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递进民主制能够救社会主义
国企改革要采取新措施才能打开新局面
作者:向东
2005年4月
Email:richardx@telus.net
由职代会行使董事会的职权,对企业领导人和企业的运作进行监督,是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启动的改革开放,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都是很好的构思。 改革开放以吸收市场经济的长处,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错,但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私有化不要搞过了头,这一点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私有化搞过了头,就变成资本主义,在中国搞资本主义,会加剧贫富两极分化,引发社会动荡,将会是另一个乱世的开始,那是全体中国人的悲剧。
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英.美搞资本主义二.三百年,成就了他们的世界霸权,使他们成了"富国" "强国",中国只要照搬英,美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就一样可以使中国成为富国强国了吗。我认为,他们是在误导中国。中国如果按照他们设想的道路走下去,只会成为另一个印度,另一个巴西,甚至可能会更糟。因为在中国,这条道路走下去只能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到时候,百分之七十的中国人将成为没有工作保障,没有医疗保障,没有福利保障,命运悲惨的市场劳工,任由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的剥削压迫,这样的社会能和谐吗?这样的社会能长治久安吗?用不了多久,将是另一场革命的爆发。那为何英,美能够走得通的路,中国就走不通呢?
多年来,我一直研究,思考这个问题,有一点认识,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先是英国,后是美国,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现了"富国""强国"世界霸权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事实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事实,才可以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引导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只要对英,美这两个国家的现实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而不只是到那里的大学留几年学,背几本书,就会明白,那里的社会矛盾也很尖锐,尤其是美国,不但思想,宗教,意识形态冲突激烈,游行示威,暴力冲突,警匪枪战亦随处可见。再加上现在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有时候我真的觉得,美国现在正在同时经历着内战和外战两场战争。而这样一个矛盾尖锐的社会,能够维持下去,靠的是什么?主要靠以下几点:-、严格的法治,二、宗教传统,三、通过多党制建立的监督和纠错机制。以上三点属于软件、文化的范畴,国内的自由主义人士多有论述,这里就不多讲了。令我奇怪的是,在硬件方面,很少有人提及,而这个属于硬件方面的条件,却是维系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所不可缺少的,那就是英美通过军事强权,为自己取得发展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所必需的空间和资源。二百多年前,英国在英、法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战争中取胜,成就了这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十九世纪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础。试想,如果没有澳洲、北美洲和印度这些殖民地为英国提供的空间和资源,英国的资本主义能够维持到今天吗?正是广阔的殖民地,为英国的失业工人、失地农民、破产商人,不同政见者、因宗教原因受迫害的人士、甚至罪犯和囚犯预留了远走他乡重新创业的减压空间,英国才避开了马克思所预言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德、日],不惜发动战争,所要追求的亦是这个广阔的空间和资源。而这两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取空间和资源的过程中,为维系本国的凝聚力,都特别强调团队精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德国的社会福利和日本的终身任职制都是世界上出了名的。因为他们不这样做不足以维系本国的团结和稳定。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廿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路。我们特别需要反省¨减员增效、国退民进、精英路线¨给中国的社会稳定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再加上每个人都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资本主义原教旨主义的意识形态导向,我们看到社会走向腐败和犯罪的不可遏制。我们如果不从改革路线上找原因,继续不顾中国的国情盲目复制英美的做法,继续相信只要追求经济增长就可化解所有社会矛盾这种国际资本集团的误导,姑且不讲经济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增长,光是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进口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和我国的主要出口货物(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停滞不前,就可知道我国的低技术外向型经济将要遇到的压力。如果我们将这种压力转移给己经丞受了过重压力的劳工阶层,安定团结怎么维持,和谐社会怎么建立?安定团结、社会和谐不能靠增加军警来建立,只能靠兼顾各方面的权利,平衡各阶层的利益。既要保障社会每个成员的基本权利,又要倡导追求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我们才有可能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增长的社会。精英路线给中国带来的祸害即腐败难以遏制,贫富悬殊,阶层对立,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大敌,用失业压力挤压出来的生产力发展经济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如果用来发展外向型经济就更加危险了。因为国际市场的价格操控在别人手上,无论是原材料,能源或制成品的价格。难道中国人就甘心让中国成为一个由国际财团操控的世界血泪工厂?
