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民主論壇

仇恨源於争夺,幸福起於分享,公正是秩序的基础。 人类文明的进步来源於对公正的追求。

Name:
Location: Canada

Sunday, July 20, 2008

伊拉克沦陷真相

作者:何必
或许,我们在所谓的全球化、市场化、民主化、自由化等等听起来就让人心潮澎湃乐不思蜀的原则与理想当中,浸淫得太久,以至于习以为常地感觉它们丫挺的就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民运人士当中,在美国的方觉根本否认这个世界有什么多元化的构造,说这个世界只有美国一元。如果像我这等在中国的社会最底层的混混儿,以孤陋寡闻到了井底之蛙的德行样,说出这样的话来,也许还可以被一笑了之的话,那么像方觉这样的号称要引领中国未来的主儿们,以及像在国内却得到美国鬼子资助的余杰等所谓精英的狗日的们,如此臭不要脸地唯美国马首是瞻,就很是让人哭笑不得了。
如果这个世界真让美国鬼子拿去糟蹋,会是什么样呢?
咱们不妨来看看这个。
你可能会纳闷,一群人站在这里,你们的诉求是什么?这让我哑口无言。我相信,如果你知道真相,你将不会这样问我。当天空洒下含着血腥的雨,当地上长出剧毒的稻谷,当微风悲鸣彷佛孤儿寡母的哭声,语言便到了尽头,你还会有什么诉求?伊拉克很远,但人心的距离并不远;战火蔓延,生命何辜?我为此惆怅,难道你真能释怀?
http://palinfo.habago.org/archives/2008/03/13/05.47.27/index.php?page=1
纪念若雪巴勒斯坦信息网制作
2008. 3. 6.
当萨达姆为恶时,美国却努力拉拢之,并协助发展生物武器,藉之与伊朗对抗
*派驻瑞士的德国报纸《Die Tageszeitung》记者 Andreas Zumach,根据伊拉克政府提供给国际原子能总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及联合国的一份厚达一万一千八百多页的原始资料,于2002年12月17日为文指出:1980年代,美国国防部、农业部、能源部和商业部,协助包括全世界最大的建设公司Bechtel 在内的二十四个美国跨国企业,提供伊拉克发展大规模生化毁灭武器的原料及相关配备与技术,授权把数十种生物武器运往伊拉克,其中包括多种炭疽菌。美政府并秘密提供伊拉克发展核武的相关实验室配备及原料,提供数十亿美元,并协助训练核武专家,同时也透过智利一家公司,提供萨达姆大量集束弹。当年Bechtel公司的执行长,正是美国国务卿舒兹(George Schultz)。美国取得该份密件后,删除与美国政府相关的其中九千页,企图阻止原始资料面世。
*上述密件相关报导请见
http://www.democracynow.org/2002/12/18/top_secret_iraq_weapons_report_says;
Bechtel的部份,参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3/apr2003/bech-a29.shtml。
*1983年10月21日,萨达姆对美国的敌人伊朗投下第一枚生物武器。据上述密件及美政府解密档案显示,1983年美国国务院情报上写着:「伊拉克几乎每天都向伊朗使用生物武器」。里根政府竟为此感到鼓舞,于是于1983年11月3日,派遣特使前往觐见萨达姆,该特使便是2003年负责侵略伊拉克、处死萨达姆父子兄弟一家人的美国防部长伦斯斐(Donald H. Rumsfeld)。
*在伦斯斐与萨达姆的该次会面中,美伊双方讨论油管合作及美援事宜,相谈甚欢。美方称赞萨达姆是民主世界的「忠实盟友」,正如当年称赞对抗苏俄入侵阿富汗的宾拉登是「维护自由的斗士」。此次会面,居间穿针引线者正是Bechtel公司的总裁—舒兹,而Bechtel却也正是伊拉克战后重建的少数内定得标、获取巨额暴利的公司之一。
*1983年 12月 22日,当时的美国政治事务副国务卿 Lawrence Eagleburger ,签下备忘录,促请政府尽速展开各项资金转移及技术援助伊拉克。(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3/apr2003/bech-a29.shtml)
*1988年 3月 15日至19日,萨达姆下令以化学毒气攻击库德族村落Halabja,造成五千平民死亡。英美两国当年不但动用否决权,阻止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谴责及经济制裁,美国更企图以假情报把毒气事件嫁祸伊朗。
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当萨达姆开始不听话时,美国便开始进行有计划的侵略
*1990年8月2日,萨达姆以科威特超产原油并窃取边界油田为由,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6日,美国以推翻萨达姆、拯救伊拉克人民为由,成功主导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广受世人批评的非人道禁运。
*1991年1月 17日,美军发动第一次波斯湾战争。
*根据美国前司法部长Ramsey Clark 于2000年 1月 26写给联合国安理会成员的一封信(http://www.mustaqim.co.uk/ipb-archive/commonsense/iraq30.htm),美军在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头一个月内,投下八万八千五百公吨的炸药,威力相当于七个半的广岛原爆;他并指控美军蓄意轰炸如水库及自来水厂等民生设施,制造重大伤亡。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2003年 2月 14日报导: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第二大城Basra和科威特之间沙漠公路上,有一万多名弹尽援绝伊拉克士兵与逃难平民,包括上千名妇女小孩,美军先以压倒性武力堵住去路,再由空中扫射,并发射具大规模杀伤力之丛集飞弹(Cluster Bomb)及八十年代已禁用之烧夷弹(Napalm),接着英美联军用坦克及军用推土机,把这一万多人不管死活全给埋了。
*参与活埋的一名美军接受美公共电视「前线」(Frontline)访问时说,「感觉就像在打野鸭、射水桶里的鱼」。英著名评论家Robert Fisk说他亲眼目睹 ITV记者拍到一群野狗啃食尸体画面却隐而不播。美国士兵 Joe Queen因「表现优异」获铜质勋章,他受访表示:「很多同袍吓坏了,但我觉得还蛮爽的。」上校 Anthony Moreno 说他「看到许多填满人体的壕沟,有些手脚还伸出地面。」指挥官 Lon Maggart 反驳各界批评说:「我知道把人活埋很恶心,但若派兵进壕沟先一个个刺死再埋,岂不更恶心?」
*英国「医学教育信托」(Medical Educational Trust)估计: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初期一个多月内,直接杀死大约一至两万名伊拉克人。
*根据一项1993 年的研究(引自比利时Wim De Ceukelaire医师的一篇文章 “U.S. and British War Crimes Ravage Public Health in Iraq”,中译见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0905.html),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直接或间接导致二十万零五百名伊拉克人的死亡;其中包括两万三千名妇女和七万四千名小孩。大部分的死亡—约十一万人—起因于英美长年在伊禁飞区空袭、蓄意破坏伊国基础建设所导致的公共卫生恶化。
借口保护库德族人及什叶派,美军进行长达十一年的非法轰炸,为2003年的入侵铺路
*1991年 3月3日美伊达成停火协议。但其实不仅没有真正停火,英美法三国更以保护库德族人为借口,于1991年 4 月入侵伊境,规划所谓「安全区」。
*1992年 8月,美军更以保护什叶派为由,进一步擅自规划「禁飞区」,不准伊拉克任何飞机(包括民航客机)飞入此一区域,违者一律击落。此区面积约占伊国土三分之一,伊主要空军基地及部份大型油田集中此区。
