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民主論壇

仇恨源於争夺,幸福起於分享,公正是秩序的基础。 人类文明的进步来源於对公正的追求。

Name:
Location: Canada

Saturday, December 20, 2008

抗战前委员长的抗日态度

明明知道是不道德的,是血与火的殖民扩张.现在美国人在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布局,无论是打伊拉克,打阿富汗,还是准备收拾伊朗,这些地方都是在世界上命脉性的战略资源最集中的地方.难道仅仅是为了美国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吗?美国人自己都说,布什父子两代打的战争是石油战争,只有国内一些天真烂漫的知识分子说美国人给伊拉克带去了民主自由.从这种理念出发就看不到这是人家的一个战略布局,看不到这是一个典型的石油战争!这与当年的殖民扩张的手段不是一样的吗?而中国人呢?刚刚想在缅甸承包修个港口,立刻就被西方指责为想在孟加拉湾修海军基地.


作者:萧武
  1930年前后,倭寇在天朝日益猖獗,中日必有一战基本上已经成了当时人的基本共识,打不打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什么时候打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委员长治下的天朝还在干什么呢?打内战。
  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就开始考虑裁军方案,整编军队,把各地的部队都改编成正规化的国防军。李宗仁回忆录里对这个讲得比较清楚。委员长当时的打算是把地方部队最好都裁掉,就剩下中央军算了。但是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他们都不同意,认为打仗的时候地方部队是主力,功劳最大,怎么要裁军了,反倒是要先裁地方部队。几个地方部队里面,晋军战斗力最弱,所以委员长就提出来一个方案,把桂军和冯军都多裁一点,然后中央军和晋军基本保留。阎老西儿对这个方案当然很支持。会上吵得不可开交,到后来冯玉祥干脆请假闪人了。委员长就指示老阎把冯诱骗到太原,然后软禁起来了。等到桂军反蒋失败,老阎着急了,才把老冯又请出来,两个人一起反蒋。老冯的部队负责打仗,老阎负责供应。结果委员长又分化瓦解,把老阎给分化出去了,老冯自己的部队里韩复榘、石友三这些人也被分化出去了,于是反蒋失败。然后委员长再拿出来一个裁军方案,将老阎的军,老阎这才着急了,联系桂军、粤军、冯军和奉军一起反蒋,打起了中原战争。西北军战斗力比较强,一度占据优势,并制订了一个庞大的攻势计划,但是碰上下雨,没能执行,主动权就转到委员长这边了。关键时刻,张公子表现了他的反骨崽本质,突然入关“调停”来了,与中央军夹击冯阎,冯阎于是失败。
  就在这个时候,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倭寇把东北占了,张公子不战而退,放弃了东北。转过年,倭寇又借故寻衅,在上海发动了淞沪战役。这时候在上海驻防的是蒋光鼐、蔡廷锴的19路军,孤军苦战了一个多月,委员长说是要坚守待援,但是中央军却迟迟不来,最后只能妥协了事。而且19路军抗日不但无功,反而成了罪过,委员长就将19路军调防福建,逼着他们去参加围剿中央苏区。其实蔡廷锴还参加了南昌起义,当时是师长,后来才脱离部队走了的。蔡到了剿共前线才知道这不是个好差事,委员长又借机缩编,还准备和粤军夹击19路军,这才激成了闽边。蒋光鼐、陈铭枢和蔡廷锴在福州还搞了一个中华共和国政府,并且跟红军达成了和平协议。然后蔡廷锴又联络粤军和桂军,准备将部队在衡阳集结,然后沿现在的京广线北上抗日。委员长当然是一边政治交涉,一边调集部队,准备扑灭。这时候红军是教条主义当权,所以没能配合蔡廷锴他们作战,反而在中央军南下的时候主动让开了道路,让中央军去打19路军。最后这个事情没能搞成。
  再接下来,就是华北的方振武、吉鸿昌的部队号召抗日,并且将隐居泰山的冯玉祥请出山。这时的冯已经是落汤的凤凰不如鸡,原来的西北军系统已经做鸟兽散,而且他在绥远夺的就是他原来的部下宋哲元的权。冯举家迁往绥远,组织了抗日同盟军,并且发动了对倭寇的作战,还收复了几个地方。这时候委员长不但没有支援,反而要求冯解散抗日同盟军,并派部队北上。这时候倭寇也调集部队,准备向抗日同盟军反攻。冯看抗日无望,只好通电下野,解散了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方振武和吉鸿昌不服,继续坚持抗战,被委员长和倭寇夹攻,并且抓住了方吉二人。方吉逃出生天后,吉鸿昌避居天津,后来潜返华北,还是被抓住处死了。
