方法技术,毛主席所说的话所定的事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是要发展改变的。所以,“两个凡是”的表述是非常不妥的,留下了给不良之徒全盘推翻毛泽东思想的口实,得此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谬论,以检验真理为名而行检验具体的方法手段结果为实来反攻真理,这也算一个目的正义手段不佳而砸锅的特大例吧,还是今天胡总的表述好:我们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2008-5-14 10:13:16 3分
【whsh】
真理标准讨论,邓先生‘以攻为守’(是手段),……
----有理由认为:胡耀帮先生则仍然坚持维护韶山思想的(这也是他与邓的根本区别) 2008-5-14 4:29:48 3分
【realki】
我并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是这篇几十年前文章发表的时间和5.12大地震如此吻合,是不是有些天意呢?不把这种谬论震下台,让精英们高举着解放下去,中国的前途啊就是天怒人怨。 2008-5-14 0:48:41 3分
【jinhuizifu50】
本来是引资变法的利益驱动绑架和扭曲了理论,叶公好龙非真龙。

亦忱中国人的文化品格源于皇权专制的塑造——浅议中国劣质文化的制度性根源

中国人的文化品格源于皇权专制的塑造
——浅议中国劣质文化的制度性根源
作者:亦忱
前言
老朽曾在涂鸦小文《中国式问题:是文化问题还是制度问题?》中说过,当今中国最迫切的问题,“其实是个制度问题:我们在既往的制度路径上究竟还能走多远的问题。”

对此,有许多人深表认同,也有不少人加以质疑。其中,网友愤怒的玫瑰以《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与亦忱先生商榷》为题撰文,认为文化问题才是中国式问题的主要症结之所在。

玫瑰在文中写道:“再好的制度也是由具体的人来执行。中国之所以落后,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教育的落后,从家庭到学校都只重‘技艺’,不论‘修身’,人权、自由等方面的教育完全是空白。父母从来就没有人格平等、天赋人权的概念,对小孩的评价以是否听话为主要标准,教养出来的孩子连起码的自由、独立的思考的习惯都没有,怀疑、批判的发散性思维更是欠奉(原文如此——疑为“缺”字之误)。”

因为我在文中对易中天不久前在香港的行状提出了异议和批评,玫瑰在文中为易中天抱屈,遂告诉我:“易中天写的《走近顾准》就写得很好”。并说,羰侨靡字刑炖?#8220;讲人权讲自由一样是个高手”。据此,玫瑰反问我:“易中天有机会讲顾准、林昭吗?”

玫瑰网友为了坚信文化问题才是中国最根本的问题之所在,向我和众多读者们提出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在染缸文化里挣扎的人格猥琐的思想侏儒,即使制度设计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您能想象他去坚决捍卫自己的论敌的言论自由吗?您能想象他会为了一个陌生人的人权,不惜走上街头抗议吗?大陆数量庞大的政治冷淡和自私冷漠、只知道经济利益的人群,难道和文化没有关系?”

最后,玫瑰网友得出结论:“最不坏的民主制度以及一切美好的制度安排,没有强大、深厚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教育下的民众的自觉参与,只能是空中楼阁,成为粉饰和谐、毒害人民的精神鸦片。”

按愤怒的玫瑰在文中不言自明的结论:文化问题才是中国最根本的问题。
以下,就是我这个没有什么文化不学无术的老朽关于传统中国的文化与制度问题一锅烩式的胡说八道,权做引玉之砖。欢迎像愤怒的玫瑰这样的网友给与批评和批判。

一,如何定义文化和制度?
为了回答愤怒的玫瑰提出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制度?这两者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不搞清楚这三个问题,所有争论中国式问题的人,鲜有不陷于郢书夜说式的语言陷阱之中。
关于文化的定义,在古今中国,由于其语义的笼统性、模糊性,一直是一个无人可以说得清楚的问题。即使在欧美社会,古往今来,这也同样是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例如,美国人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曾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一书中,竟列举了文化的定义达一百六十多种。

据英国人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考证,从18世纪末开始,西语中的“culture”一词的词义与用法,与历史上的狭义用法相较,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写道,“在这个时期(即18世纪)以前,文化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根据类比――人的培养过程。但是到了19世纪,后面这种‘文化作为培养某种东西’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变成了某种东西。它首先是用来指‘心灵的某种状态或习惯’,与人类完善的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后又用来指‘一个社会整体中知识发展的一般状态’。再后是表示‘各类艺术的总体’。最后,到19世纪末,文化开始意指‘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①

中国学者余达维经过研究和考察,对文化的定义作了以下表述:
关于文化的定义问题,“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②
上述余达维所综合阐明的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应当也同样适用于中国。否则,当下中国人讨论所谓文化问题,如果没有共同认可的概念作基础,基本上都是在进行聋子之间的对话或争论,不仅达不成共识,而且会陷于毫无意义的口角之争。

与对文化的定义如此复杂相比,对制度的定义,则就相对要简单一些。
所谓制度,一言以蔽之:是国家政权和各种经济与社会组织,凭借有效的强制力为后盾,而为这种强制力所能约束到的人制定的规则总和。制度的核心功能,是界定人的权力与责任,明确权利与义务;抽象来说,则是划定人在社会生活中自由与禁忌的边界。在一般情况下,制度是由所有成文的规章和法律组成,但在皇权专制下的传统中国社会,中国的皇帝所发出的任何圣旨乃至片言只语的口谕,都能成为国家制度的补充。
在搞清了文化和制度的定义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尽管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国家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制度决定文化,而不是文化决定制度。那是因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凡是抗拒“皇权专制”国家制度的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都被中国的国家制度给无情地淘汰了。所谓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总体上来说,都是中国传统制度的衍生物。所谓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都是由“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制度——皇权专制”所锻造的。

二,为什么说中国人的文化品格源于“皇权专制”的塑造?
传统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是什么?我认为,其主干是“帝王至尊,以吏为师”,其余的东西全是从这个主干上生长出来的枝枝蔓蔓。在我看来,能够塑造中华民族文化品格的制度,莫过于在中国流毒了2000余年的皇权专制的社会制度。

凡对中国历史稍微有所研究的人都知道,自商鞅奠定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皇权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国家制度之后,中国的国家制度特性,自秦以降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这2200多年间,是“千载犹行秦法政。”

事实上,当年毛泽东就曾毫无顾忌地说过,他在中国所建立的社会制度,其特点就是“秦始皇加马克思”。现在,回过头再看看近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其中,究竟有多少马克思主义色彩,又有多少秦始皇主义色彩?这绝对是个可以写十篇博士论文都涵盖不了的宏大课题,显然不是我这个没什么学术造诣的人可以扛得动的题材。

然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却可以尝试着从当代中国的制度源头上,去追溯一下,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品格是如何被皇权专制的国家制度所塑造的。

据中国历史记载,公元前359—350年,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才基本上奠定了“皇权专制下的中央集权”这一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基本制度。与此同时,商鞅还把一个对中华民族影响极为深远的国家制度设计,即,把“强本抑末”的经济制度,赋予了秦国的朝廷和后来的历代中国朝廷,使之与皇权专制的国家基本制度结伴而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由邓小平逐渐加以改变。

所谓“本”,是农业,而“末”则是除农业之外的百业,主要是指商业和手工业。“强本抑末”制度若换成现代语言,便是“以农业为国家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的‘轻商主义’经济制度”。即,国家政权在制度层面强化农业,同时,给商人们和手工业者们设置重重制度性障碍。

公允地说,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中古时代,秦国在实行商鞅所奠定的这个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制度百余年后,秦始皇率先受益于“皇权专制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强本抑末”经济制度所产生的“综合国力”增强,以及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远强于其它六国,而最终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
当中国历史演进到现代,我们再回头看看,中华民族在2000多年前所创造的“最先进”的“皇权专制”国家制度,把国家高度统一起来后,坚持这个制度2000多年不动摇,循着这个制度的路径,究竟在历史上创造过什么值得用现代人眼光能加以肯定的社会成就和普世价值呢?我看,除了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四大发明”给了西方近代人以最初的科学技术工具使之能够改变旧世界,以及在唐代之后相对公平与日渐成熟的科举制度,催生了西方社会的现代文官制度之外,充斥中国历史典籍的记载,则是中华民族中的坏人、歹徒和野心家、阴谋家,为了争夺那个惟一的龙廷宝座而周期性地陷国家、社会和整个民族于动乱和自相残杀的血泊之中,在广袤的神州土地上血流成河之后,为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的皇宫里更换了一个又一个帝王而已。中国的锦绣大好河山,除了每过几百年改变一下姓氏之外,其对中华民族的芸芸众生而言,莫不是在无边的苦海和劫后余生之间轮回。

若是用一个现代人的立场来评价一部2000多年来的中华民族史,从最根本意义上说,中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帝王兴衰的闹剧史和悲剧史:即,由“皇权专制下的中央集权”这一国家的基本制度编制剧本,从商鞅发端,由秦始皇率先登台表演,到汉武帝推至高潮,在唐玄宗手里弄到鼎盛,至康雍乾三帝转盛而衰,直到袁世凯黯然谢幕,其间,究竟浸泡着中华民族的多少血泪,只有老天爷才知道。对中华民族尤为不幸的是,这一中国式的悲剧和闹剧,至袁世凯落幕后,其尾声不仅延及当代,其流韵还将回响在难以预见的将来。
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我们还是可以粗略回顾一下,中华民族上演的“皇权专制下的中央集权”的闹剧和悲剧,是如何由出演中华民族悲剧和闹剧的当然一号主角秦始皇领衔上演的。

史载,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由于所谓“制度路径依赖规律”所发生的必然作用,以超强暴力手段实现天下一统的秦王朝,继之以实行“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实乃合乎历史逻辑的大一统国家制度的强化之举措,也是建设专制社会之必须。现在看来,虽然秦始皇当时所实行的文化专制确实阻断了中华民族对文化进行多样性的选择,用“皇家垄断”取代了“百家争鸣”,但是,通过对中外历史的比较,不难发现,文化专制对一个社会、对一个民族的伤害无论怎么残酷,也只能局限在意识形态的精神和气质层面,并不会必然导致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陷于千年的停滞不前。对此,希特勒当年所搞的“国家社会主义”文化专制,应该可以作为反证。

在我看来,中华民族的发展权之所以被“皇权专制”所剥夺,中华民族的科学创造性和经济上的开拓能力之所以被“皇权专制”所窒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商鞅所奠定的“强本抑末”坏制度,在秦始皇当国时,加以了超越极限的固化和强化:统一中国后的秦王朝,开创了在和平时期凭借国家暴力大面积剥夺国民私有财产,并同时限制中华民族最具发展潜力的成员其人身自由的恶劣先例。

秦始皇所开创的这个恶劣先例,流毒极为深远:中国人自秦代以降,在帝王眼中,从来就没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权可言,中国的帝王们不仅随时可以剥夺国民的私有财产,而且,对国民拥有不受任何制约的生杀予夺的无边权力。

以统一天下后的秦王朝为例:秦始皇凭借超强的国家暴力完成兼并六国的壮举后,即把全国的商贾富户和所谓“豪强地主”,悉数剥夺其财产,尽迁于咸阳而加以奴役和管制,从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一个以贫苦农民为主体,以朝廷任命的各级官吏为地方行政长官并集文化传播者和管理者职能为一身的“麻袋装土豆式”的匀质化贫困社会。

正是在秦王朝极度放任暴力的治国措施作用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便由秦始皇一举而塑造成型:帝王至尊,以吏为师,恃强凌弱,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游戏规则由拥有最强暴力手段者制定,便成了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品格带给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的最大祸害是,对当朝皇帝的倒行逆施,全国人民除了逆来顺受之外,除非这个帝王寿终正寝,便只能由另外一个握有更强暴力手段的人加以推翻,而代之以另一个家天下。