*1996年 9月,美军宣布扩大一百二十公里的禁飞区,直逼首都巴格达,几乎完全剥夺伊国国内空中飞行权利。联合国宣布禁飞区及安全区之设立侵犯伊国主权,但美国照干不误。
*禁飞区内,伊飞机不得进入,但美军却来去自如,常以各种莫须有的借口对伊各项民生设施及军事目标进行轰炸。据各国际人权团体估计,此举约直接造成三万名伊拉克平民死亡,数十万人伤残,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据英国著名记者 John Pilger 2002年 12月20日在《The Mirror》的一篇文章 “The Secret War on Iraq” 指出:单是在 1997 年7 月到 1999 年 1 月这 18 个月间,美军就出动了三万六千架次轰炸机,对着早已没有任何空军和现代防空炮火的伊境内任何民生设施或军用目标狂轰滥炸。不只如此,美军更分别在 1995 和 1997 年,用轰炸机和坦克车掩护五万名土耳其军队入侵伊拉克,屠杀伊平民及库德族人。美国却不断对外宣传说禁飞区及安全区之设立是为了保护库德族人,是「库德族人的天堂」。2000 年 12 月,土耳其地面军队,在美国军机和坦克掩护下,再度入侵伊拉克,摧毁数十村落。2003年美军占领伊拉克后,五角大厦才首度承认自 1991 年以来,美军在禁飞区一共出动二十八万架次的轰炸机,平均每天出动轰炸机七十架次。
*2003年7月 20日《纽约时报》报导:美空军总司令 Michael Moseley 表示,禁飞区的轰炸,是在为既定的地面入侵计划「做出铺路工作」,而这个铺路工作,从2002年 6月起更是积极进行,单是入侵巴格达之前九个月内,就执行了两万一千七百三十六次轰炸。换句话说,美对伊之侵略,是一项计划已久的既定政策,它并非始自2003年3月,而是始自1991年。十二年之间,没有一天没有轰炸,藉以削弱原本具有强大空中武力的伊军,为地面入侵及全面占领做所谓「铺路工作」。
四项反人道战争罪行:任意攻击平民,反人道禁运,蓄意破坏伊国净水设施,并以各项重大民生设施为攻击目标
*除禁飞区轰炸外,自1991年起,美国逐年非法扩张禁运范围,连抗生素及医疗用麻醉药品、净水原料及诸多民生物资都被管制进口。
*各方一致估计,反人道禁运措施加上美军针对伊国基本民生设施(例如水库)持续数年之「禁飞区」非法轰炸,使得原本在中东世界首屈一指的伊拉克公卫条件急遽下降。在1991至1998年之间,至少超过一百万伊拉克人死亡,其中五十万是五岁以下儿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1997年11月报告指出:约有九十六万名五岁以下伊拉克儿童因禁运正处于饥馑状态。
*伊拉克卫生部统计:截至1997年8月为止,禁运已造成一百二十五万名伊拉克儿童死于饥饿或疾病。该数据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附和。
*联合国安理会设置的人道小组(Humanitarian Panel)于1999年3月提出报告如下:「伊拉克由禁运前的相当富裕,变成目前的大规模贫穷,此一事实可以从其婴儿死亡率之跃居世界最高者之一看得出来;23 % 的新生儿体重不足;四分之一的五岁以下儿童长期营养不良;59 % 的居民无法经常有干净饮水;83% 的学校需大幅重建。」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报告(http://www.unicef.org/infobycountry/iraq_statistics.html),伊拉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自1990年禁运以来,逐年递增;1990年为每千人死 50 人,1999年增为每千人死 125人;一岁以下的死亡率则由 1990年的40增为1999年的102。
*根据美前司法部长Ramsey Clark 于2000年 1月 26写给联合国安理会成员的一封信(http://www.mustaqim.co.uk/ipb-archive/commonsense/iraq30.htm),伊拉克五岁以下儿童死于一般可治疗疾病如感冒与肠胃炎及营养不良的人数,在1989年至1999年十年间,足足升高十一倍;1996至1999年,每年更有超过二十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体重少于2500公克的初生婴儿比率由1990年的4.5% 升为 1998年的24.1%,约为五倍。儿童营养不良在1990年以前很少见,仅有九万七千人,1998年却飙高为一百九十一万人,将近20倍。
*据Clark前述信件,95 % 私人公司停业或倒闭。
*联合国副秘书长 Martti Ahtisaari 1991 年带领调查团至伊拉克,调查禁运后果。他说:「过去我们所见所知的任何事物,都无助于我们接受这样的破坏景象—宛如世界末日(near-apocalyptic condition)。」
*联合国负责主管伊拉克人道事务主管 Denis Halliday 说,伊拉克原本具有中东首屈一指的公卫与医疗水平,不输给西方中高收入国家,禁运后却回到一种「前工业时期」。Halliday于1998 年10月愤而辞职表示:「我们正在毁灭一个国家,事实就是这么简单和恐怖,禁运是非法且不道德的。」他并以「种族灭绝」(genocide)来形容禁运所造成的大量人命伤亡。
*Halliday 的继任者Hans von Sponeck,不久也以辞职表达对非人道禁运的抗议。
*1996 年 5月11日,前美国国务卿(当时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欧布莱特(Madeleine K. Albright)接受CBS「六十分钟」节目的访问时,承认禁运杀死了五十八万五千名伊拉克儿童,但她说:「我们认为这个代价很划得来。」
*据Abu Spinoza发表于 http://www.pressaction.com/pablog/archives/000990.html#000990 的文章:「美军在第一次波湾战争时就发现,伊拉克供水设施会因禁运而遭受严重影响,因为禁运将无法进口纯化水源的设备和化学药品。美方这些战争策动者也相当明白这项影响将会造成伊拉克人民的大量死亡,或引发各种疾病与传染病。他们很清楚这些后果,却仍将禁运加诸伊拉克人民身上,造成巨大灾难。由于无法得到干净水源,伊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变得十分凄惨,而这些景况正是美国所预期会发生的,因为那根本就是他们在细心推敲计划下的预期结果。许多美国国防情报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的解密文件,揭露了这项事实,那就是美国处心机虑、明知故犯地进行这些违法行为,蓄意利用破坏伊人赖以为生的水资源,以达成削弱伊国国力的目的。」对此做出各项调查的是美国乔治华圣顿大学教授 Thomas Nagy,其相关研究资料请参见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0671.html。
*Thomas Nagy教授的研究中这么说:「轰炸民生设施是美国空军的攻击宗旨,且已行之数十年之久。解密文件中同时还有美国空军最高职位-美国空军总司令 Ronald E. Keys 将军的签署核可,该文件发布尔日期是 1998 年 5 月 20 日。」Thomas Nagy教授说:「这把我吓坏了,这等于是说:战犯行为就是美国的对外政策!这明显违反了日内瓦公约第一款第 54 条:任何情况下,绝对禁止破坏或干扰平民赖以为生之设备的功能,包括净水设备。」此事亦被WSWS报导,参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2/dec2002/medi-d06.shtml。
一千个谎言发动的战争
*伊战前仅有不到 3% 的美国人相信伊拉克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但官方凭着捏造假情报、炒作无数荒唐谎言做为侵略借口,相信伊拉克与911有关者,居然在数月之内迅速窜升至 70-80 %。
*2003年3月 20日,美军挟着所谓「民意」正式发动地面侵略战争。
*2003年4月 9日,美军占领巴格达,萨达姆政权瓦解,诸多伊政府官员被捕入狱或处死。
*2003年 7月 13日,英国《独立报》列举英美入侵伊拉克的二十个漫天大谎,连所谓「拯救女兵林奇」的感人故事也证实是美军自导自演的一出戏。(http://www.commondreams.org/headlines03/0713-01.htm)
