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民主論壇

仇恨源於争夺,幸福起於分享,公正是秩序的基础。 人类文明的进步来源於对公正的追求。

Name:
Location: Canada

Saturday, May 10, 2008

一把火燒去了人間正氣

作者:王羽侯
悼念柏楊先生 (1920-2008)

枯筆孤軍抗頑強 言行一致大文章 帝王蒼生何差異 唯智仁領導航

著名作家柏楊先生在台北病逝了。遺體將會火化,骨灰將會灑在綠島的四週。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一把火燒去了人間正氣!

柏楊先生在封筆的時候說:「不為帝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一句簡簡單單的言辭,是何等的胸懷壯闊,豪情萬丈!這是一句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但是千萬人中,卻只有柏楊先生,仗着一支禿筆,誠心誠意,終生與頑强對抗,孤軍作戰,衝鋒陷陣,貫徹始終。這一句簡單的言辭,洋溢着他的真誠,放射着他的正義,隱藏着他對人生的盼望。這是一個必須具有傲骨正氣,具有「雖千萬人,吾往矣」文人士的氣質。這是一種發揮着吾行吾素,執善固執,毁譽不計,堅持不捨的精神。放眼世界,沒有骨頭的文人,卻總是前仆後繼,絡繹不絕,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我從來都沒有見過柏楊先生,但是卻看過他不少的著作,特別是他的雜文文集。雜文在文學上的地位最低微,但卻是最能影響人心的文字。在六十年代的台灣,柏陽先生的專欄刋登在《自立晚報》,每天一文。柏楊先生在雜文中把自己描述成一個手停口停「爬格子」的老頭,用嬉笑怒駡的諷刺筆調,以喜怒哀樂的真實感情,寫出了令人深思反省的文章,冠之以矛盾諷刺感概彌深的名字,諸如《不學有術集》,《笨鳥先飛集》,《水火相容集》等等。雜文用社會日常發生的事情為經,以「以事論事」的態度為緯,對當時的腐敗政要迎頭痛擊,對社會上的不平大力鞭撻。他的精辟分析,他對人性的深徹了解,他的正義公平和從不絕望的吶喊呼號,羸得了小民百姓的愛戴和尊敬。但在同時,他也親手為自己修築了一條直達牢獄的快速通道。當時的柏陽,應該是四十多歲。但是他對人性深刻的了解,就算是己經年屆花甲,甚至是行將入木的人,都會感嘆敬佩不已,使人深深的感到思想閱歷的可貴,文章超越時空的價值。

柏楊先生是一位具備了大智慧富感情有勇氣的作家。但他同時又是一個十分天真甚至愚蠢的普通人物。柏陽先生的雜文,的確影嚮了許許多多的小市民,但是它卻改變不了當時的社會,和未來的社會質素。有一些看了柏楊先生雜文而感動得痛哭流涕的朋友,當自己變成導至不平事件的主人翁的時候,柏楊先生的文章,根本便拋諸腦後,重蹈復轍。我們可以很感概很悲觀的歎息,這就是社會!這就是人生!這就是人性!但是柏楊先生卻依然抱着樂觀盼望的態度,通宵達旦,伏案窮書,一直把自己寫進了牢獄。柏楊先生太天真,太幼稚了。但是這種天真和幼稚,卻是社會上一件最稀有的珍寶,是大家對柏楊先生永遠尊敬的基石。

柏楊先生在綠島入獄之後,午夜夢迴,開始在寫作上有了巨大的轉變。雜文愈來愈少,歷史評論和分析愈來愈多。柏楊先生的歷史基礎非常堅固,這是他的興趣,在獄中更做了許多考據的工作。這一段時期,最重要的是翻譯《資治通鑑》的艱巨工作,而譯本中最有價值的地方是柏楊先生附列的分析和評論。但是在這些歷史評論和分析的著作中,我們不難的看到,柏楊先生是通過另一個渠道,希望大家能夠分享歷史遺留的教訓和智慧。一個人不一定要治國平天下,但必須從個人開始,從小苗發芽,改變人性,改良社會,維護公平,美化人生。

與其說柏楊先生是一個著名的作家,不如說他是一個人性的工作者。與其說他是一個勇士,不如說他是一個負傷的殘兵,孤寂的把自己的鮮血,一點一滴的灑在人心和社會,滋潤和灌溉人類的靈魂。與其說他是一個觀察敏銳,智慧超越的人,不如說他是一個不畏强權,愚不可及的愚公。柏楊先生一生的等身著作,身體力行,為蒼生說人話,是發自內心,而付之行動的人性楷模,非智仁者不能實現。

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歸宿,就是在不同的時間,與草木同枯。問題是有些人終生在做有意義的事情,有些人卻從不了解和追求人生的意義。一些人的逝去,是輕如鴻毛;一些人的永别,是重於泰山。但是一把火燒去了柏楊先生,一把火燒去碩果僅存的人間正氣,這一個世界,是有情有義,公平公正?還是善惡不分,殘忍悲哀?

讓我們為一個終生維護公平正義的君子致意!讓我們一個具備了智仁勇的文人戰士祈禱!讓我們從柏楊先生言行一致的人性楷模學習!

柏楊先生,您老一路走好。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