回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来,寻回真正共产党人的理想,不要做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的共产党的叛徒,是非常重要的。亦是维护国家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道路。重新回到社会主义的第一步,是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通过各个企业由全体职工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职代会,行使董事会的职权,对企业领导层及整个企业的运作进行监督,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领导层搞腐败,还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团结,培养团队精神。社会主义企业与资本立主义企业的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企业是全体企业职工安身立命的地方,在改革中,我们不但要强调厂长经理的权责利,更要强调全体职工的权责利。有权力制衡的社会主义企业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相反,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家用以谋取暴利的场所,对工人招之即耒,挥之则去。试想,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像英美曾经拥有过的空间和资源,却要行这样的制度,后果将是什么?难道一些自称精英的人还要在中国再走一次蒋介石、马科斯、苏哈托,全斗焕曾经走过的路?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讲,用失业压力来提高生产力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自杀行为,这种方法会导致工人阶级与执政党的对立,职工与企业领导层的对立。象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有三亿富余的劳动力,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收到短期效果,是最容易做的事,但从长远来讲,却是为社会埋下动乱的祸根,并将会确确实实,让共产党失去执政基础。社会主义企业提高生产力的途径,要靠技术革新,设备改造,提升产业结构,当然也要加强纪律,改善经营管理,并要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全体企业职工的利益挂钩,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注意团结合作,发挥团队精神,使职工有归属感并敬业乐业。我常常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递进民主制才能救社会主义。今时今日,广大中国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对于劳动阶层,是有保障的工作,使之能够安居乐业。对于学界,是自由发表意见,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一个社会,如果长期处于高失业状态,就会形成财政支出的沉重负担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威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的发表思想言论的自由空间,就不可能建立起有生命力、有感召力和有竟争力的意识形态。这个社会就与传统的封建专制社会没有分别。任何曾经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社会革命或变革,以千千万万先烈流血牺牲为代价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就会很容易跌入他们曾经极力反对过的旧轨道。中国历史己经无数次地重复上演过这个过程。因此,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是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原则立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中国的庞大人口解决就业问题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统筹安排,让大家分享就业机会,社会主义企业的职工,通过工作轮换制,每工作三年,脱产二年,让另一批人补脱产的位。职工脱产期间,可选择去学校进修,以提高科技水平,并可通过进修,转行做更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或搞文学艺术创作,或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开发大西北或边远地区的服务,等等。使人生更丰富,更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二年之后,如果想回原来的工作岗位,提早两个月通知,就可作好安排。通过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作轮换制,可以增加30%的就业机会,而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这种工作制度能体现出广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的社会主义原则。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为创建新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迈出第一步。国企改革成功以后,可以将这种职代会的制度推广到私企和外企中,收复社会主义的失地。这祥,共产党就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回顾党的历史,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的力量,为人民的利益去奋斗,才能成就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共产党的先进性就体现在共产党员能以身作则,为全体人民的利益去奋斗,去起模范带头作用。任何人没有权利将经过千千万万先烈流血牺性建立起耒的革命政权变成他自己的特权,进而用这种特权去与国际资本交换少数人的经济利益。这样做会令广大人民失望,会被历史淘汰。历史给了中国共产党一次新的机会,去创建新的社会主义文明,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走出一条新路。
作者:向东
2005年4月
Email:richardx@telus.net
由职代会行使董事会的职权,对企业领导人和企业的运作进行监督,是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启动的改革开放,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都是很好的构思。 改革开放以吸收市场经济的长处,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错,但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私有化不要搞过了头,这一点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私有化搞过了头,就变成资本主义,在中国搞资本主义,会加剧贫富两极分化,引发社会动荡,将会是另一个乱世的开始,那是全体中国人的悲剧。
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英.美搞资本主义二.三百年,成就了他们的世界霸权,使他们成了"富国" "强国",中国只要照搬英,美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就一样可以使中国成为富国强国了吗。我认为,他们是在误导中国。中国如果按照他们设想的道路走下去,只会成为另一个印度,另一个巴西,甚至可能会更糟。因为在中国,这条道路走下去只能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到时候,百分之七十的中国人将成为没有工作保障,没有医疗保障,没有福利保障,命运悲惨的市场劳工,任由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的剥削压迫,这样的社会能和谐吗?这样的社会能长治久安吗?用不了多久,将是另一场革命的爆发。那为何英,美能够走得通的路,中国就走不通呢?