*总部设于华盛顿的政策研究机构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于2008年 1月发布一项高达38万字的大型数据库(http://www.publicintegrity.org/WarCard/),一一指证美国政府竟然捏造了高达 935 个谎言欺骗世人,藉以发动侵伊战争,夺取中东石油利益。
*WSWS 于2008 年1 月26 日发表《Study documents nearly 1,000 lies from Iraq war propaganda campaign》(一千个谎言发动的战争)。(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8/jan2008/lies-j26_prn.shtml)
*近千个谎言中,主要是捏造假情报(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学生作业做为所谓「情报」),指控萨达姆与宾拉登连手发动 911 攻击,并指证历历绘声绘影地说伊拉克具有足以杀死数亿人口的生物武器。联合国首席武器检查官、大规模毁灭武装委员会主席(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Commission)Hans Blix于战前便明确表示此项情报不正确。2004年 2月 8号 Blix接受英国国家广播电台(BBC)访问,再度指控英美为发动侵略战争,蓄意提出不实指控。
*联合国专责伊拉克大规模武器检查事务的武检官Scott Ritter,于2003年 5月6日对英国媒体《The Telegraph》表示,美国之指控伊拉克,纯粹是一种「谎言」。Ritte并且把布什与希特勒相提并论,他说:「我看不出来美军侵略伊拉克跟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有什么不同」。
*占领伊拉克后来年(2004),美国国会亦一一证实战前各项指控不实,包括所谓伊拉克进口核武原料等情报全然虚假,惟布什及其发动战争之七人小组,至今不愿对此负责。
*英国布莱尔政府,战前亦大力配合美国发送各项如今也已证实全属刻意虚构的假情报,例如指控「伊拉克有能力在下令攻击的45分钟内,发射生物武器」,布莱尔并与美国一致宣称,其中肉毒杆菌和炭疽菌等,足以瞬间杀死数百万人。
*入侵巴格达的过程中,主流媒体所配合散布的上千个所谓「战争故事」,亦多属虚构或扭曲夸大,其中最著名的是营救女兵林奇(Jessica Lynch)的故事,纯粹是美军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另外,媒体在战争进行中时,亦不时配合美国政府发送有关「已经找到大规模毁灭武器!!」的新闻,以便减缓各地反战示威的压力。这一切有利于侵略的报导,事后证明全属子虚乌有。
大量贫铀弹的辐射伤害,造成癌症病患及畸形儿比率遽增
*根据CNN 报导,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美国至少发射九十四万颗贫铀弹(Depleted Uranium),约三百多公吨。2003年第二次入侵,投下四至十倍以上的贫铀弹数量,约一千一百公吨至三千公吨之间。(参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3/may2003/depu-m29.shtml及CADU—Campaign Against Depleted Uranium 网站:http://www.cadu.org.uk/ 及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may2005/iraq-m10.shtml)。
*贫铀弹的伤害:辐射半衰期四十五亿年。联合国于1999年三月发表一份有关贫铀弹对伊拉克健康影响之研究于《British Medical Journal》(英国医学期刊),指出南伊拉克在1989至1994短短五年之间,癌症罹患率升高七倍。一般认为可能和贫铀弹的辐射有关。
*神秘的「巴尔干症候群」,也被认为与北约军队在1999年对科索沃使用贫铀弹有关,当时投射数量仅有十公吨,不及两次波斯湾战争的一百五十分之一。
*奉命率领贫铀弹调查团至伊拉克调查的美陆军健康物理学教授Doug Rokke表示,他在调查结束后,自己体内竟然有超过正常值五千倍以上的辐射剂量,他怀疑这与贫铀弹有关。他说:「我的调查团里的人员,已经有人死于癌症,有些则已离死期不远」。(参见John Pilger 于2001年1月 22日发表于《The New Statesman》的文章 “Iraq: the great cover-up”。)
*2001年1月,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因为贫铀弹之疑似高度致癌性,投票一致通过要求联合国禁用贫铀弹。2002年8月,联合国发表一篇文章,认为贫铀弹的使用违反传统武器公约及各项国际人权条款。
*1991年,「英国原子能部」(UKAEA—U.K. Atomic Energy Authority)提出警告说,「仅仅吸入用于第一次波斯湾战役中百分之八的贫铀颗粒,将有三十万人死亡的可能」。1991年11月10日英国《独立报》,记者Nick Cohen在其一篇题为Radioactive waste left in Gulf by Allies 的报导中,揭露「英国原子能部」的一份秘密报告指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的贫铀弹若为40公吨,「将可能有五十万人面临死亡」。
*关于贫铀弹相关信息,亦请参见 http://www.totse.com/en/bad_ideas/guns_and_weapons/duinfo.html 及各个反贫铀弹组织。
*身为英国医学皇家学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一员的伊拉克癌症专家Jawad Al-Ali医师,告诉英国记者John Pilger说:尘埃夹带着辐射,「连风都带来死亡。」「我们自己的研究指出,战争一开始五年内,这地区(指南伊拉克)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将罹患癌症…我大部分的家人事实上都已得到癌症,然而我们家并没有癌症的家族史。连这所医院里的员工,也都纷纷遭池鱼之殃。我们正在经历另一个广岛核爆。当然,我们并不知道造成污染的原凶到底是什么。我们怀疑是贫铀弹,因为不可能有其它的解释了。」(参见John Pilger 于2001年1月 22日发表于《The New Statesman》的文章 “Iraq: the great cover-up”。)
*根据WSWS 2005年 5月 10日报导,除了致癌,贫铀弹也很可能和伊拉克遽增的畸胎发生率有关。1989年畸胎发生率是十万分之十一,2001年却升高十倍,变成十万分之一百一十六。(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may2005/iraq-m10.shtml)
*巴斯拉大学(Basra University)医学院的研究发现(http://www.iacenter.org/depleted/du_iraq.htm),某些贫铀弹高污染区,十五岁以下儿童的癌症罹患率亦从1990至1999十年间,升高3.4倍。2005年则增高到五倍以上。更骇人听闻的是,儿童癌症患者中,五岁以下的,过去仅占13%,2004年却升高到56%,原因可能与幼儿较易因辐射而致癌有关。(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may2005/iraq-m10.shtml)
*美国至今依然对外坚持贫铀弹对人体及环境均无辐射危害。但实际上,美国防部早在1991年便已承认:「贫铀弹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威胁,主要是经由水源散布。」(Associated Press, “Iraq - Chemical Weapons”, 12 November 1991 (引自 D. Albright & M. Hibbs, Iraq’s Bomb: Blueprints and Artifacts, Th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January/February 1992, p. 30.))
