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佳興
作者:王羽候
心靜自然平 何事不從容 春秋連一線 人物古今同
北宋時代著名的理學家程顥先生,曾經寫過一首詩,叫做「秋日偶成 」。這一首詩中的句子在戲曲上常被引用,使我們幾乎忘卻了句子的原文出處。「秋日偶成 」是一首七言律詩,原文是「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程顥先生這一首詩,寥寥五十六字,但卻是寫盡了人生的感慨,人生的了解,人生的體驗,人生的價值。從一個看來漫不經心的起筆,歸納到人生的態度,是一首言簡意駭,虛實相連,氣象萬千,不可多得的佳作。首句應該唸成「閒來…無事不從容」,而不是「閒來無事…不從容」。當一個人無欲無求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才能自然從容,才能按着良心,公公正正的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這一句灑脱飄逸的起筆,卻帶着千軍萬馬的威力,使人在剎那之間,感到當頭棒喝。在人生的路程上,無欲無求的環境,並不是時常存在。而無欲無求的精神,也不是人人具備。當環境不存在的時刻,而能真正以這種精神面對人生世事的人,更是難能可貴。程顥先生的第二句「睡覺東窗日已紅」,平淡自然回歸到大家都能了解到的「心安理得」。兩句平平凡凡的句子,猶如一個淡抹自然的美女,在人間出現,使人深思難忘,印象深刻。
第三四句「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是一個人生修養的境界。如果我們真能做到心平氣和的層次,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到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上,有着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歌頌着人生的美麗和善良。當我們看到巍峨的高山,應該感受到堅定崇高的理想;當我們看到浩瀚的大海,可以領悟到宇宙的無窮和自我的微不足道。當我們看到一望無際的沙漠,應該聯想到人生的艱苦和寂寞;當我們看到百花爭艶,應該思考到自我的努力向前。春夏秋冬的各有特色,又何嘗不是人生的經歷?又何嘗不是人生的過程?山川河嶽,日月星辰,鳥語花香,春夏秋冬,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面前,問題是,我們自己能不能,肯不肯靜下來去深思細想,去了解它們對生命的意義?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是進一步對人生的了解。人生的價值並不一定是一個形體的表現,而思想卻可以做出風雲的變動。形體和物質的價值,在歷史上一直是人性的枷鎖,使到我們輕視和忽略了無形的精神價值。文明的進步,使到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富足,但是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造成了文化的衰退和生命的貧乏。「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這兩句中的淫字,大概是取自<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表示不為富貴動搖的意思。一個人如果真能身體力行,做到這一個地步,無欲無求,怡然自得,便不愧天地,是一個有操守有原則的英雄豪傑。
程顥先生的「秋日偶成 」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這一首詩中,沒有一個罕字,寫得自然流暢,沒有一點修飾的匠氣,一氣呵成,從人生連到萬物,又從四季回到人生。我們都知道詩中的字眼,都掌握了文字的工具,但是我們卻寫不出詩中的意境和深度。這是因為我們缺乏了程顥先生的胸襟和修養,程顥先生對人生的了解,程顥先生對人生的領悟,程顥先生對人生的價值。沒有了詩人的內涵,縱然有詩的形態,又有什麼意思?
文字的最高價值和境界,應該是對心靈的影響,而不是詞藻的堆砌和嘩眾取寵。一個出眾的演奏家,是憑着樂器,從心靈而演奏感情,感化人心。一個出色的畫家,是藉着一枝畫筆,描畫心靈的感受,引起共鳴,因而對社會做出貢獻。在二十一世紀,我們有着史無前例的工具和環境,但是我們卻缺乏了運用工具的內涵。程顥先生的「秋日偶成」,不能不使人由衷的讚歎和敬佩!
心靜自然平 何事不從容 春秋連一線 人物古今同
北宋時代著名的理學家程顥先生,曾經寫過一首詩,叫做「秋日偶成 」。這一首詩中的句子在戲曲上常被引用,使我們幾乎忘卻了句子的原文出處。「秋日偶成 」是一首七言律詩,原文是「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程顥先生這一首詩,寥寥五十六字,但卻是寫盡了人生的感慨,人生的了解,人生的體驗,人生的價值。從一個看來漫不經心的起筆,歸納到人生的態度,是一首言簡意駭,虛實相連,氣象萬千,不可多得的佳作。首句應該唸成「閒來…無事不從容」,而不是「閒來無事…不從容」。當一個人無欲無求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才能自然從容,才能按着良心,公公正正的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這一句灑脱飄逸的起筆,卻帶着千軍萬馬的威力,使人在剎那之間,感到當頭棒喝。在人生的路程上,無欲無求的環境,並不是時常存在。而無欲無求的精神,也不是人人具備。當環境不存在的時刻,而能真正以這種精神面對人生世事的人,更是難能可貴。程顥先生的第二句「睡覺東窗日已紅」,平淡自然回歸到大家都能了解到的「心安理得」。兩句平平凡凡的句子,猶如一個淡抹自然的美女,在人間出現,使人深思難忘,印象深刻。
第三四句「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是一個人生修養的境界。如果我們真能做到心平氣和的層次,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到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上,有着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歌頌着人生的美麗和善良。當我們看到巍峨的高山,應該感受到堅定崇高的理想;當我們看到浩瀚的大海,可以領悟到宇宙的無窮和自我的微不足道。當我們看到一望無際的沙漠,應該聯想到人生的艱苦和寂寞;當我們看到百花爭艶,應該思考到自我的努力向前。春夏秋冬的各有特色,又何嘗不是人生的經歷?又何嘗不是人生的過程?山川河嶽,日月星辰,鳥語花香,春夏秋冬,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面前,問題是,我們自己能不能,肯不肯靜下來去深思細想,去了解它們對生命的意義?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是進一步對人生的了解。人生的價值並不一定是一個形體的表現,而思想卻可以做出風雲的變動。形體和物質的價值,在歷史上一直是人性的枷鎖,使到我們輕視和忽略了無形的精神價值。文明的進步,使到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富足,但是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造成了文化的衰退和生命的貧乏。「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這兩句中的淫字,大概是取自<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表示不為富貴動搖的意思。一個人如果真能身體力行,做到這一個地步,無欲無求,怡然自得,便不愧天地,是一個有操守有原則的英雄豪傑。
程顥先生的「秋日偶成 」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這一首詩中,沒有一個罕字,寫得自然流暢,沒有一點修飾的匠氣,一氣呵成,從人生連到萬物,又從四季回到人生。我們都知道詩中的字眼,都掌握了文字的工具,但是我們卻寫不出詩中的意境和深度。這是因為我們缺乏了程顥先生的胸襟和修養,程顥先生對人生的了解,程顥先生對人生的領悟,程顥先生對人生的價值。沒有了詩人的內涵,縱然有詩的形態,又有什麼意思?
文字的最高價值和境界,應該是對心靈的影響,而不是詞藻的堆砌和嘩眾取寵。一個出眾的演奏家,是憑着樂器,從心靈而演奏感情,感化人心。一個出色的畫家,是藉着一枝畫筆,描畫心靈的感受,引起共鳴,因而對社會做出貢獻。在二十一世紀,我們有着史無前例的工具和環境,但是我們卻缺乏了運用工具的內涵。程顥先生的「秋日偶成」,不能不使人由衷的讚歎和敬佩!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