多年来,我一直研究,思考这个问题,有一点认识,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先是英国,后是美国,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现了"富国""强国"世界霸权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事实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事实,才可以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引导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只要对英,美这两个国家的现实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而不只是到那里的大学留几年学,背几本书,就会明白,那里的社会矛盾也很尖锐,尤其是美国,不但思想,宗教,意识形态冲突激烈,游行示威,暴力冲突,警匪枪战亦随处可见。再加上现在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有时候我真的觉得,美国现在正在同时经历着内战和外战两场战争。而这样一个矛盾尖锐的社会,能够维持下去,靠的是什么?主要靠以下几点:-、严格的法治,二、宗教传统,三、通过多党制建立的监督和纠错机制。以上三点属于软件、文化的范畴,国内的自由主义人士多有论述,这里就不多讲了。令我奇怪的是,在硬件方面,很少有人提及,而这个属于硬件方面的条件,却是维系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所不可缺少的,那就是英美通过军事强权,为自己取得发展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所必需的空间和资源。二百多年前,英国在英、法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战争中取胜,成就了这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十九世纪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础。试想,如果没有澳洲、北美洲和印度这些殖民地为英国提供的空间和资源,英国的资本主义能够维持到今天吗?正是广阔的殖民地,为英国的失业工人、失地农民、破产商人,不同政见者、因宗教原因受迫害的人士、甚至罪犯和囚犯预留了远走他乡重新创业的减压空间,英国才避开了马克思所预言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德、日],不惜发动战争,所要追求的亦是这个广阔的空间和资源。而这两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取空间和资源的过程中,为维系本国的凝聚力,都特别强调团队精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德国的社会福利和日本的终身任职制都是世界上出了名的。因为他们不这样做不足以维系本国的团结和稳定。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廿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路。我们特别需要反省¨减员增效、国退民进、精英路线¨给中国的社会稳定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再加上每个人都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资本主义原教旨主义的意识形态导向,我们看到社会走向腐败和犯罪的不可遏制。我们如果不从改革路线上找原因,继续不顾中国的国情盲目复制英美的做法,继续相信只要追求经济增长就可化解所有社会矛盾这种国际资本集团的误导,姑且不讲经济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增长,光是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进口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和我国的主要出口货物(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停滞不前,就可知道我国的低技术外向型经济将要遇到的压力。如果我们将这种压力转移给己经丞受了过重压力的劳工阶层,安定团结怎么维持,和谐社会怎么建立?安定团结、社会和谐不能靠增加军警来建立,只能靠兼顾各方面的权利,平衡各阶层的利益。既要保障社会每个成员的基本权利,又要倡导追求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我们才有可能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增长的社会。精英路线给中国带来的祸害即腐败难以遏制,贫富悬殊,阶层对立,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大敌,用失业压力挤压出来的生产力发展经济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如果用来发展外向型经济就更加危险了。因为国际市场的价格操控在别人手上,无论是原材料,能源或制成品的价格。难道中国人就甘心让中国成为一个由国际财团操控的世界血泪工厂?
回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来,寻回真正共产党人的理想,不要做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的共产党的叛徒,是非常重要的。亦是维护国家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道路。重新回到社会主义的第一步,是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通过各个企业由全体职工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职代会,行使董事会的职权,对企业领导层及整个企业的运作进行监督,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领导层搞腐败,还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团结,培养团队精神。社会主义企业与资本立主义企业的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企业是全体企业职工安身立命的地方,在改革中,我们不但要强调厂长经理的权责利,更要强调全体职工的权责利。有权力制衡的社会主义企业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相反,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家用以谋取暴利的场所,对工人招之即耒,挥之则去。试想,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像英美曾经拥有过的空间和资源,却要行这样的制度,后果将是什么?难道一些自称精英的人还要在中国再走一次蒋介石、马科斯、苏哈托,全斗焕曾经走过的路?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讲,用失业压力来提高生产力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自杀行为,这种方法会导致工人阶级与执政党的对立,职工与企业领导层的对立。象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有三亿富余的劳动力,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收到短期效果,是最容易做的事,但从长远来讲,却是为社会埋下动乱的祸根,并将会确确实实,让共产党失去执政基础。社会主义企业提高生产力的途径,要靠技术革新,设备改造,提升产业结构,当然也要加强纪律,改善经营管理,并要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全体企业职工的利益挂钩,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注意团结合作,发挥团队精神,使职工有归属感并敬业乐业。我常常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递进民主制才能救社会主义。今时今日,广大中国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对于劳动阶层,是有保障的工作,使之能够安居乐业。对于学界,是自由发表意见,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一个社会,如果长期处于高失业状态,就会形成财政支出的沉重负担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威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的发表思想言论的自由空间,就不可能建立起有生命力、有感召力和有竟争力的意识形态。这个社会就与传统的封建专制社会没有分别。任何曾经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社会革命或变革,以千千万万先烈流血牺牲为代价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就会很容易跌入他们曾经极力反对过的旧轨道。中国历史己经无数次地重复上演过这个过程。因此,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是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原则立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中国的庞大人口解决就业问题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统筹安排,让大家分享就业机会,社会主义企业的职工,通过工作轮换制,每工作三年,脱产二年,让另一批人补脱产的位。职工脱产期间,可选择去学校进修,以提高科技水平,并可通过进修,转行做更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或搞文学艺术创作,或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开发大西北或边远地区的服务,等等。使人生更丰富,更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二年之后,如果想回原来的工作岗位,提早两个月通知,就可作好安排。通过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作轮换制,可以增加30%的就业机会,而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这种工作制度能体现出广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的社会主义原则。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为创建新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迈出第一步。国企改革成功以后,可以将这种职代会的制度推广到私企和外企中,收复社会主义的失地。这祥,共产党就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回顾党的历史,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的力量,为人民的利益去奋斗,才能成就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共产党的先进性就体现在共产党员能以身作则,为全体人民的利益去奋斗,去起模范带头作用。任何人没有权利将经过千千万万先烈流血牺性建立起耒的革命政权变成他自己的特权,进而用这种特权去与国际资本交换少数人的经济利益。这样做会令广大人民失望,会被历史淘汰。历史给了中国共产党一次新的机会,去创建新的社会主义文明,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走出一条新路。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