*参与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的美军,四分之一(约十五万人)罹患所谓「波斯湾症候群」,普遍认为与暴露于贫铀弹污染的辐射环境有关(辐射值高于正常值数千倍以上)。(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may2005/iraq-m10.shtml)
具大规模杀伤能力的集束弹
*除贫铀弹之外,美军更在伊拉克投下具有大规模杀伤能力的集束弹(Cluster Bomb),杀伤范围足以涵盖两个美式足球场,大面积毁灭一切生物。每一颗集束弹母弹里头,大约含有650颗子炸弹。其中大约10% -40 % 的子炸弹不会当场爆炸。
*目前美军在伊境内估计留下大约一千两百万颗未爆集束弹及传统地雷。未爆集束弹外观似玩具,捡拾之际便爆炸,宛如「杀伤人员地雷」。联合国及许多非政府组织企图协助伊拉克清理,但美政府拒绝交出轰炸地图。越战的情况也一样,美政府以涉及国防机密为由,拒绝交出轰炸地图以供拆除人员清理未爆弹或地雷。
*联合国裁减军备研究机构(Uni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Disarmament Research)与比利时国际残障组织(Handicap International Belgium)于2007年 5月 16日发表联合研究报告(http://en.handicapinternational.be/download/0606_WEB_FINAL_REPORT_HI_BD.pdf)指出,未爆集束弹受害者98 % 为平民,特别是儿童,遗祸数十年,而且大片农地或林地将无法再进入耕种。目前全球仍约有四亿四千万颗未爆集束弹,分布于全球 23个国家,主要分布于美军入侵的伊拉克及阿富汗两国,另外还包括黎巴嫩,为以色列于去年(2006年)以黎战争所投下。
*有关集束弹资料,请见http://www.stopclustermunitions.org/ 或http://www.clusterbombs.org/ 或 http://en.wikipedia.org/wiki/Cluster_bomb。
*联合国于2007年 5月 23日至25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会议,企图比照1999年通过的国际禁雷公约,希望在2008年能全面禁用集束弹。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卸任前特别呼吁立法禁用集束弹。
*据BBC 2006年 11月 5日报导,英国国际发展部部长Hilary Benn认同禁用集束弹,起因于2006年以黎战争,在短短34天内,以色列在黎巴嫩境内留下一百多万颗未爆集束弹。拆除未爆弹所需经费极度昂贵,联合国协助清除之,英国亦为此捐献黎国两亿七千万英镑(约合台币两百亿)。
所谓民主输出与人权解放
*现有十六万美军驻扎伊拉克,其占领方式与占领阿富汗一样,采分而治之,以武器及金钱支持各地军阀割据,使之互相对抗,形成现代封建制度,而美国则是宗主国,藉此瓦解各地反美势力,并阻挠中央统一政府之建立,惟此举却使伊拉克陷于准内战状态。
*据WSWS 记者Henry Michaels 2003年 4月 8日报导,美国中情局在伊拉克有计划地以暗杀手段,大量杀害对美国不满的伊拉克平民及政治异己或不听话的记者。该报导并指出,同样由中情局执行的暗杀政策并不陌生,例如 1953年在伊朗策动暗杀政变,培植残酷独裁傀儡政权,让原本的巴勒维王朝复辟;例如,1973年以同样手法推翻智利民选总统 Salvador Allende,造成三万多智利人死亡;例如在越战进行恶名昭彰的所谓「凤凰计划」(Operation Phoenix),中情局在美国会听证会上承认暗杀六万多名越南「特务」。记者表示,美国口中的所谓恐怖份子,比起美国过去几十年来的恐怖行径,直如渊壤之别。
*对于伊拉克民众和平示威,美军动辙开枪镇压;残酷刑求逼供及虐待取乐的报导从不曾间断,美政府甚至企图合法化境外刑求。
*根据英国非政府组织Iraq Occupation Focus统计(http://www.iraqoccupationfocus.org.uk/),至少有六万五千名伊拉克人曾遭美军逮捕;2007年 8月 15日华盛顿邮报报导,现仍约有三万七千多人囚禁狱中。各项数据参见:2007年11-12月号VOICES NEWSLETTER Vol. 53 (http://www.voices.netuxo.co.uk/library/letter_novdec07.htm)。
*根据 CSIS(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7年 8月
6日的研究报告(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080607_iraq-strategicpatience.pdf),预估2008年年底遭持续监禁者将高达五万人。2007年 10月 11日发表的「联合国人权报告」(UN Human Rights Report)认为其中「大部份很可能是」在毫无罪名下遭非法逮捕,并遭到「例行性」而非偶发性的刑求或虐待;其中包括近千名十六岁以下儿童。
*美国情治单位官员认为(http://realcostofprisons.org/blog/archives/immigration/index.html),被逮捕的伊拉克人有 70 %-90 % 是「纯粹抓错」了。
*据英国BBC 2004年 6月 15日报导,刑求或虐待是「来自上级的命令」,报导并指出,关塔那摩基地最高指挥官 Geoffery Miller访问伊拉克时这么说:「他们(指伊拉克囚犯)就是狗!如果你让他们有一秒钟的时间以为自己不是狗,那表示你已经对他们失去控制了!」
*各国际人权团体例如「国际特赦组织」指出,世界各地数百万人的人权,在英美反恐口号下,持续受到更多的侵害,世界人权发展严重倒退。
*据「国际特赦组织」会长 William Schulz于2005年 6月6日接受美国《Fox News》记者访问时指出:美军在全球各地设立监狱,其中许多是秘密监狱,类似集中营,对政治异己或全然无辜者进行无限期非法监禁及任意刑求,甚至秘密处决。William Schulz 并指控恶名昭彰的关塔那摩基地(Guantánamo Bay)是「当代的古拉格群岛」。(布什对此批评表示愤怒!)(http://www.cnn.com/2005/US/06/05/amnesty.detainee/)
*根据ABC/BBC 2007年在伊拉克进行的联合民调(http://www.voices.netuxo.co.uk/library/letter_novdec07.htm),72 % 的伊拉克人认为,美军之占领伊拉克,使得治安更形恶化;98 % 的逊尼教派及 84% 的什叶派希望美军撤离伊拉克;61 % 的人认为,就整体而言,伊拉克在各方面比萨达姆时代更差;57 % 的人认为,武装攻击美军是「可接受的」。
美国一手打造的人间炼狱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卫学院所主导,联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Les Roberts等人,发表研究于英国医学期刊《The Lancet》Vol. 364, Issue 9448, 20 November 2004,指出美侵伊之后十八个月内,造成十万人死亡。2006年,同一研究团队于《The Lancet》Vol. 368, Issue 9545, 21 October 2006提出第二篇论文,研究期间至 2006年 6月为止,估计约有六十五万五千名伊拉克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伊拉克卫生部发表共同研究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Vol. 358, Issue 484, January 31, 2008,指出伊战后三年内,约有十万至二十二万三千人死于战火。
*英国市场研究机构Opinion Research Business,在伊拉克进行一项为期两年的全国性调查,2007年 9月发表研究结果指出(http://www.opinion.co.uk/Newsroom_details.aspx?NewsId=78 ),自美军入侵四年内,约有一百二十万名伊拉克人死亡,一百万人伤残,四百多万人沦为难民(约占伊总人口六分之一)。报告并指出,美军暴行已远超过1994年的卢安达种族灭绝大屠杀之八十万死亡人数。
*面对各方质问,美国国务卿鲍尔(Colin L. Powell)公开表示:「我们对计算伊拉克死亡人数并不怎么感兴趣。」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于2003年 9月 23日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伊拉克两千六百万总人口中,将近一千三百万人「处于极度贫穷而无法获得基本的营养」,数百万人处于长期营养不良。