秦始皇死后,虽然短命的秦王朝很快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但汉承秦制,其“皇权专制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强本抑末”的轻商主义国家经济制度得以全盘承袭,并未随着秦朝的灭亡加以方向性的更改。只不过,在汉初文帝和景帝当国时,汉朝廷从秦的灭亡中汲取了部分教训,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内,实行“郡国并存”的一国两制这一有利于地方诸侯分权管理社会的国家制度,同时,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治国理念治理满目疮痍的国家,用“轻徭薄赋”的政策给了广大农民以休养生息。从而,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相对比较和谐的社会,史称“文景之治”。

然而,汉承秦制的“皇权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和“强本抑末”的制度功能,虽然可以一时处于休眠状态,但它在适当的时候被再次激活,乃是历史合乎逻辑发展的必然。
至汉武帝当国时,武帝在景帝削藩成功的基础上,为了筹措对匈奴进行战争所必须的巨额军费开支,拓展财政收入来源,把商贾打入“四民之末”,更是在政策取向上,朝“重农轻商”的方向急剧演化:以盐铁专卖、均输平准和所谓征收“算缗”与“告缗”的掠夺性税收政策,不仅把天下富商巨贾乃至中等富裕人家的致富渠道堵死,而且,还把他们已经拥有的财富掠夺一空,以此聚敛了巨额钱财得以展开对匈奴旷日持久的战争。从而,使文景时代所建立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官权主导下的自然经济状态,彻底取代了工商业者自由发展下的经济状态,传统中国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便第一次夭折于“皇权专制下的中央集权”暴力摧残之下。

汉武帝死后,那些被朝廷伤害得奄奄一息的工商界名门望族,在宣帝的辅政大臣霍光卵翼之下,曾结伙提请朝廷改变歧视工商者的政策。为此,霍光搞了一次著名的反对盐铁专卖的大辩论。虽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民间挑战朝廷获利产业垄断性经营政策的尝试,在霍光的支持下,一度以废止均输,废除盐铁专营而载入史册,但是,那些被汉武帝当年剥夺了财产的工商业者们,不仅没有获得朝廷大面积的平反和补偿,而且依然是处于随时可以被朝廷乃至地方官镇压和剥夺的社会底层。

只要我们稍微回顾一下中国商人在历史上的屈辱经历,武帝朝规定的商人不能坐车,不能穿丝绸衣服,不能携带武器,其后代不能入仕做官的歧视性政策,给中国历代商贾阶层带来的消极影响,历两千年而不消散,自唐及宋,一直延续到明、清,乃至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商人们受到朝廷和政府的歧视,其社会地位低下的景况,并无根本意义上的改观。

当代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就其社会属性而言,都是制度的产物,社会制度永远比任何单个的人都要强大。尽管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周期性震荡频频发生,然而,国家制度的惯性却导致旧制度在新王朝被反复克隆和回归,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帝王至尊,以吏为师,恃强凌弱,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游戏规则由拥有最强暴力手段者制定的文化品格,”在此种“皇权专制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强本抑末”的经济制度塑造下,便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品格。

三,在“皇权专制”下的中国永远不会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重农抑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安排,在皇权专制的传统中国社会,为何会历2000多年而不衰,要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被逐渐加以改变呢?为什么我敢说,在“皇权专制”下,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呢?那是因为,在“皇权专制”下,能够引领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资产阶级,永远登不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对此,我们从西方逐渐兴起的比较史学中,可以看到一个可供比较的事例。

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的杰弗逊总统,其经济主张与大搞“强本抑末”的汉武帝、桑弘羊几乎如出一辙,在西方搞比较史学的学者眼中,是一个基本的常识。据阅读过《盐铁论》英译本的人说,如果拿它与杰弗逊与捍卫自由市场制度的泰斗级人物汉密尔顿关于工商政策辩论的原文相比较,会很容易发现,这两者之间所使用的话语体系,几乎完全相同,其社会理念,也一脉相承:桑弘羊的观点和立场,其实就是杰弗逊的观点和立场。虽然中国2000多年前的桑弘羊当时看重的是遏制匈奴的国防经济,而美国200多年前的杰佛逊偏重的是新大陆的社会道德,但他们为国家政权干预经济所找的理由,其最核心的出发点,都是所谓基于“公共利益”。他们所主张的“重农轻商”的概念与政策,无论是2000多年前或200多年前,其内在逻辑都是一致的:国家必须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加以调控,才能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历史上的汉朝廷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之所以在贯彻“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上会大易其趣,其对社会的伤害和影响会有天壤之别,最关键的原因是,美国是一个以“五月花号公约”所奠定的“主权在民”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国家,美国总统不像中国的帝王那样拥有乾纲独断的专制权力。而古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把“强本抑末”的国家政策,一以贯之地坚持2000多年不变,是主张这一政策的官员身后,有一架无坚不摧的皇权专制的暴政绞肉机。中国的国家政权,不仅可以强制执行诸如“重农抑商”政策,它甚至可以“焚书坑儒”,可以“罢黜百家、独崇儒术”,可以搞任何它想搞的诸如东汉末年的“党锢”运动。

残酷的历史事实表明,中国的历朝历代,以帝王为代表的专制国家专政机器,与现代任何一个民选政府其行政权力受到多方制约所不同的是,中国任何一个朝廷所拥有的权力,是没有限度地役使民众,乃至随时可以剥夺民众生命和财产的绝对权力。只要翻开中国历史看看,我们都能看到,生为中国人,他们被朝廷和官府驱往东则不敢往西,赶向南则不敢向北。最极端的例子是,朝廷想剃你的头,你则绝对不敢留发,你若是不合时宜地大哭一场,也可能会导致脑袋搬家。在“皇权专制”下的中国百姓们,若想活下去,无不俯首听命于朝廷的号令。在历史上的中国,不但朝廷所制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会得到贯彻实行,就连一纸当朝皇帝的诏令,亦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落实到乡村底层社会。这种朝廷高度集权的行政权力,就是“秦制度”留给历代中国人的制度路径和国家政权的遗传基因。离开这个产生民族文化的制度路径和政权遗传基因来谈论中国文化,无不陷于隔靴搔痒之论。

我们考察中国历史,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行政权力结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国家权力结构是典型的金宇塔架构,而完全没有半点如当代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说的“平坦”结构。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无论你是生活在古代或者是生活近代,你都被社会制度定格在金字塔的某个层级之中。在这个金字塔内的每个层级之间,安排着环环相扣的直属关系。尽管在唐代之后,因为相对比较公平的科举制度,专制王朝确实能够筛选出比较优秀的人进入官吏队伍,但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是,中国的各级官员,迄今一直是按照“官出上级”的制度安排,下级服从上级,全国听命于朝廷皇帝或中央政府,从而,组成了极有行政效率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运行机制。

这一“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在清乾隆时代和毛泽东当国时,可以说臻于极致:从英国的玛嘎尔尼使华和美国的基辛格、尼克松首次来中国的事件中,任谁都可以看到,哪怕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居于承德避暑山庄偏远的行宫或中南海书房里乃至游泳池边,只要其愿意,不仅能够对远在万里之外的人和事加以随心所欲的安排和摆布,而且,竟然会精准到连来访者走哪条路,乃至吃什么和睡在何处,都不偏离其设想的情景于一丝半毫。

最要命的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不仅是朝廷和帝王拥有漫无边际的无限权力,而且,中国的官吏从一、二品的督、抚大员,到七、八品的县令、县丞芝麻小官,乃至不入品的衙役末吏,无不对治下的芸芸百姓享有各自职权范围内的绝对权力。在中国有记载的历史中,迄今为止,真正能够制约官吏的人,只有他的顶头上司。这样的制度安排,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它从何处可以生长出来呢?所谓文化的现代化又能由谁来主导呢?中国的传统文化长期陷于皇权专制的粪缸之中,自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宿命。

四,现代文化为何会在美国兴起和大获成功?
参照中国历史上“强本抑末”制度大获成功,我们再来看看杰弗逊总统的“重农轻商”的政策为什么会一败涂地。其原因只有一个:是杰弗逊总统缺少了商鞅和桑弘羊背后所架设的中华牌皇权专制的国家专政机器。
杰弗逊的不幸和美国人民的幸运是,杰弗逊和美国人民所共同拥有的,是一个按“主权在民”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三权鼎立”的国家制度。杰弗逊只有一个可怜的联邦政府作为支点,而美国人民则拥有可以把杰弗逊赶下总统宝座的选票。杰弗逊的政策主张站立不稳,不完全是他的政策主张不适合美国国情,而是美国人民用选票否决了他的政策取向。杰弗逊总统因为说服不了支持他采取“重农轻商”政策的国会议员和广大人民,又无权搞有美国特色的“民主专政”,所以,他最终败下阵来,便没有了任何悬念。

美国的民主制度之所以会在短短的200多年内,促使美国经济执世界经济的牛耳,导致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会风靡全球,其最核心的原因是,全得益于美国人在建国时对国家制度所作的“主权在民”的历史性抉择。

一部近代世界历史表明,只有在“主权在民”的国家制度环境中,人民才会拥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才会有言论自由,才会有新闻自由,才会有合法赚任何钱的自由。人民才会以发家致富为中心任务和人生追求,而不是在各级政府的强迫下,必须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为追求目标。看看简短的美国历史,当我们看到美国的社会制度对国民追逐合法的经济利益放任不管,美国人做什么合法的产业来钱就可以去干什么,则资产阶级想不在美国兴起都难了,资本主义社会想不在全球大获全胜那就会是真正的怪事了。说句不一定妥当的话,如果现代人类文化不是由美国的资产阶级来主导,则地球上的绝大部分人类,会依然在漫漫的专制社会长夜中忍受无边无际的煎熬。

换过一个角度看,若是杰弗逊总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和政策取向,像传统中国社会一样,在北美大陆能大行其道,那美国的农民恐怕现在就不是占3亿美国人的3%,而一定是像中国一样占70%。

对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制度大获成功,马克思虽然没有进行过总结和论述,但他对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却足以佐证美国前进的方向,就是马克思所坚信的历史前进的正确反向。

在马克思看来,“重商主义”和“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当年为了给资本主义社会安上一个社会主义的笼头,使之不让资产阶级这匹野马在恶性膨胀中把无产阶级当作草料吞噬掉,遂主张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殊不知,美国的无产阶级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居然会成为所谓中产阶级,而和资产阶级勾肩搭背乃至同床共枕。

马克思终其一生都是在西欧活动,他没有去过美国,更没有详细考察过中国社会,他所预言的“历史必然趋势”,之所以会在欧美发生,较之于传统中国社会,有一个国家制度设计上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小政府,大社会”,也就是美国人所说的“最好的政府,就是最不管事的政府”。如果马克思在中国看到朝廷、官府的权力强大到“秦皇汉武”那样的水准,他究竟会不会说出这个“必然趋势”,都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了。至于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欧美的劳动者许多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可以做到和谐共处,并共享发达的生产力创造的社会财富,那种马克思所设想的劳资争斗你死我活的情形已成历史陈迹,则是马克思做梦都难以想见的。

从美国的成功,来对照中国的落后,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传统中国社会实行了2000多年的“强本抑末”经济制度,其最核心的功能,既是“抑豪强,倡农耕”,更是防止“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架设的绞架:当资产阶级成长到绞索能够到其脖子的高度时,国家的暴力机器则毫不犹豫地绞死这个阶级。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安排,它所起到的最核心的历史作用,除了维持传统中国作为一个由自耕农组成的匀质的贫困社会2000多年不变外,就是把中国的资产阶级扼杀于萌芽状态。在传统中国社会,离开了资产阶级起主导作用,所谓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无异于痴人说梦。

无论是谁,只要心平静气地回顾一部古代中国政治史和经济史,应该都能够看到,在皇权专制的国家制度压榨之下的传统中国社会,像近代欧美诸国那样的资产阶级,永远登不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其作为所谓“资产阶级萌芽”最好的境况,也只能作为朝廷的附庸和官府的跟班,而在权贵们的颐使气指下分专制社会的荣耀一杯羹。中国传统社会的商贾阶层,其没有任何独立的文化品格和政治品格,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传统的中国社会因此也就永远不会自动进入所谓资本主义社会,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历史性结论。而资产阶级所引领的现代文化,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自然是“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近代,中国一些无良的历史学家之所以要拧着脖子说,“中国古代的资产阶级萌芽会像近代欧美社会一样,成长为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他们如果不是出于无知,那就绝对是因为无耻。

