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民主論壇

仇恨源於争夺,幸福起於分享,公正是秩序的基础。 人类文明的进步来源於对公正的追求。

Name:
Location: Canada

Sunday, June 11, 2006

赤子之心

作者:王羽候

人生如春秋 江河萬古流 青春無價寶 赤子在心頭

在報章和雜誌上,我們常常都會看到一段耳熟能詳的故事。一個貧窮的少年,對着一個年老的富翁說,我真羨慕你擁有的財富。年老的富翁凝視着少年,彷彿回到了已逝去的少年時代,長嘆了一口氣,回答說,我更羨慕你擁有的青春。這一個故事,當然是歌頌青春的價值,但是青春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當我們年少的時候,對於好壞兩個字,要求非常嚴格。一個小孩子在看電影的時候,就常常追問父母親那一個是好人,那一個是壞人。到了我們年紀稍大的時候,懂得的事情愈來愈多,便慢慢的發覺,有些事情,並不是如此的簡單明瞭,表裏相同,好壞並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能夠慢慢的了解到世事的複雜,是一個成長的表現。但是很不幸的,我們同時也慢慢的了解到好事壞事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我們明明知道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是壞人壞事,但是這件事卻對自身有一定的利益。明哲保身的人,便避而遠之,做啞裝聾。熱中利益的人,不單不加反對,反而大力支持。我們年青時代對好壞的嚴格要求,巳經隨着歲月而褪色和消逝。在戲劇裏演員常在的臉上塗上不同的顏色,用來分辨正邪忠奸。有人說,這是一種幼稚的方法,反映不出人生世事的複雜。但是它的本意,就是要強調正邪忠奸的分別,把我們從複雜的現實,帶回到簡單的理想世界。

隨着歲月的消逝,我們也慢慢的世故日深,失去純真,變得虛偽。我們不再表示真正的想法,我們可以為了目的,轉彎抹角,假裝笑臉的去迎合別人。我們開始掌握了一些人生的秘訣,我們知道忠言逆耳的教訓,因此便虛情假意地去說一些別人喜歡的順耳之言。我們對權貴奴顏而婢膝,我們對貧賤趾高而氣揚。我們甚至在不知不覺之中,踴躍的參加了錦上添花的行列。許多年青時代的莫逆之交,可以真心真意,酒逢知己千杯少;但到了年長的時候,卻只能客客氣氣,變成了陌路之人,話不投機半句多。我們已經遺失了真誠,一個人生中相亙交通最寶貴的本質,真誠成為一件罕見的事物。人生的磨練,難道便是把人世間的真誠消滅,使我們更能適合生存在這一個現實的世界?

隨着歲月的消逝,我們又失去了面對現實的勇氣。我們懼怕失敗,我們只盼望着命運應該憐憫我們,把幸運和成功親手奉送。一個只有三歲大的小孩,駕駛腳踏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小孩爬上腳踏車,跌了下來,又爬上去,再跌下來。腳踏車走了兩步,又倒下來,倒下之後,又走了兩步。在小孩不怕失敗的意志下,終於克服了困難。駕駛腳踏車這一件事,一直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人在年青的時候,有着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和不懼失敗的意念。但是在時光的沖洗之下,一個老年人在體力上已經難以勝任,在心念上這種鬥志,也漸漸的隨風而逝,蕩然無存。

隨着歲月的消逝,我們對事物的熱情,也在直線的下降。我們冷漠得好像只是這個世界中一個袖手旁覲的過客。我們忘卻了在年青的時代,可以為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朝夕努力,奉獻自我;可以為了一件不公平的事情,憤慨激昂,不惜負出任何代價。我們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喪失了一個人應有的熱情和激動。中國人有一句話,「哀莫大於心死」,一個人的心已經死去,活下去還有什麼價值?

一個人的慢慢老去,猶如春去秋來,是一件無可避免的事情。年老人的最大財富,並不是物質的豐富,社會的地位,以往的事蹟,而是他實實在在,在人生旅程中,累積的經驗和總結昇華的人生體驗。故事中老人的長歎,可以說是言猶未盡消極的感慨; 但如果能有一點赤子之心,這一句感嘆,便可以秋去而春來,變成了積極的貢獻。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