*联合国 2002 年估计,伊拉克两千六百万人口中,约有 55 %(约一千四百万人)处于「贫穷」,20 % (约五百二十万人)处于「极度贫穷」。(参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2/dec2002/medi-d06.shtml)
*联合国难民署(UNHCR)2007年9月资料指称,伊战创下中东自以色列建国以来史上最大一次难民潮,约有四百二十二万人成为难民,占伊总人口五分之一,其中包括220万境内难民,200万国际难民。难民数平均以每月五万人递增。
*根据「国际难民组织」(Refugee International)2008年 2月
4日的最新报告(http://www.refintl.org/content/article/detail/10452/ ),伊拉克难民已达将近五百万(境内境外各两百五十万),约占总人口五分之一。
*Oxfam(乐施会)2007年7月的报告(http://www.oxfam.org/en/files/bp105_humanitarian_challenge_in_iraq_0707.pdf/download)指出:截至2006年年底为止,两千五百万伊拉克总人口中,约有八百万名伊拉克人需要包括医疗、食物或饮水等各类形式的紧急救援;四百万人缺乏足够的食物;50% 的人失业;43% 人口处于「极度的贫穷状态」;80 % 的人口无法取得干净饮水; 40 % 的中产阶级及专业人员(包括医疗人员、教师及工程师等)沦为难民。联合国并多次发布新闻,吁世人正视伊拉克女性藉从娼谋生及儿童沦为奴工的惨况。
*根据FPIP(Foreign Policy In Focus)2005. 8. 31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http://www.fpif.org/fpiftxt/467),失业率由战前2003年的 20% 升高至 60%。国民平均收入从八零年代的三千美元,降到2004年仅剩八百。
*伊拉克于 1989年国内生产毛额为 660亿美元,1992年却降到只剩千分之四不到,约仅两亿四千五百万。
(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2/dec2002/medi-d06.shtml)
*根据Inter Press Service 2006年 11月 10日的报导,70 % 的人失业率,68 %的人无法取得干净饮水。
(http://www.atimes.com/atimes/Middle_East/HK10Ak02.html)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07年 12月 21日发布报告,指出伊拉克截至2006年为止,大约有两百万名儿童面临营养不良、罹病与失学困境(其中中学生1996至 2005年之就学率,男孩 37 %,女孩仅 25 %,参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伊拉克基本资料统计:http://www.unicef.org/infobycountry/iraq_statistics.html)。巴格达以外地区有八成以上的人无法取得干净饮水;每个月平均有两万五千名儿童相继沦为难民。
*伊拉克五岁以下儿童约有27 % 长期营养不良。(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4/oct2004/iraq-o20.shtml)
*据Chronicle Washington Bureau 2007年 1月 16日Carolyn Lochhead 的报导(http://www.sfgate.com/cgi-bin/article.cgi?file=/c/a/2007/01/16/MNG2MNJBIS1.DTL),根据「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的统计,自美军于 2003年入侵后,至少两千名伊拉克医师被杀,250名遭绑架或失踪。许多医院直接遭受攻击,连救护车也因载送受伤的伊军而成为炮击目标。
*伊拉克医学会(Iraq Medical Association)于2006年 11月指出,各级医疗系统持续破坏,一百八十家医院中,九成被毁或因缺乏基本物资而无法运作,半数以上的医生成为难民。萨达姆执政时,看病或开刀基本是免费的,美军入侵后,医疗却变成一般人无法支付的高价商品。原本中东首屈一指的伊拉克公卫与医疗水平,倒退半个世纪。(http://www.zmag.org/content/showarticle.cfm?ItemID=11478)
*根据美国儿童人权组织 “Save the Children” 于2007年5月8 日发表的年度报告 State of the World’s Mothers Report (http://www.savethechildren.org/jump.jsp?path=/publications/mothers/2007/SOWM-2007-final.pdf)指出,伊拉克是全球儿童存活率退步最多的一个国家。于2005年,仍有十二万两千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一半是未满一个月的新生儿。自 1990年起,伊拉克儿童死亡率逐年递增。
*国际医疗慈善组织 Medact指出,因为干净饮水及饮食的缺乏,加上药物短缺及医疗人员本身大量伤亡或沦为难民,近九成医疗院所毁于战火或缺乏基本物资而无法正常运作,导致病死儿童中竟有七成死于极易治疗的一般腹泻与感冒。(http://www.zmag.org/content/showarticle.cfm?ItemID=11478)
*平均寿命大幅下降,男女均不及六十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4/oct2004/iraq-o20.shtml)
*《纽约时报》2004年 9月报导,约有一百个处理水质计划被提出,但却仅有四个计划「正准备」被执行,许多地区,六成的人基本上是喝含有各种污物与化学物质的水沟水维生。(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4/oct2004/iraq-o20.shtml)
*伊拉克伤病者缺乏基本医疗,包括缺乏抗生素及麻醉药物。一万两千所学校被毁。十个学生仅有一个拥有教科书。(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4/oct2004/iraq-o20.shtml)
*治安亦严重败坏,战前2002年暴力致死案件为 1800 件,2003年美军入侵后,增为6012件,2004年更增为 8035件。(引自http://www.fpif.org/fpiftxt/467)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排名,伊拉克在全球一百七十几个国家中,从 1990年的排名 50,下跌到 2000 年的第 126 名,2003年的第127名。2003年之后,与同样遭美军入侵的阿富汗及索马利亚等三个国家,因战乱而无法取得各项资料,故连续数年至今仍未被列入评鉴。(参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2/dec2002/medi-d06.shtml)
侵伊夺油计划早在 911之前数年便已着手
*美国以假情报诬指萨达姆参与策动911,但如前所述,美空军总司令 Michael Moseley 于入侵成功后承认,禁飞区的轰炸旨在为既定的地面入侵计划「做出铺路工作」;而这个入侵计划其实早在911之前便已着手布署。入侵目的主要就是夺取石油利益,并控制伊拉克做为其中东傀儡政权。
*着手侵略计划的主角之一便是美副总统钱尼,他同时也是白宫能源智囊 the Energy Task Force的主席。早在911的前两年即 2001年,该「能源小组」便在白宫频频与各大石油公司巨头密商伊拉克石油利益之种种「假设性」的分配,会议次数至少超过四十次。
*各方依据信息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要求公布会议内容,但「能源小组」拒绝。Judicial Watch and Sierra Club两个非政府组织,稍后提出控告并获胜诉;但钱尼仍拒绝,并以正副总统有权拥有机密文件的宪法所赋予权利提出上诉。
*华盛顿邮报于 2005年 11月 16日(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5/11/15/AR2005111501842.html)宣称获得部份秘密文件;2007年 7月 18日(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7/07/17/AR2007071701987.html?hpid=topnews ),获得更多文件,揭露包括 Exxon-Mobil Corp., Conoco, Royal Dutch Shell Oil Corp., 及British Petroleum 等几家大石油公司高层与白宫密商伊拉克石油利益的内幕。(另请参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Energy_task_force 及WSWS 2005年 12月 5日报导: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dec2005/oil-d05.shtml)