五,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展望和中国人重塑文化品格的预期
大陆中国进行了快30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创举,它从根本上开始扭转中国社会演进的方向,并为重新塑造中国人的文化品格提供了可以遐想的前景。

根据我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观察,当代中国农村的体制改革,最早是政府给予农民种田的自由;城市的体制改革是最早放开“水果和水产品”的自由流通,给城里的那些无业游民以自由经商的自由。其结果是,中国农民在没有人教他种田和监督他种田的情况下,国家的粮食连年大丰收而导致农民卖粮难;城市则在放开水果和水产品自由流通后,只过了短短的几年时间,老百姓就由吃烂水果和臭鱼虾,而变成随时可以买到新鲜的水果和鲜活的水产品了。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人民日报》曾以“两水奔流”为题,专门介绍了这一流通领域具有革命意义的改革成就。

对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所蕴含政治学意义,若用我的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只要政府的行政权力退出什么以前被它管得奄奄一息的领域,则那个领域立马就生机盎然。这正好印证了美国人当年所说的名言:“最好的政府,就是最不管事的政府。”所谓30年的改革成就,若换成2000多年前的说法,应该叫做“无为而治”。
在我看来,现代中国正在深入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对中国文化的再造,其实才刚刚开始。中国未来是否有个美好远景,从最根本意义上说,取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突破既往的制度路径而另辟蹊径。

虽然2000多年来,由中华民族组成的农耕大国,其不间断的5000年文明史,实属举世无双,但是,古代中国以千年为时间计量单位的停滞,也是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可以相提并论的。如今,历史的脚步前进到了世界日益“变平坦”的21世纪,中国人要在同西方文明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其制度的改弦更张,其劣质文化在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上加以重建,乃是历史的必然。除非被坏制度彻底毒害的中华民族自甘被现代文明所淘汰,我实在不忍心去设想,那些开眼看世界的现代中国政治精英们,会在既往的制度路径上一条道走到黑。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人说正在造就一个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并指斥,因为这个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存在,而凸显了现代中国的财富分配严重不公。为此,有些中国人希望再次回到毛泽东时代。这种希望中国的社会制度朝既往路径回归的思潮,虽然都打着社会公正的旗号,但他们无一不是从骨子里希望中国回到现代版的“皇权专制”社会。如果由这样的制度改革主张来改革中国现存制度,则中国复辟旧制度,无疑是老马识途,一日千里。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中国的新兴资产阶级是一个从2000年专制社会中孕育出的怪胎,具有中国特色的先天不足,其所作所为与欧美的资产阶级相比,确实令人看了感到绝望,但我们必须看到,在现代世界政治史和经济史上,任何一个国家要搞现代化,无不是由这个国家中的城市资产阶级带头搞起来的。欧美先行一步,日本“脱亚入欧”步其后尘,就连亚洲的“四条小龙”也概莫能外。在中国,若要再次埋葬“资产阶级萌芽”,秦始皇、汉武帝早就给这个民族做过光辉的榜样,只要依样画瓢就是了。只是,当这个民族把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而出生的资产阶级连同其出生的污血一起倒掉,那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则必然再次踏上“以吏为师”之路,其前景如何不言自明。在中国社会,是把资产家改造成有良心和富有人道关怀的人容易,还是把不受制约的最高统治者改造成自愿受制于人民的人容易?我想,对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小学生也不会答错吧。
我的一位读者在读过我所写的《中国式问题:是文化问题还是制度问题?》后,在文后留言说:“中国的问题远不是一个制度问题。就算美国人完全接受中国文化,也不会出现大多数‘中国式的问题’。原因是美国没有中国如此这般的‘生存空间狭窄’问题。比如美国的公交车不如中国拥挤,美国人找工作没有在中国难,等等。还用句话说:中国人身上的毛病并非是由于中国文化所产生的,而是与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生存环境相关的。”此人居然由此而得出结论:是“生存空间问题消灭了民间的自治能力,于是需要一种超越社会的控制力量——皇权被抬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对此,我认为,这位先生是纯属倒果为因。众所周知,就生存空间的压力而言,只要拿出可供比较的指标,当今世界会有哪个国家的生存空间压力会大过日本?然而,因为日本在国家制度特别是在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选择上“全盘西化”了(所谓日本的“全盘西化”有点言过其实,应该说是有日本特色的西化),日本不仅极好地化解了所谓生存空间的压力,而且,其生存空间的优良程度远远胜于生存空间压力小于日本的中国。再说,所谓中国的生存空间压力,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就拿中国的人口压力来说,也只是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才日益凸显,而这正是实行政治垄断和文化专制的当局放任错误的人口政策带来的消极后果之一。

无情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以神州之地大物博,以中华民族之人才济济,而一度被西方世界扣上“东亚病夫”的帽子,其主要原因恰恰是坏制度使然,绝对不意味着中华民族是一个低劣的民族。近代,那些脱离神州制度环境的中国人,无论是被西方人作为“猪仔”贩运去美洲大陆,还是作为知识精英负笈远行,他们在新大陆上都取得了令世界人民刮目相看的成就。这难道还不能够充分证明,任何社会学意义上的人,首先都是制度的产物,然后才是由文化所造就的吗?

如今,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虽然巨大的成就举世公认,但是,如果现代中国在基本的国家制度层面不摆脱既往的路径依赖,其30年改革开放成果被毁于一旦,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在历史上,中国的朝廷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缺乏成例。然而,皇权专制的国家制度,是绝对不会允许富起来的人群成为挑战皇权专制的资产阶级,即使商人们富可敌国,家财远超国库所有,朝廷想消灭尾大不掉的商贾阶级,帝王们只要动动小指头就够了。这是因为,所谓专制社会,也就是任何一个独裁者都不会允许独裁者之外的力量来分享国家权力的社会。任何对专制者、独裁者构成现实威胁乃至潜在威胁的异己力量,都在专制者、独裁者必须加以剿灭的范围之内。用宋太祖赵匡胤的话来说,就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结束语
所谓中国式问题,究竟是文化问题还是制度问题?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见仁见智,但中国人的文化品格被中国传统的皇权专制的国家制度所塑造,乃不争之论。
我认为,现代中国若不在国家制度的革新上改弦更张,那么,中国将永远不会有什么先进文化对外输出,只能输出张艺谋式的中国文化垃圾和李安式的中国文化猎奇,中华民族将永远只能面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攻势而居于守势。
我在此预言,随着21世纪的世界正在按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说的,“正在变得日益平坦”,由金字塔结构搭建的中国传统社会,必然会在西方所掌握和推行的铲平世界的力量面前坍塌,这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我最后的结论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坍塌,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若是由中华民族在自己的民族英雄引领下主动地拆解和实施,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胜于外来力量的压垮。这也正是我在一年前,忠告当今中华民族的精英们,要从满清王朝的覆亡中汲取教训的立意之所在。
伟大的、有着5000年不间断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你将何去何从?路,其实就在当今每个中国人的脚下。
(2007-8-10——8月23日)
①②余达维《文化定义&S226;文化表现形式&S226;文化生产》
http://www.confucius2000.com/poetry/whdywhbxxswhsc.htm
相关阅读:1, 亦忱《中国式问题:是文化问题还是制度问题?》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3890
2, 愤怒的玫瑰《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与亦忱先生商榷》
http://club.beelink.com.cn/dispbbs.asp?boardid=5&id=210672

此文于2007年08月26日做了修改

强烈呼吁对全国学校建筑进行抗震评估

作者:救灾志愿者 
 2008.5.21
我们是一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志愿者,主要工作是募集并从成都运送各类救灾物资进入灾区。为了不对灾区现场的救援工作形成干扰,我们一直尽量压缩在灾区的滞留时间。尽管如此,大量耳闻目睹的实况,仍然令我们触目惊心、无限悲痛。
    
  这次5.12汶川大地震,大批学校垮塌或严重损毁,严重程度明显超过普通民房,造成无数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命断花季,许多老师为保护学生以身殉职。孩子和教师,本应是一个正常公民社会中最受呵护和最被尊敬的群体,却在这次劫难中遭受了最为惨重的伤害。我们相信,这不仅仅是灾区父老们心中无法承受之痛,也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无法承受之痛。
    
  另一方面,我们也得知,四川的一家民营企业曾在重灾区绵阳建立了十几所希望小学,由于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这些学校(其中包括北川县的一所希望小学)在此次特大地震全部完好无损,学校师生无一伤亡。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在对这家民营企业表示敬意的同时,也不得不质疑
    
  根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第5.2.1条 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教学楼屋顶必须钢筋水泥现场浇注不准使用预制板”,可是在这次地震灾区倒塌的学校中,5层以上的教学楼的不在少数,并且多是预制板屋顶,这是造成学校师生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某些坍塌的学校废墟中,已经多次发现房梁或墙体中钢筋数量太少、粗度不够、甚至没有钢筋的情况。
    
  同时,学校建筑的抗震标准也令人质疑。根据2001年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规定:
  “6.0.8 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1.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并且,“教学楼抗震乙级应该比住宅高一个等级。...汶川,都江堰等教学楼抗震设防应为8度。”
    
  据相关人士分析,学校的教学楼很多属于长楼型,大开间,单跨式,少墙面,承力点少,结构设计上天然地决定了在高强度的地震面前的耐震性无法跟办公楼、居民楼之类建筑多跨超稳建筑相比。只要一个承力点断掉,整栋楼都会倒塌;同时,尽量减少采用砖混结构可以缓解地震带来的破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地震设防地区都强制要求4层以上建筑改为框架结构。而震后我们得知,如汶川这样的县级学校的建筑标准,是以结构级别最低的砖混结构为主,而一般诸如县级政府大楼,通常是以结构级别较高的框架甚至框剪结构为主。
    
  我们还了解到,在一些国家,已经通过立法等手段,将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筑的抗震级别列为最高等级,有效避免了这些建筑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在灾害中成为公众的避难场所。例如在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中,许多房屋垮塌,但当时在地震中保存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按照日本的防震规划,学校的建筑防震级别最高,各级政府都把学校辟为临时避难所。地震发生的时候,政府会组织居民搬出自己的房子,到附近的学校集中避难。
    
  让善良的人们稍感欣慰的是,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杨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中小学校教学楼的倒塌情况,我们已要求当地建设主管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目前在抗震救灾中的主要任务是救人,对这些问题将通过认真的调查来确认,若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一定从严查处,绝不姑息,会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
    
  云南省教育厅也已经警觉到这个问题。厅长罗崇敏表示,无论是新建校舍还是改造校舍,都要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处于地震带上的校舍抗震设防标准,至少要按8度设防。云南中小学校舍中还有近600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都要坚决拆除,不得再安排师生使用。特别是对砖木结构、土木结构、预制块建设的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危房,坚决拆除。(5月16日《 都市时报 》)这是令人鼓舞的。可是,我们现在只听到云南要从四川的大地震中吸取教训,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我们郑重提出以下呼吁:
    
  1、呼吁全国人大会同中纪委、监察部、教育部、建设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安部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中小学校教学楼的倒塌和损坏情况,以及在设计、发包、施工、监理等环节中可能出现过的权钱交易、渎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依照国家法律,严厉惩处相关责任人。
    
  2、呼吁中央政府责成各级地方政府,对所有处于地震带上的学校建筑进行排查,凡属危房或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的必须坚决拆除重建,不得再安排师生使用。特别是对砖木结构、土木结构、预制块建设的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危房,坚决拆除。拆除及重建的费用,应由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3、呼吁全国人大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颁布中小学校建筑强制性建设标准,将中小学校建筑特别是处于地震带上的学校建筑的防震级别提高为最高或较高等级。
    
  4、呼吁修改《刑法》、《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对胆敢在学校建筑设计、发包、施工、监理等环节中实施权钱交易、渎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加大惩处力度。
    
  我们恳切地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本着“以民为本”宗旨,对上述呼吁给予积极回应,让我们的孩子不再生活在危房之中,给逝者一个交代,给生者一个安慰。
    

东莞3000亿血汗GDP造就中国大毒瘤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5月31日 转载)
提交者:江海寄余生

东莞富可敌省 但幸福在哪里 ?


