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越者联盟突破精英联盟 连载八
资本联合民众——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第三节)
资产阶级在专制制度下,不管地位怎么提升,最高也只是二等,主人永远是执掌政权的专制者。只有实行代议制民主,通过操控选举、资助政党、把持媒体等方式决定执政者上下,资产阶级才能让执政者成为自己的代理人。因此中国资产阶级迟早会把代议制民主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
正是在“民主”旗帜下,资本可以和民众联合在一起。虽然双方对民主的理解可能很不一样,要达到的目标也相差巨大,但是在民主处于尚未实现的理想时,民众不易理解其中的差异。资本在未掌握权力之前,要为自己争取的权利也和民众要求有一致之处,如法治、人权、普选、实行宪政和结束一党专制等。这时的资产阶级往往会扮演为民请愿的角色,以民意为自己的政治诉求增加合法性,把民众压力作为与政权博弈的筹码。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可以从西方思想库直接移植,众多西化思想者就成为他们与民众联合的天然中介。资本利用思想者联手民众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非政府组织(NGO)。中国目前有几十万个非政府组织,抛开政府操控的不谈,真正的NGO是为理念建立,在理念指导下活动,因此本应是思想者与民众的结合,为什么在这里当被作资本与民众的结合?这是因为NGO仅有理念是不会成事的,其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资金。中国的NGO目前能从民众募集的资金非常有限,主要来源是国内外资本的捐助。资本通过选择性地给NGO输送资金,可以促使符合其需要的NGO壮大,从而主导NGO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资本对NGO的引导大于思想。
目前中国企业家为“公益事业”出的钱不是小数,但大多是为了迎合政府,或是广告目的。一旦有一天他们是为自己的政治诉求使用这笔钱,通过扶植NGO去联合民众,可以产生很大能量。NGO能在政权衰落、社会危机之时转为政党,依靠民众支持接管权力,实行代议制。这类“颜色革命”已在一些国家成功上演,虽然形式不同,追根溯源却总是会从中找到资本(或是作为资本代理者的西方政府)的背景。而由此产生的新政权,从此也会成为资本的代理者。
至于NGO运动的理论目标——建立独立于政治且具有自主性的市民社会,通过市民社会的力量推动社会转型,虽是超阶级的理想,却像NGO人士自己认识到的,“是一个从民族精神到生活形态以及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过于浩大,相当遥远都无法指望。
在资本与民众联合反对政权时,政权主导的精英联盟会解体,但是一当代议制民主实现,精英又会重新结盟。那时的精英联盟将由资本主导,会比由政权主导的精英联盟更稳定。因为在新联盟中,政权已经成为资本的代理者,因此不会再发生资本与政权之间的分裂。而对控制思想,资本虽不像专制政权那样蛮横,却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在言论自由的旗帜下,通过对主流文化的控制,可以轻易将异端思想排斥出局。
那时的精英联盟控制民众也会更易。既然民众有了选举权,又能自由表达,就无从抱怨没有政治地位,对政权的不满也只能归于自己选择不当。这使得资产阶级既能操纵政权,又无法被民主理念挑出毛病。代议制政权的阶级属性正是这样被遮蔽的。
精英联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现象。不过以往世界画地为牢,被分割成不同领地。各领地的精英联盟在专制政权主导下自成一体,彼此争斗,频繁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壁垒打破,开始形成以资产阶级为盟主的世界精英联盟,联盟的基础是通行全球的资本规则,共同维护贫富分野的二元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资本一定会支持中国向代议制转变。因为只要中国的精英联盟是由专制政权主导,就仍然会与世界进行争斗,只有变成以资本主导,中国的精英联盟才会成为全球精英联盟可信赖的一员。这将是国际要素影响中国政治变革的主要方向。
而民众只是资产阶级革命可以利用的同盟者,等到变革的尘埃落定,仍然要回到被统治的地位。人口与资源的限制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可惠及的人群有限,贫富分化在所难免。即使旧的精英联盟让位给新的精英联盟,对民众仍是万变不离其宗。