*据非政府组织 “Platform” 2007年 5月的一篇报告(http://www.iraqoccupationfocus.org.uk/resources/shell_factsheet.pdf),Shell石油公司是最早积极图谋伊拉克石油的几家公司之一,开战前几天,该公司高曾便与布莱尔在唐宁街十号会面,积极介入抢夺伊拉克石油。2003年 2月,入侵伊拉克的前一个月,美国Shell公司的前总裁 Phillip Carroll 便被美国驻伊拉克最高权力机构 CPA(the Coalition Provisional Authority)聘为资深石油顾问。2007年5月,伊拉克傀儡政权讨论新石油法立法草案,为英美掠夺石油铺下法律基础,Shell公司竟早在2006年 7月便已取得该法草案。
*新石油法目前遭受伊拉克各地工会及人民之强烈反对。许多国外非政府组织发起联署及抗争。2008年 2月 24日的「反对掠夺伊拉克石油日」,英国有26地发起示威,抗议各大跨国石油公司如 Exxon-Mobil、bp、Shell及美国政府窃取伊拉克石油。相关资料与报导请见http://www.handsoffiraqioil.org/。
假重建真掠夺
*美国占领伊拉克后,不但控制石油,掠夺重建利益,而且企图立法进行其它各项国家财产与天然资源之私有化工作,由发动战争者分而食之。主要获暴利者是当初急于拉拢萨达姆、协助其发展生物武器的Bechtel公司以及同样恶名昭彰的Halliburton,另外还有 Fluor公司,其董事之一便是前美国中情局CIA副局长、国家安全局局长Bobby Ray Inman。
*伊拉克各项巨额重建工程,往往内定而不公开招标,大部份由美国跨国企业取得,而不是委由更具有经验的伊拉克公司;所有得标的美国跨国企业无一不是具有强大政治背景。各媒体已报导各项相关掠夺重建利益案例,藏污纳垢,贪赃枉法。例如获得一百亿美元合同的 Halliburton,无法说明其中十八亿的适当用途。(引自:http://www.fpif.org/fpiftxt/467)。
*Halliburton这家不用竞标便能内定获得暴利的能源公司总裁,便是发动战争的副总统钱尼。Halliburton的子公司 Kellogg, Brown and Root 也同样不需竞标便获得七十亿美元的合同。(钱尼与Halliburton 的关系请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Halliburton 及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3/oct2003/iraq-o02.shtml)。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Joseph Stiglitz Stiglitz教授2008年2月 28日接受英国媒体《the Guardian》(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08/feb/28/iraq.afghanistan)访问时指出,Halliburton在单一来源的合同金额竟高达193亿美元。美政府为其护航的诸多实况,请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6/mar2006/hall-m01.shtml。
*比起Halliburton之大小通吃,Bechtel亦不遑多让,甚且有过之无不及。专门监督政府贪渎的非政府组织POGO(Project on Government Oversight)如此形容 Bechtel:「真是史上空前,一家公司竟然包下一整个国家的重建工程!」(引自 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3/apr2003/bech-a29.shtml)
*Bechtel高官云集,与美国中情局更是关系密切。例如,William Casey 是Bechtel 重要顾问,同时也是里根时期中情局局长。Richard Helms则是尼克松时期的中情局局长,担任Bechtel 的顾问。Leon McCartney 写了一本书叫High Places: The Bechtel Story,细数自1950年来Bechtel与中情局的种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Leon McCartney一书中并指出,Bechtel 公司早在1953 年,便深深介入美国的恐怖行动,推翻伊朗总理Mohammed Mossadeq 的民主政权,扶植巴勒维残酷傀儡政权。1965年,美国扶植苏哈托(Suharto),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左倾的Sukarno,并且展开对于亲共及反军政府人士的大屠杀,不到一年之内,杀害五十万至三百万人,Bechtel亦参与在这项恐怖行动中。过去数十年来,Bechtel 从中获取难以估计的暴利。(该屠杀行动死亡人数参见Robert Cribb, “Genocide in Indonesia, 1965-1966”,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Vol. 3, no. 2 (June 2001), pp. 219-239.)
*1965年底一直到1966年中,在印度尼西亚发生了类似纳粹德国1945年大屠杀的Holocaust。三十多年来苏哈托政权和以美国情报局CIA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地控制着新闻媒界掩盖封锁这场印度尼西亚历史空前的悲惨真相。死亡人数估计在十万至三百万人之间,但学界的共识约在五十万人左右。
*Bechtel 公司的副总裁 Jack Sheehan,本身亦是白宫国防委员会委员,为国防部长伦斯斐献策。Bechtel 的前任总裁则是恶名昭彰的极右人士Richard Perle,长年提倡所谓「先发制人攻击」,强烈鼓吹侵略伊拉克,并曾公开扬言美国应对敌对国家使用核武。因其诸多言论之邪恶不可思议,此人外号叫「黑暗王子」(The Prince of Darkness),里根政府时期曾担任国防部助理部长,并自1987至 2004年长期担任美国防部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是侵伊战争的幕后灵魂人物之一。(欲了解 Richard Perle,请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Perle)
*里根政府的国务卿舒兹,亦曾担任Bechtel总裁七年之久。侵伊战争前并担任以鼓吹侵略伊拉克为成立宗旨的极右团体CLI(The Committee for the Liberation of Iraq)的首席顾问。(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mittee_for_the_Liberation_of_Iraq)
*国际医疗慈善组织 Medact指出,预计2005年底完工的一百八十个医疗站重建计划,截至2006年11月,执行率为零。(http://www.zmag.org/content/showarticle.cfm?ItemID=11478)
*根据Inter Press Service 2006年 11月 10日的报导,「世界银行」估算未来十年重建经费是现有伊拉克年度医疗预算的六千倍。提供做为142所「初级医疗照护中心」的经费,才盖完 20所,便已花光,贪污严重。世界卫生组织以「令人震惊」来形容。(http://www.atimes.com/atimes/Middle_East/HK10Ak02.html )
*上述 Inter Press Service 报导中并指出,Bechtel 公司在获得巨额承包工程利益后,往往转包给其它一些施工质量不良的当地小公司,例如电力方面,每一户每日仅有两小时供电。因战乱情况一直未能平息,Bechtel于2006年底做出撤离伊拉克的决定,民众对此抱怨说:「美国除了偷我们的油,流我们的血之外,一事无成。」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Joseph Stiglitz 与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Linda Bilmes ,于2008年 2月出版一本合着 The Three Trillion Dollar War: The True Cost of the Iraq Conflict,指出伊战耗费美国三兆美元(这还不包括被侵略国伊拉克更为惊人的损失),若再加入入侵阿富汗,所需经费约在五至七兆美元之间。Stiglitz 还指出,伊战的直接惨痛代价之一就是油价的飙涨,已开发国家为此一年要多支出一兆一千亿美元,而开发中国家受害更是「极度严重」,例如直接导致十三个非洲国家国民所得减少 3%。(参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8/mar2008/stig-m01.shtml)