近日内地媒体热炒GDP排名,列出GDP超过三千亿元的城市,广东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登上「英雄榜」。就GDP论,广州相当于十个青海,东莞也抵得上五个青海。热炒GDP排名,是人为地制造「惟GDP英雄论」,与胡锦涛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对着干。

GDP高并不一定表明当地居民就有幸福感。深圳GDP在全国排名前列,但当地居民并无很强的安全感,出门怕被飞车党打劫,在家又恐爱滋党上门滋扰,购物又 惊质量问题,吃饭又忧有毒物,整日生活在惶恐不安的状态下,谈何幸福感?即使深圳的GDP全球第一,又与普通居民何干?居民能过上诗意般的生活吗?

当然,内地很多城市的GDP看似金光闪闪,但实际上却是充满血腥味。「东莞到深圳的道路一堵车,全世界的IT产品都要涨价」,东莞当局经常以此比喻其在世 界IT制造业中的龙头地位。但又有谁知道,在东莞高大宽敞的厂房中,有多少童工在工作呢?又有多少民工为此付出残指断臂之痛呢?

每年暑假,当地媒体都揭发出骇人听闻的童工事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低廉的工资还屡被盘剥,三餐不继,睡眠无,其悲惨境地令人悲叹。可怜无数童工泪,化作干红簌簌流。这些童工以自己的娇嫩之躯为东莞的GDP添砖加瓦。

世界性都臭名昭著
再有,东莞的娱乐业极为发达,五星级酒店拥有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中间有多少是酒池肉林的欢场呢?又有多少来自四川、湖南、湖北的乡下村姑们,在这卖笑维 生?这些青春貌美的年轻女孩,以自己的身体和泪水,含屈忍辱为东莞GDP增长作贡献,为东莞赢得「世界性都」的「美名」。至于东莞为三千亿元付出的环境代 价、治安代价、道德代价以及法治代价,更是无法计算。

难怪有学者称,在东莞,中国劳工成为世界奴工,中国女孩成为世界娼 妓,GDP中的一分一毫都浸透这些人的血泪,这三千多亿元的GDP犹如堆在人肉上的一个丰碑,虽然很好看,但却臭不可闻。所以,根本没必要为东莞超三千亿 元的GDP喝彩,一方面它来得不光彩,是一种反面典型;另一方面也与中央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悖。

其实,衡量一个城市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早已不单单是各种经济指标的累加,而是包括居民幸福指数、失业率、社会保障高低、环境保护指数、物价指数、能源耗费总量、安全感、人均 居住面积等诸多要素在内的综合评定。那种单纯的GDP总量增长不但无法比较城市间发展水平与贫富差距,而且往往会造成城市建设上的假象和官员的急功近利。

离开了安全感、幸福感和舒适度,就算进入了「三千亿俱乐部」,就算「富可敌省」,甚至「富可敌十省」,也不是健康的富、安全的富、长久的富和令人感到幸福的富,相反,还会成为毒瘤。东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败德失政下之东莞血汗童工

作者:李原风 请看博讯热点:中国奴工丑闻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5月11日 转载)

败德失政下之东莞血汗童工
东莞的世界血汗工厂制造基地早已经是举世闻名。而这座血汗城市由伤残劳工的苦难与血泪孕育出来的中国首富张茵更利用其中国政协委员的官商身份公然张狂,捍卫官商黑金体制下对外来劳工肆无忌惮地压榨与歧视政策。
张茵这样咆哮其后必有其难弃之暴利。果然,民间组织通过深入实地调查证据确凿揭开了张茵身上披着的中国首富与玖珑工厂业绩优异上市公司之外衣,显出其血汗工厂本质。
而就在地方官员与资方正巧为掩饰时,一个形成大规模产业链的童工剥削与压榨的血泪事实被南方都市报富有正义感且向虎山行的东莞实习记者揭发出来。
不管黑金势力如何去掩盖解释东莞血汗童工产业链存在的事实。都是对国际公约的公然践踏与对人性的泯灭。黑金政治势力绝对是难辞其咎!
在中国走向盛世迎奥运的今天,还出现这样的人间悲剧!是谁之过!
无数的劳工血泪故事,孙志刚的故事早已汇成愤怒的民意怒潮向这种劳工歧视政策的制度拍击。中国可能不是种族歧视的国家,但是绝对是一个户籍与身份歧视的国家。在中国经济因黑金体制而陷入破产境地,下岗工人流离失所时,是中国的外来工农民工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产业工人力量,用他们的血汗孕育着今天中国的繁荣,今天当局也才能凭借着这血泪凝聚的资本而走向所谓的盛世。
中国的经济已飞速赶英超法。号称世界前几名。东莞以世界制造业名城而著名。而这二十年来,东莞的劳工日以继夜地加班,而劳工工资水平几乎没有增加,而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不知涨了多少倍。
君知否,百物腾贵民生难?
为政者只知对老百姓敲骨吸髓,又何惜民生之难兮!
从东莞血汗童工事件的发生,民众可以清醒看到这些事实背后的实质。
中国教育政策与体制的失败。当中国亿万外来工异乡打拼时,他们在异乡创造财富纳捐纳税,可是换来的是大批的民工子弟学校却被强行关闭,而公办学校以高额的借读费和各种借口将外来工子弟拒于门外。
同时从东莞童工血泪事件可以知道官方推出的希望工程是豆腐渣工程。教育当局只知道用学生而敛财,又何知大批学童已沦落何方!
而从这次大规模童工产业链的揭露反映出来在大凉深山处处是饥寒交迫的百姓。童工哭诉卖身的血泪故事背后,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凡养得活,谁家父母会忍心将孩子往东莞血汗工厂火坑里堆!
岁月易过,民生难熬!盛世来了,劳工日子更艰难。在外来工在南方打拼二十年,将中国建成盛世光景的时候。却换来东莞首富张茵这样的无良企业逃避企业的社会责任,以种种借口不与老员工签订无限期合同保障劳工权益辞退工人又不依法补偿。以各种所谓派遣工什么的名义压榨工人血汗。要知道绝大多数的劳工在将青春与岁月奉献给国家建设的时候,他们是没有医保社保的,同时黑金体制还以所谓社保公有账户的名义侵占劳工的血汗,设置种种障碍不允许劳工社保账户自由迁移。不允许工人自组工会谈判维护自身的权益,而官方工会要有用的话,相关部门有用的话,中国还会有血汗工厂吗!当东莞童工血泪事件发生时,会这样大事化小,不了了之吗!
治政者在歌舞升平的时候,是不会想到民生艰难的;治政者在挥金如土的时候,是不会想到百姓颠沛流离的。
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类似东莞童工血泪事件还会层出不穷地出现。三个代表解决不了问题,科学发展观则更是空谈。
为政者,当存仁心仁术,以天下苍生为念!

新左翼民主劳工论坛

乡村治权与农民上访

作者:李昌平 文章来源:乌有之乡

在海里工作过的一个朋友这样对我感叹:80年代,盼望每天能多收到几封农民的上访信件,到北京上访的农民就更是鲜见了。虽偶尔有农民来北京上访,但问题转交给地方后,很快就解决了,基本上没有重复上访一说;进入90年代后,农民上访信件像雪片一样飞向北京,进京上访的农民更是一年比一年多,重复上访的“钉子户”和“专业户”令接访人员头痛不已。我80年代初期就在乡下工作,到2000年离开乡镇,十几年的感受和海里朋友是一样的。80年代,到乡镇政府来上访的农民几乎没有,有要求“平反”的,但只是请乡镇政府开个身份证明;进入90年代后,乡镇政府几乎天天都有喊冤叫屈的农民。越级上访者也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从上级批转下来的信访件,每月都有上级党政机关命令乡镇政府派干部进城接上访者回乡的事情发生。

90年代农民上访多了起来,一般都会认为是农民负担过重和征地所引起的。这没错,但不准确、不深刻、不全面。负担重不一定引起上访,80年代如果将“剪刀差”算进农民负担,其负担比90年代轻不了多少;再说,90年代的负担未必比人民公社负担重,公社时期鲜见进城上访的农民。80年代乡镇企业、社队企业飞速发展,“征地”自然比90年代不会少,但却鲜见农民为“征地”上访的。实际上,每个时期都会有每个时期的矛盾,矛盾出现了,谁解决、谁有权和能力解决,恐怕是问题的关键。

我以为,90年代农民上访急剧增加,与两个制度改变有密切关系。一个是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权虚置,导致村级治权丧失存在基础,基层组织不仅丧失了化解矛盾的功能,还成为了矛盾的制造者;另一个是县以下的治理体制“以块为主”转向“以条为主”,条块分割,乡镇治权被部门权利碎片化了。不仅如此,乡镇政府为了固权“自利”,也成为了麻烦制造者。

先说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权与村级治权。很多人都很赞成村民自治制度,但同时反对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制度。其实,这两个制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80年代为什么会出现村民自治制度,因为80年代 “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的分配制度,保障了村级治权的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村办企业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村里比乡里有钱,乡里比县里有钱。这就有了县和乡镇、乡镇和村“分灶吃饭,递增上缴”的财政“包干”制度及其分权治理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就是这样起源的。不难发现,村民自治制度的存在基础,是村民组织(集体)分享土地农用地租和非农用地租——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制。1987年前后,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国土局成立了,《土地法》出台了,村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分享土地非农用地租的权利被剥夺了。村级组织的收入下降了,政府下达的农民负担却在逐年增长,国家承担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义务逐步下放,各种达标活动都以“人民事业人民办,办好事业人民”堂而皇之登场,导致村级“债务如珠峰”。全国数十万村级组织,背负数千亿巨额债务,被迫黑良心从农民身上打主意,村级组织成为了麻烦制造者。这就是90年代以来的上访潮。

农民最初当然是到乡镇上访,但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其实是同样的遭遇。88年后,乡镇政府不能随便拿地发展乡镇企业了,但同时期国家转向外向发展战略,却给沿海地区诸多优惠政策,再加上90年代中西部农民购买力快速下降,导致了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环境之中,出现生存危机。这使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但财政“包干上缴”却没有丝毫改变,不仅如此,县级政府还将大量的事权压给乡镇,使乡镇财政雪上加霜,数万乡镇政府也出现了数千亿债务。这样的情况下,乡镇政府“被迫”使用“合法加害权”,向农民转嫁包袱。乡镇不仅不能解决村级组织制造的麻烦,自己也制造麻烦,农民自然只有进城上访了。另一方面,加入90年代,国家部门法越来越多,中央集权越来越强,80年代以块块为主的治理体制发生改变,乡镇政权被部门肢解成了碎片。

例如,农民做房子,要去县土地局和规划部门办手续,还得花一笔不小的钱,农民一般会偷偷做房子,如果一旦被发现或遭举报,农民就会被抓到县土地局或规划部门处罚。处罚过重或不公,如果要上访,当然不会找乡镇政府,至少要找县以上政府。如果被罚农民与“举报”农民发生冲突,事闹大了,要找法院,没钱进法院,就只有上访;如果农民之间发生的是小矛盾,就得找乡镇派出所,派出所会认为自己不是给土地局和规划部门擦屁股的,这样小事也会拖成大事。做房子这事在80年代,根本就不是个事,年轻人结婚分家了,村集体就会分宅基地和自留地,宅基地和自留地大,就多出钱(和农田承包费差不多),宅基地和自留地小,就少出钱,农民一般都不会多占宅基地和自留地。如果有不公平之事发生,顶多到乡镇政府上访。在农民做房子的事情上,乡政府依据规划管理就是了,农民照规划做房子就没事了。现在村民做房子违反了规划,不关乡政府的事了,要县土地和规划部门处理,县城和村民这么远,怎么管得过来,只有事后罚款了事,规划最终就等于罚款了。至于多占了宅基地和自留地,现在村集体也无权收取超占费了,农民只需一次性交给土地和规划部门罚款就了了,所以,多占宅基地和自留地成为普遍现象,不公平导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上访。

