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民主論壇

仇恨源於争夺,幸福起於分享,公正是秩序的基础。 人类文明的进步来源於对公正的追求。

Name:
Location: Canada

Thursday, November 17, 2005

坚持正义是写作自由第一要义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在这里接受“写作自由奖”,我深感荣幸。借此之机,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写作自由”的含义。

对于每天以千百吨计生产文字的中国来说,数十万文字制造者当中有官方供养的文人,也有众多号称的“自由撰稿人”。前者这里不必多说,后者所冠之的“自由”是什么自由呢?——应该说那不是写作本身的自由,而是接受定货与出售产品的自由。不错,写作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了这种商业上的自由。

比较文化大革命的年代,雕琢语词、孤芳自赏、把玩风月逸事,以及“为艺术而艺术”的翻新和探索,在今日中国都不再受官方打击和整肃,甚至可能名利双收。不错,写作在今天的中国也已经有了这种艺术上的自由。

应该肯定,写作有了商业和艺术的自由,比没有这些自由当然要好。不过我更想说明的是今日中国写作还没有的自由——那就是面对真实的自由,坚持正义的自由,揭露邪恶的自由,以及反抗强权的自由。

这些自由,在某些写作者眼里并不是最为要紧,因为对个人而言,有了商业和艺术的自由已经可以过得很好。固然他们也会有所抱怨,也要在不自由中求自由,但他们所求的自由并非是对不自由的反抗,而是对不自由的认可。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那“矩”即是被不自由所限定的边界,只要能够放弃对边界之外的自由的追求,就不会感觉到边界的限制,从而也就实现了他们个人的自由。

首届写作自由奖暨第二届倾向文学奖颁奖典礼于6月29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举行,各界文学爱好者八十余人参加了这个以“写作自由”为旗帜的会议。现居北京的中国大陆作家王力雄获首届写作自由奖。图为王力雄致答谢辞。(多维社)

我所看到的(我希望我的看法有误),今天中国的作家大都满足于这种“不逾矩”的自由,在“矩”中过得不错乃至游刃有余。中国的权力体系已经很善于给文人编织金丝鸟笼,随时摊开一份关于自由的交易合同:我给你写作的商业与艺术自由,你放弃写作的面对真实、坚持正义、揭露邪恶和反抗强权的自由。在其他国度里作家首先挺身担当社会良心的情况,很少在中国发生。我们的作家同行对此心安理得并能振振有词,依据就如高行健先生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答词中所说——“文学原本同政治无关,只是纯然个人的事情”。在我看来,身为自由社会之公民的高行健先生如是说无可厚非,生活在中国的作家以此自我辩护却是一种错位。我当然深信,任何对个性的张扬、对实现自我的追求,对于专制统治都构成一种瓦解。但是,追求决不是逃避,在今天的中国,闭眼不看、绝口不提邪恶和强权的“纯然个人”的写作自由,只能是一种放弃社会良心的自由——恕我言重——甚至是与邪恶和强权同谋的自由。

我不反对写作自由首先是一种内在精神的自由,但是我也不认为那内在的自由可以与外在的不自由彼此相安。写作不是写字,写作的内容和使写作具有意义的思想与外在世界紧密相联。如果我们对外在的不自由不敢做声,内在的自由又从何而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我认为在今日中国,面对真实、坚持正义、揭露邪恶以及反抗强权,应该是写作自由的第一要义。如果不考虑这些自由,写作自由的概念就成了虚伪空洞的侈谈,我们今天相聚于此也就没有了来由。

也许犬儒主义者们不会接受这里所谈的正义、良心等说法,他们最擅长的是质疑谁有资格去判定何为正义何为良心。对此我至少可以这样回答,只要专制权力依然横行于社会,就说明正义肯定尚未实现,只要世间还有苦难者的哭泣,谁有无良心就可以一目了然。

感谢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授予我“写作自由奖”。我深知本人并无值得一提的文学成绩走上这奖台,让我来此只是为了昭示一个原则——作家的身影要始终傲立于权势对面,而非在帮忙和帮闲的队列里游走。

感谢每一位来宾,我知道你们远道而来不仅是为了参加一个颁奖仪式,而是在企盼写作自由终能在中国实现,并期望写作自由的精神照亮每一个写作者的灵魂。
谢谢!

1 Comments: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I really enjoyed looking at your site, I found it very helpful indeed, keep up the good work.
»

12:15 AM  

Post a Comment

<< Home