*Stiglitz教授2008年2月 28日接受英国媒体《the Guardian》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08/feb/28/iraq.afghanistan)访问时指出,美国一年援助非洲的费用总和,大约只能在伊拉克打十天仗。然而一兆美元却能在美国盖八百万栋房子,给四千三百万个学生提供奖学金,提供五亿三千万个小孩健康医疗费用。
*联合国估计,只需一千九百亿美元便能控制世界饥荒问题,艾滋病、肺结核、疟疾及各项与污水有关的疾病,也能获得相当程度的控制,其所需费用只不过是伊战费用的十二分之一。白宫发言人Tony Fratto 针对Stiglitz的批评,响应说,「伊战是为了美国后代安全幸福及国家安全的投资」。(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8/mar2008/stig-m01.shtml)
*非政府组织 “Platform” 2005年11月一篇研究报告,指证历历说:早在 911事件之前,美便处心积虑侵略伊拉克,而侵略的目的为的就是掠夺伊拉克丰富的原油;副总统钱尼在2001年5月一个秘密会议中表示:「波斯湾油田是我们的能源政策的主要焦点。」报告并指出,只要有12/63(约五分之一)的未开采油田落入美国跨国企业手里,保守估计将可获得740亿至1940亿美元的利润。石油之外,伊拉克还有丰富的天然气。报告指证各种假买卖真掠夺的私有化立法细节,称之为「明日张胆的掠夺」(http://www.platformlondon.org/carbonweb/documents/crude_designs_small.pdf)另请参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3/oct2003/iraq-o11.shtml。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发布2007年「政府贪腐指数」排名(http://www.transparency.org/policy_research/surveys_indices/cpi/2007),全球179个国家中,伊拉克排名第178名,仅胜过索马利亚与缅甸(并列最后一名)。2003年排名 113;2004年排名129;2005年排名137;2006年排名160,2007年排名178,一年比一年腐败。
*美国政府高层与其跨国公司在伊拉克的贪腐掠夺情况,参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may2005/iraq-m05.shtml。
*每年发布「政府贪腐指数排名」的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于2005年提出警告说,伊拉克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最荒谬的贪腐丑闻」。在其「2005年度全球贪腐报告」(Global Corruption Report 2005)中说:「美国推翻萨达姆的那一天,正标示着一个肆无忌惮偷窃掠夺伊拉克国家财产及贪污腐败的新纪元的到来。」(参见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5/may2005/iraq-m05.shtml)
美国穷兵黩武,台湾不遑多让
*研究世界军火贸易最具权威的机构 SIPRI(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指出(http://yearbook2005.sipri.org/),由于美国的四处征战(所谓反恐),2004 年全球军费总额首度超过一兆美元,美国占了 47 %,足足是中国的十六倍,而且比排名第二到排名第三十三的所有国家的军费总和还要多。
*根据该机构2007年版年鉴,2006年全球军费持续升高达一兆两千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5%,而美国继续蝉连冠军,占全球46%的军费开支。
*自1970年该统计年鉴开始发布以来,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约495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约 4 %,全球排名第四。该年鉴还指出,中国国防费用在这10年内增长了将近一倍。
*根据2006年7-8月发表于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的一篇论文,全球有八个国家拥有核武,一共两万七千颗核弹,其中美俄占了 96 %,美国拥有约一万颗,俄罗斯一万六千颗。(Norris, Robert S., and Hans M. Kristensen. “Global nuclear stockpiles, 1945-2006”,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62, no. 4 (July/August 2006), 64-66.).
*恶名昭彰的贫铀弹,台湾是全球十八个制造国之一。(Avril McDonald, Jann K. Kleffner and Brigit Toebes, eds., The International Legality of the Use of Depleted Uranium Weapons: A Precautionary Approach. (TMC Asser Press Fall-2003),另外请参见:http://www.cadu.org.uk/intro.htm)。
*根据「人权观察组织」2001年 4月2日的报告,台湾是34个拥有集束弹的国家之一,中国则更是集束弹的制造国。
*外交部网站上,一篇由国家安全会议副研究员陈汉华于2004年 8月 13日所写的文章说:根据SIPRI,中国是全世界最大武器进口国,过去十年(1993-2002)有超过118亿美元的军火进口。外交部据此谴责中国穷兵黩武。
*中国穷兵黩武是事实,但台湾亦不遑多让。如果我们同样根据研究世界军火贸易最具权威的机构 SIPRI的统计(http://www.sipri.org/contents/armstrad/output_examples.html),光是从1996到 2000 年短短五年之间,台湾军购总额竟以122.81亿美元(约台币四千亿)高居世界第一,弹丸之地,竟买了满屋子军火。而中国仅台湾的一半,约58.64亿,排名第四。若是统计 1996年到2006年,中国勇夺军购世界冠军,约237亿美元,印度第二,163亿美元,台湾则紧追其后,15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若是统计过去三十年来1977到2006年的军购总额,台湾以 283.69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七,中国则以282.08亿美元排名第八。换句话说,不管过去与现在,台湾与中国事实上都是世界军购大国。反倒是在民进党主政下,或许部份由于反军购运动及国民党阻挠的因素,国防预算由过去占GDP约 2.7-4.7 降到空前的最低点 2.2。而马英九却说他上台后要提高到百分之三。
*苏盈贵于2004年11月17日发表于《中国时报》的文章指出:以国防预算占政府税收的比率为指针,台湾国防预算约占政府税收20%,此一比率将是美国的两倍,英国的二点五倍,其它各国的五至十倍。
台湾自甘堕落,充当美国鹰犬
*2005年 8月 22日《国际先驱导报》报导,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耗损大量枪弹,台湾国防部以超低价竞标,并提供巨额回扣,不计成本生产供应美军,一年提供至少一亿发子弹,以五年为期。(另请参见2007/11/05《中国时报》、2007/08/15《联合报》及2007/08/19《环球时报》)
*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杀人,台湾抢着提供子弹,国防部官员对此事得意地表示,这是台湾首次正式被美国防部视为军火供应基地。这话全然违反基本常识。自从国民党来到台湾,台湾便一直都是美军「反恐」基地,接受美国指挥,充当美军转运军火给亲美独裁政权的代理人,并协助训练恐怖份子,免费提供独裁者镇暴武器或巨额金钱等等。
*在美军对萨达姆下达最后通牒后,台湾是全世界第一个而且也是唯一个像美国人养的狗一样,贻笑全世界,公开对着萨达姆狂吠,叫他限时离境否则就要轰炸。
*从寮国到越南,从伊朗到印度尼西亚,从萨尔瓦多到尼加拉瓜,从巴拿马到智利,从阿富汗到伊拉克,美国从来没有一天没有打仗,没有一天没有轰炸,没有一天没有暗杀,而这一切国家恐怖活动,全都有台湾或明或暗的大力支持。
*美国史可说就是一部「国家恐怖主义」(state terrorism)活动史。所有被美国指控为恐怖份子所干的一切杀人放火奸杀掳掠刑求逼供的勾当,全部加起来,肯定都还远远比不上美国所干的。而这一切,全都有台湾忠心的支持,抢着出钱出力,绝不吝啬,毫不推辞。