说到这儿,该做结论了:
结论一,农民上访与农村治权相关。一方面,当村级治权的经济基础丧失,村级治权就会丧失,农民就会大量上访;另一方面,当农村治权是以块块为主的,农村很多矛盾就消化在基层了。当农村治权是条条为主的,农村很多矛盾就只有上移了,这样不仅解决矛盾的成本成倍增加,更重要的是官僚主义会制造出更多的矛盾,上访会成倍增加。

结论二,80年代的农村治权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农用和非农用收益,现在,绝大多数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都无权分享土地农用和非农用收益了,因此,乡村治权的经济基础已经消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产权(财权)支撑一定的治权,一定的治权保护一定的产权(财权)。要想乡村两极获得有效治权,就必须巩固其治权的经济基础。巩固乡村治权的经济基础有两个途径,一是依据《宪法》落实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权,让土地所有者分享地租,国家征收农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只补偿农户30年承包使用权的征地制度就得废除;另一是国家财政保障乡村足额的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乡村两级大概需要5000亿元/年,中央财政要预算这笔开支。

结论三:如果结论二不被采纳,农民上访将会出现第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因为农民负担重,第二个高峰是因为征地制度太不合理,第三个高峰将因为农村社会没有了有效的合法治权(理)而滋生出了非法治权(理)。
如果真的出现了农民上访的第三个高峰,那将是一个新高峰。这是当局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和坚决避免发生的。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朝外北街篮筹名座E-2-802室(100020)

建行贱卖三言两语九牛一毛

作者:张宏良 文章来源:乌有之乡 点击数: 2571 更新时间:2008-5-30

今天美国银行又以2.42元低价收购中国建设银行60亿H股,按照目前6.65元市价计算,美国银行今天当天就获利超过250亿人民币。虽然这250亿不过是席卷中国金融业所获巨额财富的九牛一毛,却已超过了此次汶川大地震全国捐款总额。不要说什么这是美国银行行使期权,当初确定2.42元期权价格时,建设银行的H股股价已与现在相当,并且当时美国银行以0.94港元获取了190亿股,获利更是超过千亿。而建设银行的国内发行价是6.45元,高于对美国银行发行价6倍多。本国人购买本国股票却要比外国人支付高达6倍以上的价格,全世界绝无仅有。只是千万不要误以为只是建设银行如此,中国所有股票发行都是如此,中国石油的内外发行价更是相差10倍,所以中国石油一上市,美国巴非特就赚了数百亿,瑞士瑞银集团也赚了数百亿,而投资中国石油的中国股民却被套资金接近3千亿,相当于汶川大地震全国捐款总额的10倍。
旷古未有的惊人暴利吸引了全世界的金融大鳄聚餐中国,已被外资控股的中国平安准备一次圈钱1600亿的计划更是刺激了国际金融大鳄的巨大胃口,他们已不满足于廉价收购和控股中国公司和银行,而是要在中国发行股票债券直接圈钱,中国已接受了国际金融大鳄这个要求,媒体主要是证券类媒体对此开门揖盗的主要解释就是:国际金融大鳄进入越多,国家金融就越安全。这无异在说,入室盗贼越多,家产就越安全。
2008年的中国啊,我们承受的灾难已经够多了!
第四次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又要开始了,与前三次不同的是,这次美国刚刚出台了阻挡外资进入金融领域的管制法案,他们穿上了厚重的盔甲,却在脱掉我们最后一件裤衩。结果就是美国在利用外资,中国却是被外资利用。
我突然想起了历史名将左宗棠,他曾经仰天悲叹:一个李鸿章,抵得上十路法国大军。现在则是几只美国鹦鹉,就能影响中国70万亿金融资产的去向。

叶檀:建行贱卖谁受损


2008-5-30 每日经济新闻


  建行与美洲银行的交易让国人痛心,秋后算账式的贱卖论甚嚣尘上。在美洲银行赤裸裸的赢利数据面前,为贱卖论辩护的人应该闭嘴。我们现在应该关注的是贱卖的实质,其实质是维持现行金融格局、避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破产被迫交学费。
美洲银行大获其利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建行5月27日发布公告,美洲银行将行使认购期权,在6月5日前向中央汇金公司购入60亿股H股,交易价格是2.42港币,而建行H股当日收盘价为6.65港币,折价率高达63.60%。
2005年6月17日,建设银行与美洲银行订立投资协议及战略性协助协议,获9%股权;同年8月29日,作为建行大股东的汇金公司又与美洲银行订立股份及期权收购协议,再获最高19.9%股权。美银持有建行191.33亿股的成本不超过240亿港元,以目前6.7港元的价值计算,这部分股权市值为1282亿元,在股权投资上美银目前账面赢利为1042亿元。如果美银增持至19.9%,理论上可以增持的股份达到273.71亿股,若以2.52港元的行权价计算,按照公告当日收盘价计算,这部分的账面赢利可以达到1100亿元以上。美洲银行还可以通过抛售过解禁期的旧股低价吸股,进行无风险套利。
让人胸闷的是,美洲银行是在桌面上公开获利,完全符合契约。明知是个圈套,还不得不钻,世界上最痛苦的买卖,莫过于此。中国银行业贱价出售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缺少话语权,缺少话语权的结果是缺少定价权。我国国有控股大型银行上市之前处于破产边缘,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与国际投行不屑一顾,银行界人士低声下气到处找战略投资者,因此以上市前的净资产定价成为准则。美洲银行初次入股建行的价格仅比建行每股净资产高15%。
其次,对于引入外资行进行战略性改革过于乐观。按建行招股书中的披露,建行与美洲银行曾签订独家协议,美洲银行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及管理等7个领域向建行提供战略性协助,并为此向后者派驻约50名人员。此外,过去两年多来,围绕建行的发展战略,美银和建行共启动26个协助型项目。
但19.9%的股权不足以让外资银行花大力气倾囊相授,金融业的开放使外资行直接在中国境内开设法人行更加划算。虽然美洲银行承诺不在中国开展业务,但实际上在暗渡陈仓。双方合资成立的信用卡公司有望近期在上海开业,双方按照75.1:24.9的比例出资设立的建信金融租赁公司已经成立。对于美洲银行而言,一旦金融业放开,在中国的信用卡与金融租赁市场就能有广阔的立足之地。
第三,对上市之后中国经济与金融业的发展能力估计不足,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美洲银行最终的行权价将不低于当时建行每股账面值的1.2倍,可见,有关方面对于中国本土金融的发展没有信心。有关方面当时显然认为建行发展能力堪虞,他们以内部人的身份给建行的股价定了性。
第四,通过廉价出售股份,有关方面希望借美洲银行之船使建行扬帆出海,进行海外业务布局。2006年8月,建设银行公布收购美银亚洲100%股权,作价97.1亿美元,相当于美银亚洲2005年年末净资产的1.32倍。通过持股美银亚洲,建设银行完成在澳门、香港、澳大利亚的布局,同时拥有保险、证券、银行等全业务,海外零售银行业务获得长足发展。建行可以以此为借口,认为自己与美洲银行之间是公平交易。但建行出售母公司股份与美银出售战略调整的非核心资产价格相当,很难说是笔公平的买卖。
美银得到大利,建行说自己同样获利多多,而代表财政持股的汇金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那么,谁受损了呢?成本由谁承担了呢?全体纳税人。他们承担了核销建行呆坏账的成本,使建行股价有了起飞的平台;所有其他以高价买入建行股份的股东,一旦建行的财务数据出现风吹草动,他们就得作好兜底的准备。另外承担隐性成本的是所有不能进入金融行业的国内资本,他们没有市场参与权。只不过,这些损失如此隐蔽,以至于大家以为损失并不存在。


附文三篇:
被迫三折卖股 建行交"学费"农行学到什么?
2008年05月30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林磊
中国建设银行27日发布公告,该行日前收到美国银行通知,根据美国银行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行使认购期权,美银将以每股约2.42港币的行权价格从汇金公司购买60亿股建行H股。这意味着市价近7港币的股票,竟然可以2.42港币买到60亿股,折价率高达63.60%。国内立即掀起了责问“贱卖”的舆论巨浪,国人痛心之余不禁追问,我们的银行业怎么就会面临如此惨重的损失?而这也给正在经历股改历程的农行敲响了警钟,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时,监管部门和银行是否应该慎之又慎?

建行三大失误酿成今日损失

作为美国第二大商业银行,美国银行对建行的投资环环相扣,堪称“天衣无缝”。而建行在引入战略投资者飞谈判中,种种未成料到的失误直接埋下了眼睁睁看人获取套利机会的伏笔。

不堪舆论压力自乱阵脚

四五年前,当中国银行业改制并吸引境外投资者时,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和投资银行一致唱空中国银行业,称中资银行不良贷款包袱太重、管理效率低下、投资风险过高。面对加入WTO承诺日益迫近,中资银行急需改革体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以提高竞争力。外资机构借机获得了相当优厚的入股价。可以说,境外投资者在入场之初就取得了相当的优势地位。这既源于某些外资的居心叵测,也是改革之初,监管层和银行业在试水时缺乏经验,没有完全摸清楚业内外真是情况使然。

判断预期不够自信

虽然,按双方最初的协议,美国银行接受了汇金方面提出的行权价格随时间变化“水涨船高”的建议。但是,由于最初的“水位”偏低于真是的预期,而“涨水”的幅度又大大落后于上市后股价的涨幅。近几年来,国内银行业快速发展,不但从资本构成上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盈利的能力更是稳步提升。同时,人民币的不断升值,银行业的资产也相应大幅升值,所有这些建行似乎都缺乏预见。这说明,我们自身对于银行发展的未来不够自信,对于市场的预期判断的不客观和准确。

缺乏预见准备不足

同时,受到全球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的银行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面临资金短期的困境,这些战略投资者很难抵御认购期权和市场套利的巨利诱惑。一旦发生这样的突发状况,如今作为银行自身,根本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与应对的切实准备。

可以说,美国银行开启的此次套利之旅,早在3年之前便打下伏笔,但当时,我们的银行业没有对可能发生套利行为有丝毫的防范,甚至预见。

巨额“学费”教会了农行什么?

2008年是农行股改年,农行正围绕股改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有望在近期内完成注资、剥离、挂牌等一系列工作,进入IPO。美国银行本次低价增持再度引起中国金融资产“贱卖”的争议,有网民称,美国银行在次贷危机中遭受的损失正好拿建行的投资收益去补窟窿,这也引起更多人对于农行的股改上市的关心,希望农行能避免建行的“覆辙”。

算清家底

目前,农行在进行全面外部审计、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正在推进财务重组。借鉴建行的这次的经历,农行应当扎实的练好内功,更加全面客观的掌握自身的情况,也就才能掂量清自己的分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力的谈判筹码,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谈判中占据主动。

善用时机

其次,要学会观察国内外的经济形式,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将资产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对于各式各样的分析评价,特别是境外某些利益集团所发表的意见,既要主动认真的倾听,更要把握住清醒的头脑,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全面的看待不同的声音。

备好“锦囊”

事先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预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切实可行的预案。凡事预则立,对于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尽可能的有所预见,并立订系统的应急预案,这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将有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农行的股改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存在大量的风险隐患,瞭望好风险,预备好“锦囊”才可能避开建行所走的老路。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李永森表示:“我相信通过建行的教训,农业银行今后引入外资时,其价格肯定不会像以前那么低了。”更有甚者表示,几年来,我国的银行业改革成效显著,几家银行的盈利能力大幅上升,现在的情况十分有利于提高农行的估值,农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谈判中多半会处于优势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境外的战略投资者可以利用某些中国的银行业在股改之初的漏洞,获取了巨大的套利空间,这是市场的短期行为,需要我们力争去避免。但从长远来讲,战略投资者未来是否会减持或者出售手中的股份,最终还要看他们对于中国银行业将来发展的判断,看我们的银行业能否在实战中成熟起来,学会规避市场中潜在的各种风险,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美国银行逾千亿港元套利 建行三折卖股之谜
2008年05月29日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小明