  这还不算完,这两次抗日高潮被扑灭下去后,粤军和桂军联盟,又发动准备抗日了,而且要求委员长放开湖南、湖北和河南的北上通路,并且将部队集中到了衡阳。委员长当然是故伎重施,拉拢收买,分化瓦解。粤军的前锋部队是余汉谋师长,委员长给余许以高官厚禄,余汉谋立刻率兵从前线的衡阳折返广州,陈济棠也下野去了香港,这次又没搞成。再接下来就是1936年,红军已经到了陕北后,桂军在西南发动,组织部队,呼吁全国抗日,可惜事机不密,又功败垂成了。
  这时候委员长不知道中日必有一战吗?当然知道,但是委员长坚持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必须先把内部整理好了,然后才能与倭寇作战。更要紧的是,委员长很清楚,各地巨头们虽然都是以抗日相号召的,但是经过中原大战,实际上地方部队的损耗已经相当大了,没有恢复起来。实际上这些地方上的抗日军事动员最终都能被委员长扑灭,就是这个原因。经过中原大战,粤军、桂军和阎军这几个当时主要的反蒋力量都联合起来,也不是中央军的对手。所以委员长很清楚,如果他俯顺民意,真的举全国之力与倭寇一战,以收复东北,那么肯定是要以中央军做主力的。可以说,这时候委员长离翦灭地方诸侯完成真正的统一已经不是那么遥远了,而一旦开始抗战,中央军肯定要充当主力,消耗必然大于地方部队,那么也就不能完成统一了。所以委员长一直坚持说,攘外必先安内。
  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地方部队的抗日热情的情况。在华北与倭寇直接对峙的是宋哲元的29军,所部编有四个师,加上地方保安部队,人数约在十万左右。但是卢沟桥抗战一开始,宋哲元并不打算全力抵抗,而是主动后退,稳定阵线,要求中央派部队增援,并且给以财政上的补充和支持。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张公子也向委员长提出过近似的要求。所以委员长在这个事情上就很费踌躇,一会儿说要与倭寇决一死战,一会儿又说要继续谈判。甚至到华北抗战已经全面开始了,他的庐山谈话也已经发表了,他还是希望能由国际上调停,达成妥协。
  淞沪战役前,张治中曾向委员长建议先发制人,委员长虽然表示同意,但是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而且没有作出相应的部署。所以淞沪战役虽然在国军的战史上也可以算是英勇悲壮了,效果却差得一塌糊涂。原因就在于,委员长并没有下定决心真的与倭寇全面作战,所以他没有集中部队,而是根据倭寇增兵的情况不断向根本不是好战场的上海不断增兵。整个战役先后投入的达到六七十万人之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国军精华,但是却没能解决倭寇。而且,在这种态势下,委员长没有采用大兵团围歼的战法,而是分批次轮战,让各个部队都久战疲惫,破损不全。战役持续了三个月,倭寇在杭州湾登陆,抄袭国军后路,形成夹击之势,委员长只好下令放弃上海战场,退到苏嘉国防工事线上再做抵抗。但是这些部队指挥系统紊乱,又都是久战疲惫之师,一撤退就成了大溃败,到了苏嘉国防工事,居然找不到钥匙进门,只好践踏而过,一口气跑到了南京一带。
  委员长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这个仗是打给国际友人看的,他是想在上海这个帝国主义势力错综复杂的地方打,打到列强顶不住了再出来调停。所以整个战役完全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不知道战役要达到什么目的,也不知道这仗到底怎么个打法,反正就是死了一批换一批上去,再死了再换。所以说,委员长不是不抗日,而是没有决心,总是摇摆不定,在战与和之间徘徊,坐失战机。而倭寇则一步一步前进,积少成多,终于在大陆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反观我朝开国后才一年,米帝在朝鲜登陆,人民志愿军马上就上去了,这才没有让帝国主义力量再度进入天朝。仅此一点,委员长与毛主席的差距就可以看出来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