*有关美国在中东的各种恐怖主义活动,参见当代最重要的一位知识分子Noam Chomsky所著之《Pirates and Emperors, Old and New》,2003年新版。在此可读全书:http://www.scribd.com/doc/2170697/Noam-Chomsky-Pirates-and-Emperors-Old-and-New,里头亦提到台湾充当美国鹰犬的几个血腥例子。
*Chomsky 于2002年 2月6日于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影音版: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4054523048548733881;文字版:http://www.chomsky.info/talks/200202--02.htm),更直指台湾是「恐怖主义国家」。Chomsky是这么说的:「记着:今天假设利比亚要干恐怖勾当,他们得花钱去找杀手什么的,但美国却不是找杀手,而是找来一些恐怖主义国家,包括台湾、英国、以色列、(昔日的)阿根廷及沙特阿拉伯,相当可观的一群国际恐怖主义网络,令人发指,前所未见。如果用现代词汇来讲,我想我们应该称呼这些国家是『邪恶轴心国』,其所制造的后果往往是数十万人被屠杀,数百万的孤儿和难民,以及任何你所能想象的暴行,加上整个区域的摧毁。」
注一:以上各种数据及说法,已尽可能查证原始出处,但因匆忙写就,错误必多,若发现错误,恳请指正,请与陈真连络:emirchen@gmail.com。
注二:人心总是厌恶不义,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可却无能做些什么,惟有长夜漫漫、精疲力竭地做了这么点记录,写来可悲,满纸血泪。
……………………
这样的内容,是谁写的?
中国内地的右派们(比如刘军宁、徐友渔等号称继续开放到无以复加的主儿)或者会指认,这是国内愤青之作。不过,如果仔细研读的话,会发现,首先,如果是在国内,互联网管制会使得其中绝大多数网页根本无法登陆;其次,当中的许多人物、地方、事件的名称翻译与流行的乃至官方认可的口径不一致;第三,其中的币值也不是最终以人民币为换算结局。可以说,这应该是个台湾人的作品。
如此说来,米国人可以说是无恶不作了吧。
这样,再来看比如方觉们认为美国就是全人类的主导、担当着全世界唯一一极的说辞,恐怕就很是能够体谅我对此的啼笑皆非了吧。
开篇,英国人为了一个其在伊拉克占领军监禁的当地平民被殴打致死赔偿相当于接近4000万人民币的欧元,那么,如果真是有公理的话,美国鬼子该向伊拉克人赔偿多少?
遗憾的是,到现在,国际上对此还是无能为力。
那些口口声声就是什么普世价值的自由派(右派)们,不厌其烦地念叨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却绝口不提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主权国家内部,治理原则、知识、经验、规约等等都相对成熟,专制也好,宪政也罢,都能够各执一词并意乱神迷。但是到了主权国家之外,在国际事务当中,所有这些基于国家领域边界以及在属地原则基础上的规则就通通失效啦。
如果说,在主权国家内部,行政权力可以大行其道的话,那么在国际上,在主权国家之间,行政权力就根本无俅所谓。
刚刚闭幕的G8峰会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以及史无前例地邀请了10个发展中国家列席会议,还有与印度、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对于是不是加入这个富人俱乐部抱着不以为然的立场,就折射出这个世界在国际间合作的软弱无力。
在国际上,没有了货真价实的公权力。联合国只不过是个婊子,是个美国鬼子如果想肏伊拉克的话完全可以把联合国置之不理的货色。什么海牙国际法庭,什么卢旺达人道主义灾难国际法院,什么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米国人主导下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乃至世贸组织,在国际间治理上通通都黯然失色。
美国那个报纸记者弗里德曼弄了个什么《世界是平的》,让包括中国的自由派在内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欣喜若狂喋喋不休。可是,资本主义以来,到现在的金融化,成为穆军称之为“400年未遇之妖风”,也就是说,在经过了资本主义400年历史之后的今天,资本已经发达到了可以数百倍于实体经济的程度,以其巨大到可以比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各自恫吓把世界炸掉几百次的核武器还要厉害许多层级、可以在转瞬之间把一个、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想想历次金融危机吧)打回刀耕火种时代的能量在全世界横冲直撞。
在国际间行政权力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只能凭借资本的权力为所欲为,资本充当起了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角色,并且攻城略地一往无前,所到之处血雨腥风尸横遍野。
奥运会要开了,中国收紧了签证制度,使得原本可以大赚一笔的中国旅游业损失惨重。
如果心平气和下来,可以看到的是,这并不是中国别出心裁。发达国家普遍紧缩签证,比如美国实施指纹制度,比如对移民乃至避难政策门槛的节节攀升,让中国国内那些主张取消户籍限制的人们颇为惭愧。按理说,自由迁徙也是基本人权,但是,国际间的人员往来却有着越来越高筑的壁垒。在生产要素之中,土地的不可移动性质,决定了其属地化状况;而劳动力这个原本应该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却只能被国际间的户籍制度锁定在主权国家的国境线之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就更是如此。
咱们能够设想,中国的农民工汹涌澎湃地前往发达国家打工么?痴心妄想了不是。所以,别来不来就什么全球化了吧。
因而,生产要素之中,就出现了当且仅当资本在国际间来去自由的狗娘养的状态。
当国际间事务都得对资本俯首帖耳甘拜下风之际,那么除了资本权力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国际上的普世价值,所有的一切国际事务,都不过是资本游戏规则下面的望闻问切。不管是科索沃,还是伊拉克,或者再往前的两次世界大战,尽皆如此。
现如今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上动辄就比拼肱二头肌,打了这个打那个。米国人自己把这称作是帝国主义,并看到这种制度的苟延残喘,恐慌与后美国时代的不期而至。
嘿嘿。
所以嘛,如果问,米国人应该为伊拉克战争向伊拉克人赔偿多少,这恐怕并不是个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吧。

3 Comments: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Pretty section of content. I just stumbled upon your website and in accession capital to
assert that I get actually enjoyed account your blog posts.

Anyway I will be subscribing to your augment and even I achievement you access consistently fast.


Also visit my page: vibrator

3:36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I'm gone to say to my little brother, that he should also visit this web site on regular basis to obtain updated from latest news.

Feel free to visit my homepage ejercicios para alargar el pene

11:55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Hi there, everything is going nicely here and ofcourse
every one is sharing information, that's really good, keep up writing.

Here is my site :: http://para-agrandar-el-pene.es/xtrasize.html

11:45 AM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