  市价近7港币的股票,竟然可以2.42港币就买到了,而且是一下子买60亿股……
  5月27日晚间,建设银行(00939.HK,601939.SH)一纸公告让传奇变为现实。公告称,该行日前已收到美国银行通知,后者将于6月5日前向中央汇金公司购入60亿股H股。

双方交易的价格将是2.42港币,而当日收盘,建设银行的H股股价已达6.65港币。折价率高达63.60%。
  回溯三年前美国银行与汇金公司签署的《股份及期权认购协议》,美国银行还将在未来的时间中,以不超过2.78港币的价格,继续购买195.8亿股建设银行股份。
  按现时H股市价,美国银行将在这一系列的行权中累计套得逾千亿港元的无风险收益。
  那么,建行三折卖股谜底究竟何在?
  三年前的伏笔
  可以说,美国银行开启的此次套利之旅,早在3年前便打下伏笔。
  2005年,建设银行在“A+H”上市之前,陆续与美国银行与淡马锡建立战略性关系,目的是通过国际战略资本的引入,将该行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战略合作的基础,依然是资本的引入。2005年6月17日,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订立一份投资协议及一份战略性协助协议,根据该等协议,美国银行同意于全球发售中购入建行部分股份,并在建行若干业务范畴向其提供战略性协助。
  之后不久的2005年8月29日,作为建行大股东的汇金公司又与美国银行订立股份及期权收购协议。
  按协议,一方面,美国银行向汇金公司购入建设银行股份174.82亿股(相等于全球发售前建行在外流通股份的9.0%),该等股份将于全球发售完成后转换为H股。
  另一方面,汇金公司向美国银行授出一项认购期权,赋予美国银行向汇金公司购入总数相等于截至全球发售结束日期止建行已发行及在外流通股份19.9% 的建设银行H股(已扣减美国银行截至当日止已拥有的任何股份)的权利。这部分认购期权须待惯常条件(包括取得任何必需的同意)达成后方可行使,且在送达一封列明期权行使所涉股份数目的通知书后方会生效,且毋须获中国监管机构的额外批准。
  换言之,作为建行最大战略投资者的美国银行,在最初通过支付25亿美元现金购入9.0%建行股权之后,还获得了最高入股该行19.9%上限的权利。按双方当初的协议,这笔认购期权可于全球发售结束日期后随时全部或部分行使,并于2011年3月1日到期。
  但接下来的事实是,美国银行除了按约定在当年10月27日建行上市日,继续购入少量H股之后,在之后近3年中并未行使任何期权,直到近期,其名下建行股份仍维持在191.33亿股。
  按双方最初的协议,美国银行接受了汇金方面提出的行权价格随时间变化“水涨船高”的建议。双方约定,2007年8月29日之前美国银行的行权价均为全球发售项下的每股发售价,这日之后增加至招股价的103.00%;2008年8月29日或之后再度加至招股价的107.12%;2009年8月29日或之后再度加至招股价的112.48%;2010年8月29日或之后则加至118.10%。
  按2.35港币的建行招股价,上述比例分别对应每股2.42港币、2.52港币、2.64港币和2.78港币的行权价。
  除此之外,双方在协议中还约定,最终的行权价将不低于当时建行每股账面值的1.2倍。
  一位曾参与当初双方谈判的某海外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双方做此约定的基础,是考虑建行的股价后市的上涨幅度,即,上市日至2007年8月29日上涨3%,之后三年的涨幅分别为4%、5%和5%。
  但建行上市后的受追捧程度显然远远超越了谈判者的预期,自2005年10月27日上市,到首个行权价变动时间点的2007年8月28日,该行的股价在约450个交易日中已大幅上涨了159.57%,报于6.10港币。
  至2007年10月30日,建行H股股价更在“北水南下”的强烈追捧下一度冲高至8.97港币,这已较同期的可行权的认购价(2.52港币)高出270.58%。
  建设银行的“学费”
  按上述曾参与建行引入战略投资者谈判的投行人士说法,如今看来相当“实惠”的行权价格,这在双方最初的谈判中应是有所预料的。但最终选择这样的形式,实际上还是来自美国银行作为其主要战略投资者的定位,可理解为“学费的价格”。
  按建行招股书中的披露,双方曾签订一份独家协议,美国银行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及管理等7个领域向建行提供战略性协助,并为此向后者派驻约50名人员。
  对照建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处于相对次要位置的淡马锡,上述人士更认为,上述丰厚许多的协助职能也是美国银行最终独家获得入股之外的认股期权的重要原因。
  然而时光流转,近一年间美国本土引发的次按风暴,也让美国银行未能豁免。按该行2008年1月发布的数据,其次按减记已高达52.8亿美元,并拖累2007年盈利急跌95%。而之前的2007年12月,其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Ken Lewis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部分变现建行股份“自救”的冲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资大行分析师告诉记者,之所以美国银行的减持计划在迄今的数个月中,仍无显著的迹象,取决于两个方面??原有股份的锁定尴尬和认购期权的巨利诱惑。
  按最初双方的协议,美国银行最初与汇金签署协议时及建行H股上市时购入的股份,将被锁定至上市三年后的2008年10月27日。而因行使认购期权而向汇金公司购入任何H股,更被锁定至2011年8月29日。
  “业内都能猜到美国银行的算盘,可以在10月锁定期满后按市价卖出原有的股份,已解其本土业务的燃眉之急;同时加快行权,翻手再以低于市价很多的价格买入,”一位欧洲对冲基金的买方研究员告诉记者,“尽管后者要锁到2011年,但面对超级丰厚的收益,即便从市场拆借资金,也是非常划算的。”
  美林2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更将此戏称做“扔在桌上的钱”,报告称,“即便美国银行维持现有的持股比例,将相当的60亿股在年内卖掉,也将稳赚30亿美金”。
  另一中资背景的大型投行,则对后市美国银行的操作存有期待。该行在一份销售邮件中分析,“美国银行是否会减持建行股份的关键在于其对建行的战略定位,是否满意于10%的持股状态,或希望拥有更多的发言权,达到20%的持股水平。若美国银行利用认购期权进行股份替换,按照目前建行股价6.65港元和行权价2.42港元计算,将套现约103.8亿美元”。
  同时,该行亦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银行的认购成本将上升,因而认为在8月29日之前,美国银行有可能逐步增加期权的行使。
  然而,尽管种种迹象显示,此番美国银行的行使认购期权将加大其10月底抛股的可能性,但海外大行普遍对此表示乐观。美林将这样的消息定义为,创造买入机会的短期弱点。瑞银发布的报告也维持了类似的观点。
  5月28日,建设银行H股依旧维持强势,微涨0.75%,报收于6.70港币。
美国银行三折增持建行 “外资阴谋论”卷土重来
北京晨报

在震荡市中煎熬的A股投资者再次见识了外资机构“抄大底”。昨天,建设银行(601939.SH,0939.HK)宣布,该行的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拟以每股2.42港元的价格购买60亿股建行H股股份。建行H股昨天的收盘价为6.7港元,这意味着,美国银行的增持价仅为市价的36%。
轻松获利226亿元
美国银行本次增持的账面获利高达254亿港元(约合226亿元人民币)。本次增持之前,该行共持有建行8.19%的股份。
本次低价增持在3年前已经确定。2005年,美国银行斥资25亿美元购入约174.82亿股建行股份和认购期权,并确定了行权价计算公式,本次增持正是通过行使认购期权进行。在2011年之前,美国银行可以随时行使期权,最多可以将持股比例提高至19.9%。本次增持完成后,美国银行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10.75%。这意味着,该行还有9.15个百分点的低价增持空间。
美国银行本次增持的60亿股设有3年禁售期。不过,该行原持有的建行股份将于今年8月解禁。美林证券昨天发布研究报告认为,美国银行很可能“左手进,右手出”,即新购入60亿股后,再卖出60亿股旧股,既保持在建行的持股比例,又能套现226亿元。
外资频繁操作“变脸”游戏
作为美国第二大商业银行,美国银行对建行的投资环环相扣,堪称“天衣无缝”。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李永森指出,在中国金融业改革的过程中,外资机构的操作手法值得我们反思。
四五年前,当中国银行业改制并吸引境外投资者时,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和投资银行一致唱空中国银行业,称中资银行不良贷款包袱太重、管理效率低下、投资风险过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机构均获得了相当优厚的入股价。美国银行初次入股建行的价格仅比建行每股净资产高15%。
另一方面,中资银行成功上市后,外资机构纷纷“变脸”转而唱多中国银行业,推动中资银行股价翻倍攀升,然后择机减持。李永森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逆转,外资机构“空翻多”有其商业目的。
此前,“外资阴谋论”曾引起关注。事实上,在国际上发生的金融风波中经常有知名的国际金融机构涉足其中,起到很坏的作用。
农行引资要吸取建行教训
美国银行本次低价增持再度引起中国金融资产“贱卖”的争议,有网民称,美国银行在次贷危机中遭受的损失正好拿建行的投资收益去补窟窿,实质是中国补贴了美国的次贷损失。
李永森认为,不能笼统地谈“贱卖”。当年面对加入WTO承诺日益迫近,中资银行急需改革体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以提高竞争力。但由于缺乏经验,中资银行在引进外资股东时确实存在一些不够理想的地方。“我相信,农业银行今后引入外资时,其价格肯定不会像以前那么低了。”李永森表示,建行等银行的经验应该足够供农行借鉴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气愤】 气死人了!中国财经界难道无能人?! 2008-5-30 22:24:21 3分
【三无】 与汉奸有什么区别? 2008-5-30 22:23:46 5分
【20089】
谁是真正的卖国贼?那就是吸老百姓血的贪官污吏! 2008-5-30 22:07:20 3分
【szl_ice】
强烈要求把建行挖空,留给外资一个空壳子 2008-5-30 21:59:06 3分
【jinhuizifu50】
武训没有抗霸权自立于世的骨气,所以他若主持民族金融,也必会做李鸿章。但其产生有深厚的自发的土壤,以武训之得掩盖李鸿章之失这土壤在右翼精英强化下的粗俗和气很容易容忍。只有揭穿右翼精英、改造这土壤、驱除这粗俗和气才能引入毛泽东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救国救民。 2008-5-30 21:10:14 5分
【宗隗】
玩人的人最怕被玩的人清醒过来. 2008-5-30 21:06:45 5分
【jinhuizifu50】
与历史对照:卖国有银行资本超过李鸿章,救灾办学师武训。 2008-5-30 18:37:19 5分
【金猴千钧棒】
卖吧,卖吧,当把中国人民卖的只剩下,肋骨,和脊梁骨的时候,他们便会忍痛抽自己一根肋骨作武器,为自己能够活下去,活得更好而无所畏惧地战斗了。卖国贼们正把中国人民逼向这样的境地。 2008-5-30 18:26:09 5分
【felin】
卖国贼啊,象建行这样轻忪的就给送了千亿给美国佬,可我们这次全国大地震人民省吃剑用全国上下才捐了不到300亿给灾区.可卖国贼却轻忪的就送了强盗千亿!!是应除掉卖国贼的时候了! 2008-5-30 17:00:55 5分
【zxyk_81】 买吧卖吧全卖吧,银行、矿山、工业统统都卖了吧
赚吧赚吧狂赚吧,日本、美国、欧洲大家全赚了吧
笑吧笑吧大笑吧,精英、官僚、学者你们得逞了吧
到头来,地底的火山将会喷发,狂风暴雨依然会来临
中国人民将把彻底的毁灭送给你们
因为这个民族的体内
有一个你们永远恐惧的灵魂
伟大的毛泽东
他是人民的守护神
他终将
日月丽天
去慑服群阴