资产阶级在专制制度下,不管地位怎么提升,最高也只是二等,主人永远是执掌政权的专制者。只有实行代议制民主,通过操控选举、资助政党、把持媒体等方式决定执政者上下,资产阶级才能让执政者成为自己的代理人。因此中国资产阶级迟早会把代议制民主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
正是在“民主”旗帜下,资本可以和民众联合在一起。虽然双方对民主的理解可能很不一样,要达到的目标也相差巨大,但是在民主处于尚未实现的理想时,民众不易理解其中的差异。资本在未掌握权力之前,要为自己争取的权利也和民众要求有一致之处,如法治、人权、普选、实行宪政和结束一党专制等。这时的资产阶级往往会扮演为民请愿的角色,以民意为自己的政治诉求增加合法性,把民众压力作为与政权博弈的筹码。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可以从西方思想库直接移植,众多西化思想者就成为他们与民众联合的天然中介。资本利用思想者联手民众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非政府组织(NGO)。中国目前有几十万个非政府组织,抛开政府操控的不谈,真正的NGO是为理念建立,在理念指导下活动,因此本应是思想者与民众的结合,为什么在这里当被作资本与民众的结合?这是因为NGO仅有理念是不会成事的,其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资金。中国的NGO目前能从民众募集的资金非常有限,主要来源是国内外资本的捐助。资本通过选择性地给NGO输送资金,可以促使符合其需要的NGO壮大,从而主导NGO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资本对NGO的引导大于思想。
目前中国企业家为“公益事业”出的钱不是小数,但大多是为了迎合政府,或是广告目的。一旦有一天他们是为自己的政治诉求使用这笔钱,通过扶植NGO去联合民众,可以产生很大能量。NGO能在政权衰落、社会危机之时转为政党,依靠民众支持接管权力,实行代议制。这类“颜色革命”已在一些国家成功上演,虽然形式不同,追根溯源却总是会从中找到资本(或是作为资本代理者的西方政府)的背景。而由此产生的新政权,从此也会成为资本的代理者。
至于NGO运动的理论目标——建立独立于政治且具有自主性的市民社会,通过市民社会的力量推动社会转型,虽是超阶级的理想,却像NGO人士自己认识到的,“是一个从民族精神到生活形态以及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过于浩大,相当遥远都无法指望。
在资本与民众联合反对政权时,政权主导的精英联盟会解体,但是一当代议制民主实现,精英又会重新结盟。那时的精英联盟将由资本主导,会比由政权主导的精英联盟更稳定。因为在新联盟中,政权已经成为资本的代理者,因此不会再发生资本与政权之间的分裂。而对控制思想,资本虽不像专制政权那样蛮横,却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在言论自由的旗帜下,通过对主流文化的控制,可以轻易将异端思想排斥出局。
那时的精英联盟控制民众也会更易。既然民众有了选举权,又能自由表达,就无从抱怨没有政治地位,对政权的不满也只能归于自己选择不当。这使得资产阶级既能操纵政权,又无法被民主理念挑出毛病。代议制政权的阶级属性正是这样被遮蔽的。
精英联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现象。不过以往世界画地为牢,被分割成不同领地。各领地的精英联盟在专制政权主导下自成一体,彼此争斗,频繁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壁垒打破,开始形成以资产阶级为盟主的世界精英联盟,联盟的基础是通行全球的资本规则,共同维护贫富分野的二元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资本一定会支持中国向代议制转变。因为只要中国的精英联盟是由专制政权主导,就仍然会与世界进行争斗,只有变成以资本主导,中国的精英联盟才会成为全球精英联盟可信赖的一员。这将是国际要素影响中国政治变革的主要方向。
而民众只是资产阶级革命可以利用的同盟者,等到变革的尘埃落定,仍然要回到被统治的地位。人口与资源的限制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可惠及的人群有限,贫富分化在所难免。即使旧的精英联盟让位给新的精英联盟,对民众仍是万变不离其宗。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