放任资本逐利造成严重通胀

作者:朗咸平
2008年05月09日 来源:广州日报

本月进入宏观经济数据公布的敏感时期,外界均认为,即将公布的CPI数字将是检验从紧货币政策抑制通胀是否奏效的关键。
昨天(8日),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交通银行于广州举行的百年庆典活动中发表演讲时认为,在国内生产不足和国际通胀冲击下,我国要抑制通货膨胀,仅依靠简单的宏观调控无法实现。
对于众所关注的股市问题,郎咸平则直言奥运会对股市不会有什么实际效应。他同时强调,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是政府应尽的义务。
对话郎咸平
不要盲目炒作奥运股市概念
记者:有分析认为奥运前后是中国股市重上高位的时刻,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近期股市有所反弹,您认为红5月是否已经到来?
朗咸平:不要简单的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奥运会上,对于一个从制度上没有根本改观的A股市场来说,奥运会对股市并没有什么实际效应,不要盲目地炒作概念。
对于5月股市是否能够继续上行,我认为这不是一个证监会是否会救市的问题,而是证监会对股民的信托责任是否尽责的问题。制止股市下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政府应尽的义务,政府有责任救市。即使在资本主义最为成熟的国家如美国和英国,政府都会出手救市,以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
记者:在全球通胀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中国能否独善其身?
朗咸平:据我观察,目前各国公布的数据都显示通胀是呈逐渐恶化的趋势,这其中除了本国供需失衡之外,大宗物资如石油、铁矿石等遭遇国际炒家狙击是一个重要因素,以致很多物资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不降反升。
过去国际炒家是对地产和货币进行狙击,但我判断今年国际炒家的目标是大宗商品物资。面对这种情况,单纯靠压制最终产品价格,如电价,会造成经济的严重扭曲,使最终产品无法反映市场的实际需求。
以成品油价格为例,广东的油价非常便宜,以至于很多香港人都到广州来加油。这就会造成一种误导,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由于这轮通胀的背后带有国际炒家狙击的背景,因此中国很难做到独善其身。
记者:在楼市、股市火爆的情况下,您如何看待资金从冷门行业流出的现象?
朗咸平:从资本逐利角度看,将资金注入地产等热门行业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放任资本逐利,则会导致大量资本从制造业流失,集中涌入地产、股市等领域,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应对此有所控制。
● 主要观点 ●
二元经济环境下从紧政策难抑通胀
郎咸平认为,目前从紧货币政策是建立在流动性过剩的观点之上的。但在他看来,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二元经济”环境中,即过热和过冷的行业同时存在。“过热行业主要是与地方政府为GDP而推动的工程有关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钢铁、水泥,以及给这些行业发放贷款的银行,给他们融资的证券公司等,大盘股与这些过热行业是相关的。而过冷行业主要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
郎咸平认为,在“二元经济”环境下,从紧货币政策只会产生“过热的继续更热,过冷的继续更冷” 的三种现象。首先,银行授信将从过冷的行业转移到过热行业,例如从事基础建设的行业。中国经过近4年来的宏观调控,广义货币和信贷增长仍然维持在16% ~18%的高位,就可说明这一点;其次,制造企业面临营商环境的恶化,于是将原本用于投入再生产的资金投到了楼市和股市;再次,产生“海尔现象”,即由于利润率日益低下,制造行业把大量的资金从过冷的领域投入到过热的行业,例如投入到房地产开发上去。
中国通胀主因:生产不足+国际通胀
郎咸平认为,“二元经济”必然导致宏观调控失效和通货膨胀。以猪肉价格上涨为例, “猪肉涨价是因为流动性过剩?那是胡说八道。”郎咸平指出,在“二元经济”环境下,养猪户又同时面临着进口饲料价格大涨和疫病,最后都不养猪,跑去炒股炒楼了,生产不足最后导致了后继无“猪”的怪现象。
一方面,国内“二元经济”环境导致多个过冷行业生产不足,另一方面,国际通货膨胀也在冲击着我国市场,而这主要是国际金融炒家炒作的结果。郎咸平表示,国际上的石油等多种能源现在都是供过于求,但价格却不跌反涨,连续创高。“只要看到中国需求旺盛的商品,国际炒家就会先在国际市场中大幅拉高这种商品的价格然后再卖给中国。”
产业链战争时代中国制造业日子难过
郎咸平的结论是,不能以简单宏观调控来解决复杂的二元经济问题。其观点是,全球性的“产业链战争时代”已来临,中国制造业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郎咸平说,我们每制造出一元的价值,同时就替美国这样的大国创造出9倍的价值,我们越制造,他们就越富裕,因为他们掌握了最有价值的软环节,也就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而我们只掌握了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价值最低的一部分。
中国制造想在国际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这两只“秃鹰”的虎视眈眈下生存,就应该重新定位产业链,高效整合产业链的“6+1”环节,把握行业本质,这才是根本。(孔华、纪晨璐)

郎咸平:寻找缺乏竞争力的答案
2008年05月09日 财经时报
  郎咸平
中国企业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谁好谁坏的问题,而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一起大幅度衰退的问题。以往专家、学者所倡导的是国退民进,但这不能解决国企问题。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的中国总体竞争力(包括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四大指标组成)报告显示, 2000年以前中国的总体竞争力大体与菲律宾、巴西、希腊等国差不多,但是2000年以后差不多跟捷克、匈牙利、波兰、泰国处在同一个水平,还比不上智利、比利时、马来西亚这些国家。这些数据显示,这几年民营经济似乎不能带动总体竞争力的发展。
  中国企业家所面临的问题到底出在哪?我认为我们这个经济体系本身有几个严重的问题需要解决。
  1.自由竞争总是好的吗?
  我们过去总认为自由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一些思维简单的专家学者们也不断提倡这个理念。但是纳什提出了反思维——自由竞争总是好的吗?
  纳什讲了自由竞争的负面因素。它解释了自由经济泛滥的第一种现象——低水平重复浪费的恶性竞争,使得资源被大量浪费。
  举个例子,如果在美国你开发出来一个新产品,大家都以股东身份给你投资,你就能越做越大,这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功能。但是中国企业不是这样的,中国企业的现状跟Chinatown(唐人街)一样,在纽约、洛杉矶、伦敦到处都有Chinatown,当你把一家餐厅做好了之后,其他人不是一起投资你的餐厅,跟你一起做大,而是在你隔壁另外开一家。如果做得好,又会有人跑到隔壁再去开一家,结果一定有人因做得好再开一家。突然之间 Chinatown就有了一大堆餐厅进行互相竞争的局面,这就是中国企业的状态,也叫“饿狼现象”。这种竞争的最终结果会使得大家都无法生存。我记得一个数据,它显示中国80%的民营企业的寿命年只有29年。这使得资源被大量地浪费。在我们生活中,这种恶性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
  越想规规矩矩努力做好产品质量控制和研发的公司就越可能先被淘汰。为了说明中国企业不重视研发的畸形现象,我们用“每10万个居民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这一指标进行说明。结果,我们发现这一数字在中国只有4件,排在37位,和马来西亚、泰国的水平差不多,但排名第一的卢森堡却有7094件。中国在专利生产能力指标(本国居民所获专利数量与企业研发人员的比率)的世界排名成绩为36位,和爱沙尼亚相当,而排名第一的韩国的成绩却是中国的57倍多,这充分说明了韩国三星等公司为何能够超日赶美了。-
  2.与国际接轨的困惑
  如果你去问一个农民如何开闸灌溉,农民就会告诉你开闸之前要先挖沟渠,把水引到你需要它去的地方,缺水的农田不应是随便开闸的。什么是目前的国际化呢?那就是随意开闸让洪水漫流淹没了大片农田。难道我国大力主张完全国际化的专家学者不知道要先挖沟渠吗?什么是沟渠呢?法治化的游戏规则就叫沟渠。
  目前国外资本市场对中国十分看好,但是为什么国际化越彻底大家日子越难过呢?为什么人均产值增加这么快,却没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呢?因为这个产值很大一部分是外商投资的。根据资料统计,每年以合法利润形式流出中国的资金就高达2000亿美元。现在问题出来了,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给予了土地和税收优惠等,这些优惠最终形成了利润流出中国。如果优惠是给内资企业的话,这个利润——还有转投资的可能,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的转投资可以创造出乘数效果。以江浙地区而言,乘数效果可以创造出数倍的产值。但是优惠一旦给了外资企业就往往最后会流失出去了,这样就再也无法通过转投资创造乘数效果了。
凡事有利就有弊。我以外资为例,美国麦肯锡顾问公司预测五年之后外资零售业将要占据中国80%的市场。如果恶性竞争成功,而且把中国零售业打垮了,那么五年之后会怎么样?
  中国是一个法治化规则不健全的国家。中国在法律制度的建设上已经日臻完善,但是在执法环节上依然有一定的缺陷。我常挖苦中国的公司法,它不但引进了欧洲的监事制度而且又吸收了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但如此一来,中国的公司法就形成了监事与独立董事重叠的尴尬局面,而且这两种制度的同时存在,又会使整个公司法的实施形成内在冲突,最后,自然会降低制度的原有功效。
  我们的大多数内资企业不但规模难以和大型外资企业并驾齐驱,而且我们的内资企业对外资收购还不甚了解,对收购的认识仍然显得有些幼稚。
  在没有法治化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如果让外资企业随便准入、随便收购内资企业的话,比如零售业、金融业,或者其他行业,内资企业都会因为大欺小、强欺弱的缘故被淘汰。
  与国际接轨到底接的是法治化的游戏规则。如果没有把这套游戏规则引进来,反而把那些表面现象引进来,包括零售业、银行、服务业等等产业的开放,那无异于是引狼入室,纵容外资企业大举进攻中国市场。目前内资零售业、金融业、服务业和其他产业在国际化浪潮之下陷于困境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国际化之前“放开水闸而没有挖沟渠”。
  但是又有专家学者说我们的金融改革是不得不做啊。做当然是应该做,但是我们的改革要三思而行。比如说央行曾经宣布人民币汇率要灵活浮动,要跟国际接轨,而且央行要把汇率波动的风险转移给企业承担。我想请问大家一句话,晓不晓得美国、日本和欧洲为什么可以实施浮动汇率制度?我想告诉大家,因为这些国家的公司大部分都知道如何对冲外汇风险,我想请问,我们中国的公司有多少知道如何对冲外汇的风险?中航油已经算是不错了吧,但是一出手就惨败而归,其他的公司就更不用说了,这种情况下还奢谈浮动汇率是不切实际的。
  既然很少有中国企业知道该如何对冲外汇的风险,你怎么敢把风险给企业承担呢?而且中国是加工型的制造业大国,平均利润可能还不到5%,汇率的小小波幅就会把利润全部掏空,所以这么重大的汇率改革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是很重大的,并不是只要一执行就是与国际接轨嘛。否则,那又是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却完全不知道浮动汇率的背后是要有配套措施的。-
  3.浮躁和投机取巧的心态
  我在《标本》一书中,特别指出中国的地产企业负债过多、风险过高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家肯定认为高负债是很正常的,我认为这就是民族企业家的悲哀,因为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万科的王石每次演讲时,都不忘讲到香港的新鸿基,他说新鸿基比万科大100倍。事实上,香港的地产“四大天王”:新鸿基、恒基兆业、新世界、长江实业,最少都比内地的同行业企业大100倍。而且香港的法治化建设比内地好得多,信用体系也比内地健全得多,因此它们应该更有能力去借钱是吧?我想请大家猜一下,它们的资本负债比例是多少?内地的上市公司负债比高得惊人,而它们的平均资本负债比例是20%。
  和内地企业相比,“四大天王”的经营战略保守得多,难道保守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吗?各位请再想想,“四大天王”各项财务数据的类似度让我感到震惊。我们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和它们不一样的公司恐怕早就被淘汰了吧。它们为什么能够成长为比内地同行大100倍?“因为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而失败的原因很多”。
那么,中国的企业为何承担这么大的风险呢?我想这和一些中国企业家特有的浮躁和投机取巧的心态有关。有的中国企业经营者的心态非常的浮躁,总想迅速的做大做强,而不注意企业经营细节的优化。他们所谓做大做强的最迅速而且投机取巧的方法就是通过负债融资,而这也是为何我国企业的负债率之高恐怕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原因所在。-
  4.认不清行业本质
  我在《思维》一书中指出,观点、资金、人才和技术其实已经不再是现时企业主要的问题了。它们虽然是企业成功的三要素,但更重要的是符合行业本质的战略指导思想。怎么理解我这句话呢?
  最近一些日本企业相继衰亡,包括日本日产、三菱集团、索尼,都出现过极大问题。从日产到索尼的变化你就看得出来,他们要挽救公司,要重新取得它的竞争优势,它所改变的既不是我们国内企业要上市、要融资,也不是技术升级,也不是寻找人才,不是说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一个能够符合行业本质的战略思想,日本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在这方面是要反思的。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开辟高新技术产业区,但是如果科技新区只是单靠土地以及税收的优惠就能搞高科技的话,那么世界各地都可以搞高科技了。发展高科技并非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不是政府批一块地,或给一些税收优惠就能搞的。因为大家根本就不知道高科技行业的本质是什么。
  任何不符合行业本质的政策都会遭致失败,例如以前政府所推出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最后结果却是市场丢了,技术也没换来。
  也许最后,你会发现我们大力推行的产业升级可能是错的,为什么呢?西班牙的纺织业水平比中国落后好多年,那里有些工厂还在使用我们一辈那个时代的脚踩缝纫机,但人家不但超越了咱们,还超日赶美,为什么?因为他们把握了纺织业的行业本质,而我们的政策制定则没有把握行业的本质。
  有些人问我,国内大多数企业应该还是很清楚行业本质的吧,否则他们如何生存呢?但是我的观察刚好相反,我认为我国大部分企业家是不知道行业本质的。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问企业家——你们做了一辈子的行业,请你们告诉我,你们的行业本质是什么?大部分企业的经营者是答不上来的。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我对中国企业与企业家们的看法是挺悲观的。我想这么说,难道我批评企业就一定表示我悲观吗?大家应该把我的批评当成严厉的期许。但是我必须说,在我前述的竞争过于激烈,国际化深化,企业风险加大,以及企业家和企业政策脱离行业本质的种种压力之下,你说我们企业家怎么可能好过?

炮手郎咸平

文/曹世中

郎咸平称自己是《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孩子。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不断在企业界和经济界掀起阵阵波澜。然而,他的言论、他的理论,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和质疑
说起郎咸平,时间要回放到2001年,那时他在内地还没什么名气。他出生于台湾,毕业于美国著名的沃顿商学院,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后,先在美国、台湾当老师和搞研究。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定居香港,依然默默无闻。2001年初,他与刚创刊不久的《新财富》杂志合作,开始在内地经济界走红。
可以说,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大环境,是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众多问题,给了他施展专业技能的机会。这个机会,成就了郎咸平。

首战轰德隆
郎咸平爱“放炮”,这是人所共知的。他不但敢放炮,还会锁定一个目标持续不断地炮轰。
2001年,中国股市陷入了彷徨期。4月初,正值北京春暖时节,一篇名为《德隆系:中国独特的“类家族企业”敛财模式》的文章在财经圈子不胫而走,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此文的作者,就是郎咸平。
郎咸平赖以起家的招数,是在杂志上推出了一种针对境内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解读的全新范本,这个范本被称之为“研究型报道”,每期以几十个页码的篇幅,对市场中活跃度最高的资本系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财务解剖。财务专家出身的郎咸平,“解剖刀”不能说不锋利。他依靠缜密的财务分析,将一个个看似强壮的企业放在他的解剖刀下,透过其纷繁的财务数据和复杂的股权结构,洞穿一个个公司真实的运营情况和潜在风险。郎咸平以这种方式,先后对“北大系”、“清华系”进行了解剖,但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
因此,郎咸平剖析德隆的文章一出,立即遭到了市场的质疑:“德隆这么好的企业,会出问题?”
2001年,德隆帝国正如日中天。经过一系列呼风唤雨式的资本运作,德隆系掌门人唐万新控制了湘火炬、合金股份、新疆屯河三大绩优上市公司,把170多家分公司开遍全国,拥有可支配资产据说高达1200多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
可是,郎咸平对德隆表面的光鲜并不买账,他底气十足地断言:不出半年,德隆一定会出问题!
事态的发展,没有他预言的那么快。但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一有机会就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并坚信不疑。
2003年7月,汇源果汁董事长朱新礼在与德隆合并后不到一年时间,发现德隆从汇源账上调走了上亿的现金。这让朱新礼感到了恐慌,他暗中作出了与德隆分手的决定。朱新礼耗尽心力,在经过复杂而充满危险的汇源股权转移和回购后不久,德隆系便轰然倒下,汇源也由此逃过一劫。
郎咸平一句“大家投入德隆的钱是拿不回来的!”果成现实。
导致德隆坍塌的直接原因,是漫漫熊市中,德隆系为维持三驾马车股价,而导致资金链越绷越紧,最后彻底断裂。
德隆一役,郎咸平一举成名。

再战顾雏军
成名后的郎咸平,开始天马行空。从一炮击倒德隆开始,他又搬出一个个重磅炮弹,向格林柯尔、TCL、海尔、长虹、万科等一批中国著名企业开战。郎咸平之所以敢向这些一直被市场景仰的企业开炮,是他手里握着的那张财务分析“王牌”。什么都可以造假,但再高明的造假,也会在财务报表上留下蛛丝马迹。
2004年8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拉开了他与顾雏军的对决。之后,他又抛出被称之为“七板斧”的长篇文章,将顾雏军兼并科龙电器后,以科龙为平台进行的一系列国有企业收购行为,通过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等七个环节层层解开。
2004年的顾雏军同样如日中天,正在忙于缔造他的“家电帝国”。面对郎咸平射来的炮弹,他不屑一顾,还向郎咸平发出了应战的律师函。然而,也没想到,也就是一年之后,严友松和三个科龙高管突然被捕。科龙黑洞曝光,顾雏军也身陷囹圄。
在郎顾之争中,郎咸平使用的仍然是他最擅长的“财务解剖刀”。他从顾雏军收购科龙前后,运营费用变化的大起大落切入,揭开了顾雏军的资本腾挪之术,抓住了他借科龙掏空上市公司资金的手。

大嘴说天下
如今的郎咸平,宛如一个春秋时代的剑客,兴趣开始从微观经济转向宏观经济,宏观调控、汇率、房价、股市、中国制造等等他都关注,哪个话题热,他就在哪个问题上大讲特讲,且讲起来口无遮拦。于是,市场送他一个雅号“郎大嘴”。
郎咸平的形体与形象,远比照片上或电视上酷得多:个子不高,但结实匀称,一身考究的西装里,是一件棉质花格子衬衣。他在演讲时,从不用电脑演示,不看讲稿。滔滔开讲,逻辑清晰,有板有眼,有章有节,一讲就是几个小时。
最近一段时间,他走到哪儿都要讲他的“6+1”。什么叫“6+1”?就是产业价值链。
郎咸平说,“1”就是纯粹的制造业,我们称自己为“制造业大国”,其实完全搞错了。真正的制造业大国不是中国,是美国。他们是把价值最低端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那一块放在了中国。为什么不放美国呢?因为它会破坏环境,它会浪费资源,剥削劳工。
“6”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这六块都掌控在美国人的手里,叫“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在中国。在这样一种产业链定位下,中国就沦落在产业链的最低端。
他以去年引起轩然大波的中国出口玩具为例:美国商务部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玩具含铅量超标,逼迫我们大量召回玩具,甚至造成贸易纠纷。这怎么能怪中国呢?产品是他们设计的呀。
他又以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是近10美元,在这个产业链里,我们只能创造1美元的价值,而美国人由通过“6”,获得了9美元的价值。我们的加工业自动地帮美国人创造了9美元没有污染、没有剥削、没有破坏环境、没有浪费的商业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创造1万元的价值,就给美国创造9万元的价值,我们创造100万元的价值,美国人就会获得900万元的价值。我们越制造、越生产,美国人越富裕。
采访中,他多次提起:“我不当经济学家了,说了很多也没用。我要去当明星。”
他说:“我现在不想做教授了,想去做明星了。所以,我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明年上春晚。取代赵本山,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我要上了春晚,就没赵本山什么事了。”言及此,他喜形于色,像个开心的大男孩。
此时的郎咸平,几许淳朴,几许天真,没有了人们传言中的“可憎”形象,完全是一个本色的人。

郎咸平简历
郎咸平,著名经济学家,1956年生于中国台湾。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畅销书《公司治理》的作者。
曾在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现任香港中文大学首席教授。有四篇论文被《金融经济学期刊》评为“明星论文”,并被列入2002、2003年的“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
著有《操纵》、《整合》、《运作》、《科幻》、《思维》、《标本》、《模式》等书。

中国政府要紧急启动全国性的难民安置预案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编者按:请有关部门立即将此报告上呈中央政府,这是中国民间智库最重要的政策建议。]
 
中国政府必须高瞻远瞩,必须要有预见
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
----中国要在全国范围内疏散安置生态难民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2008年5月29日
四川汶川大地震导致大约6万平方公里内的房屋建筑物受到损坏,大约1500万居民撤离家园,加上堰塞湖的危害,目前,从四川汶川到青川这条龙门山地壳断裂带,方圆上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已经不适应人类居住。对于这一地区疏散撤离出来的几百万生态地质难民,国家已经不能再用就近安置的临时方法,而是要规划全国性的难民安置。
中国要计划从地震灾区至少移出200-300万的人口
这一次全国性的难民安置的规模,要比三峡水库的移民规模大得多。如果修建三峡水库导致上百万人的异地安置,那么这一次中国政府必须准备好至少200-300万人的全国性移民安排。
当年三峡水库采取了后退安置、登高安置的办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危害。而这一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如果仍然采取在四川范围内吞吐安置几百万的生态难民,便会对这一生态脆弱地区和人口高度稠密地区带来未来生存的许多潜在威胁。
我国已经对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区域进行了规划,从今天起就要有计划地从这些地区撤离和疏散人口。中国每年流动的农民工数量高达1.5亿,沿海工业地带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高达六七千万,因此,向沿海地区移民几百万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中国要在全国各地同时建房,以安置四川的生态难民
在此我们建议:当四川灾区在原地大量建设临时安置房的同时,政府要在全国各地适当的地方同时建房,紧急疏散地震地区的大量难民!中央政府要马上启动另一套全国安置的方案,迅速设计出一套在全国范围安置四川生态难民的规划。
全国各地政府要紧急行动起来,在适当的地方为安置四川灾民重建家园,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地区都要有安置规划。中央要将难民安置预案迅速布置下去,让各地迅速将安置能力和安置计划上报上来!
要预防大量生态难民聚积可能导致的未来隐患!
要清楚地意识到:大批难民在帐篷里生存,决难度过一个炎热的夏天。即使躲避了地震,也难躲避气候导致的各种疾病。美国环保部门已发现移动房屋存在着大量的污染问题(请见下面的参考文章),不仅如此,帐篷生存还存在着严重的卫生问题和神经问题。因此,各地必须启动紧急安排疏散难民的计划!
中国必须动员全国的力量来解决四川一地发生的困难!否则,在一个难民大量聚集的地区,在地震后的时期很可能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卫生问题和精神问题。时间长了,便可能显示出来。
特别是这次地震,对四川一省造成的压力巨大,四川省很难用自己的力量来克服地震造成的巨大生态问题。因此,中国要充分利用大国的优势,用全国的力量来化解四川的难题,解除四川震区未来的生存隐患。
中国财政要拿出四五千亿专款来进行难民异地安置
假如要将大约200万人口进行全国性的安排,假如以每个人需要20万元的异地安置费计算,那么这200万人就需要4000亿元资金。应当看到,这次地震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整个地震后重建和移民重新安置,估计至少需要1万亿至2万亿元的资金!
这么大的一笔资金,对于中国来说又不算是多么大的一笔开销,只要将为成立中国对外投资公司发放的那1.5万亿元的国债拿过来,投到国内就可以了,只要将楼继伟的中投公司变为国内投资就行了。
中国本来想拿出外汇到海外去投资,但天灾人祸,让中国政府还是要把这些钱花在中国人民自己身上。这不是老天爷的报应吗?
总之,中国必须减轻地震灾区的人口压力和生态压力,迅速行动起来,以全国的空间来安置灾区的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